分享

2018到2022,我的爱情观变化

 寒武幽兰 2022-05-20 发布于山东

在以前发的文章里,我试着搜索“爱情”二字,结果发现我写了好多关于爱情的文章。果然,文艺女青年的世界里,爱情是一挺重要的命题。

前几天跟朋友一起吃饭,朋友问我找对象的事咋样了,我说等我上完学再说吧,然后就跟他提起了我这几年的变化。突然间发现,独处时间久了,每次和朋友出去吃饭,都能激发我的一些关于事情的想法和意识观念。这是件很不错的事,所以我就想趁着这么美好的时间节点,把它们写下来,当做纪念。

之所以提到是2018年到现在,是因为2018年于我而言,在感情观念上是比较具有转折意义的节点。

那年,我第一次准备考研,集中看书的时候,内心还是比较脆弱,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且,那个时候,非常单纯,除了少女时代的青春爱情小说和无疾而终的暗恋,只在大学谈了一段正式而长久的恋爱,那个时候的我,心里能包容的东西很少。

但也是那个时候,我开始接触到写感情婚姻纠葛的文章,开始看到生活中除了美好以外的苟且,还看了对感情婚姻持放手态度的《东京女子图鉴》,也是那个时候,微信上有一个大我一级的他校的学长,他跟我说,社会上80%的婚姻都会有出轨什么的东西。我的天,那个时候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我根本接受不了那么多负面的东西。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有点抑郁的倾向,当时觉得,社会80%的婚姻都是不美好的,有那么多黑暗的东西,那么活着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对很多事情失去了信心。那一年除了观念世界的地震,其他方面我也过得非常狼狈,分手,考研失败,心态崩溃。

2019年毕业后我就开始上班,刚刚开始工作,对于工作内容、流程以及与客户的对接我都不熟悉,经常挨老板的骂。我记得第一次通宵值班的时候,晚上10点半愣了一会神,10点40客户在工作群里叫嚣,老板骂人的电话就打过来,到了晚上11点50又被骂了,一边哭一边工作,在出租屋的桌前,守着工作系统,枯坐着看到天亮。那天,我第一次见到凌晨四点的城市,不再记得风花雪月的“凌晨四点钟,海棠花未眠”,只有满心满眼的凄皇。

工作压力的挤压,独居的孤独,导致那年我非常渴望找对象,过年回老家,还半开玩笑地跟我一个二嫂说,我找对象的标准,只要是个男的就行。那个时候的心态完全还没摆脱以前旧的思维模式,还是认为,爱情的作用,是给人以依靠,是赖以获得幸福的保障。

2020年初疫情严重,当时我们公司线上办公了2个月左右。我自己在出租屋,每天一个人吃饭,连同事都只能微信联系,还不能下楼,只允许两天买一次菜。那两个月,自己安静待着,每天给自己铺床,给自己做饭,给自己买青柠味的薯片,为了自己的小目标去主动学习,我突然间发现,我的情感世界里好像有一点好的变化。我开始想用自己的力量弥补成长过程中情感的空缺,我好像能够好好和自己相处了。

2021年我读到了一本心理学专著,是苏珊福沃德博士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我开始真正地意识到我对外求索感情的本质。有一个在情感世界里没有被充分善待的小孩一直在我心里住着,每次都会跳出来让我去向外求索依靠,而求索的结果并未抚平自己内心的伤痛,反而增添了自己的不安全感。从读了那本书开始,我的内心变得平和了一些,我开始着重注意自己的需求。如果自己能够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那么自己就立刻行动去对自己的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一直枯等别人的救赎。

在2021年,我逐渐懂得了,想要得到一份美满感情的前提,是自己得到了足够的爱,自己拥有充分的能量得以成长。必须要让爱,从自己内心里长出来,学会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

2022年,又过了大半,我的学习备考状态时好时坏,但对于爱情,不再像之前那么着急地寻求,价值观稳定。反过来看2018年,我所不能接受的东西,曾经让我觉得世界无意义的东西,我才发现,自己的心智成长了很多。所谓的日剧中对于爱情婚姻的放手,所谓社会婚姻中的出轨现象,全部都是动物本性的体现,至于是与否,那是个人道德原则与本性抗衡的结果,原则底线压过本性,则风清日朗;原则输给本性,也不过是人性的放纵使然,如此而已,又不是所有的人都道德败坏,世界上好的现象还是多过那些不好的现象。

我心里面,又慢慢恢复了对爱情美好的向往。这次带感性的温情和理性的思考,不再冲动,不再凄皇,不再哀怨,我做好了爱别人的准备,而不是只等别人来爱我。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寻美好的东西,不过,美好的东西也需要自己具有接得住的力量来承重,才能成就自己想要的样子。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总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安宁。

END

文|京华

图|京华

编辑|京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