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攻补气的方子,增强免疫力,摆脱身体疲劳,只需三味药

 wh文人与画士 2022-05-20 发布于广西

不知道大家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平时就容易一动就出汗,有时还会气喘吁吁的,像是干了很多活似的,并且平时穿得都比我们要多。

尽管如此每逢换季也是会流个鼻涕,感个冒什么的。我家里有个长辈就是这样,因为他平时吃的也不多,家里许多长辈都分析是因为他吃得少,所以这样的。

大概是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我见到了这位长辈,看他体型倒还可以,看舌头淡有齿痕,苔有点白腻,脉沉细。

结合前面的那些症状,我给他一个小方子煮服用。服用了大概两个多月,他感觉症状有明显改善,而且前段气温变化时,他也没再“中招”。

他问我这是什么方子,如此神奇以后也推荐给别人喝喝。我告诉他这是用保元汤加了砂仁,方虽小,但是和他对路了,所以效果很好,但是不辨证,可不能随便让人喝。

保元汤出自明代的《博爱心鉴》,本来用于治疗小儿痘疮因元气亏虚,不能发起灌浆者,现在多用来治疗一切虚损的病症。

能治一切元气虚弱不足之证。全方以扶脾气为要,调胃补肺,可大补元气。由人参、黄芪和甘草组成。

基础方的比例为人参6克、黄芪12克、甘草3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方子是如何发挥补气的作用的。

▋人参

人参微温,味甘微苦,主五脏之元气不足,还有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

在我们的印象里,人参等同于“人身”,长相酷似人的身体,因此按照中医以形补形的观念,人参可以大补元气。

中医认为,元气是人生命之根,大补元气对五脏的功能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千百年来很多人都视为珍宝。

古有“人参害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之说,用以纠正人们不对症服药只是单纯喜欢补益而厌恶泻药的错误思想。

把人参和大黄单独拿出来比较,是因为人参是家喻户晓的补药,大黄也是熟知的泻药,人参贵重而大黄廉价。

中医有个方子叫独参汤,只有人参一味药,多用来病人在元气欲脱、病情危重时候的抢救,比如现在的大出血、休克、心力衰竭血压下降等急危重症。

人参用量多比较大,一般浓煎顿服,可以将病人从阎王手里拉回来。从上述的两个例子足以看出,人参补元气力量之大,体质虚的人用起来效果很好。

不过一方面由于价格较贵,另一方面有些人服用容易上火,而且并非危急重症,因此在本方中可以用党参代替,也可以起到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而且作用平和,不易上火。

▋黄芪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二经,本方主要利用其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生津养血的功效。

黄芪在古时候,被称作“黄耆”,通过这个名字就可以猜出这味药的特性。耆者,长也。因为黄芪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耆。

所以很多中老年人,尤其是体虚的人也很熟知,很多补气的中成药也都含有黄芪,比如芪参益气滴丸,用来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

另外有些容易感冒的人,可能会听说过中成药玉屏风颗粒,感冒一般是由风寒引起,本方顾名思义,像一面贵重的屏风把人挡住,可以免受风寒的侵袭。

里面的主药黄芪便是这个玉屏风的作用,也可以想象成金钟罩,把人整个罩在里面。所以不仅可以补气,而且还可以固表。

所以总结人参、党参和黄芪的异同,这三味药均有补气、生津和生血的功效,经常配合使用。

但是三者也有区别,恰当地选用能够使疗效更加显著。

人参的作用相对较强,并且具有益气固脱、安神益气和补气助阳的功效;

党参补气的力量较为平和,并且专于补脾肺之气;

黄芪补益元气的力量相对不及,但长于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所以黄芪和党参或人参相须,可以优势互补。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可以用来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甘草被称为药中的“国老”,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一方面是解药毒,另一方面是调和诸药,所以很多大夫都爱在方子里加点甘草。除此之外,尝过甘草的人知道,味极甘甜,中医认为甘能补脾,所以在本方里,它还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另外,有些书里的保元汤中也加入了肉桂,肉桂又可以补火助阳,鼓舞肾间动气。

如果说脾胃是运化腐熟水谷的,像一个大锅在煮饭一样,那么肾就是锅底的火,火足了对脾胃功能也有促进作用。

况且肾为先天之本,又处于下焦,对于下肢寒冷的人尤为重要,可以加2-3克补火助阳。

什么情况可以用

本方可以补脾胃之气和肺气,又可大补元气,对于气虚的人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脾气虚导致的食欲不好、腹胀、便溏、腹部隐痛等,肺气虚导致的出汗、怕风、气短、声低和容易感冒等。

元气虚导致的身体瘦弱,抵抗力差,乏力,面容憔悴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还有一定的生津养血的功效,对于由于气虚导致的贫血也有效果。加肉桂还能补肾阳,对于下肢寒冷,腹部冷痛都有很好的效果。

慢性泄泻

有些人由于暴饮暴食或者受寒之后,失治误治,病情迁延不愈,导致脾胃气虚,运化失权自汗,导致泄泻,多大便稀溏。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种泄泻一般病情迁延,而且长此以往,会导致食欲不好、胃脘堵塞、身体瘦弱、面容憔悴等气虚的症状。

从中医五行角度讲,脾为肺母,长期母病会导致子病,而产生怕风,容易感冒,抵抗力不足等肺气虚的症状。

此时可以用保元汤进行补脾益气止泻,可以加白术10克、茯苓12克以加强健脾祛湿的功效。

若久病伤肾,产生腰膝酸冷,五更泄泻等表现,可以合四神丸;兼有久泄脱肛的症状,可以用补中益气汤。

反复感冒

很多人由于体质虚弱,容易感冒,除了鼻塞流涕、恶寒之外,又伴有气短、乏力和自汗等气虚或卫表不固的症状,此时可以运用保元汤加减治疗。

黄芪可以直接补气固表,并且脾为肺母,党参和甘草可以补土生金,使肺气充足。一身之气充足,除了可以驱邪外出,又可以增强抵抗力,避免再次感受外邪。

因为此时存在外邪,不可单纯补益,需要根据风寒风热之邪添加解表的药物,可以辨证合用参苏饮进行治疗。平时可以用保元汤进行调理。

值得注意的是,开头的病案中还加了些陈皮,用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因为他舌的情况显示,体内有湿气,那么多补益药对于他来说不好吸收,所以加陈皮使补而不滞,又可除湿气。

所以大家在选用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最好咨询专业人士进行加减,这样才会更加适合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