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华汉字的特有艺术,楹联的创作手法可谓丰富多采,嵌字联就是其中颇具情趣的一种。据考证,我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副楹联为公元964年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所作。那一年的春节前夕,这位皇帝雅兴大发,满朝征集吉庆语句,欲从中遴选一幅佳作,悬书于大殿两楹。不料,文武百官所撰之句皆不合自己所意,孟昶只好亲自操刀,在桃木板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两联。这一吉庆联语,其中镶嵌的“新春佳节”4字,合时应景,自然贴切,堪称春联佳作。相传,晚清光绪年间,广东才子梁启超赴京城参加会试,路过汉口时,顺便拜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自恃位高权重,才溢年长,根本没把梁启超放在眼里,见面就来了个下马威,当头吼出一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驻江夏,谁为第一?谁为第二?”江河湖海为四水,春夏秋冬为四时,江列四水首位,夏为四时次季,江夏两字标明张之洞所驻扎之地(江夏为武汉一带的旧称);作为统领湖南湖北的首领,张之洞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当今皇上,谁还敢在他面前排位论座?张之洞的出联气势咄咄逼人,结构美伦精巧,“江夏”二字重复镶嵌,十分自然地道出所在地名,毫无雕琢之痕。梁启超也非等闲之辈,但见他不慌不忙,略一低头思考,随即昂首顿足给出应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儒释道三教,儒教位领其首;天才地才人才,人才理当谦退其后;晚生梁启超虽为一介书生,因总督您年长位高我当尊你三分,但士可杀不可辱,比才斗智我岂能退避三舍?梁启超的应联对仗工整,音韵铿锵,不卑不亢,镶嵌的“儒人”二字非常贴切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可谓鬼斧神工,自然造化。在特定的环境下,敢怒而不敢明言的人们,常常借用嵌字联讽刺、挖苦、影射那些权贵和恶人们。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四川万县有个贪官名叫柳儒卿,其人一副道貌岸然、正人君子模样,任职期间却贪赃枉法,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遂有读书人撰联隐嵌“儒卿”二字讽之:“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惯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此联巧妙利用拆字、镶嵌技巧,上下两联分别隐含“儒”“卿”二字。上联中:“本非正人”,乃指单人偏旁;“装作雷公模样”,则表示“雨”字;“却少三分面目”,“面”字去掉三横,则拆成“而”字;单人偏旁加“雨”和“而”字,正好就是一个“儒”字。下联中:“惯开私卯”,即把“卯”字分开;“会打银子主意”,说明镶嵌的字与“银”字有关;结合“绝无一点良心”,正好就是一个“艮”字;分开的“卯”字中间塞一个“艮”字,恰好就是“卿”字。整个对联把柳儒卿这个贪官污吏的丑恶、伪善嘴脸刻划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在职期间,我曾兼任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两届理事会理事,义务为基金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见证了基金会在时任理事长任晋阳先生的带领下艰苦创业、成长壮大、走向辉煌的发展历程。2008年10月,任晋阳理事长让我给基金会写一段高度凝练的话,作为基金会办会理念。思考了好几天后,我写下了“大爱如光,耀泽中华”这八个字。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为共青团中央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通过募集资金实物、开展资助活动,致力于为青少年科技工作服务、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为光大弘扬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服务。这八个字内嵌“光华”二字,昭示中国光华基金会所有公益服务和慈善活动如同阳光一样照耀整个中华大地,滋润青少年心灵,哺育他们成长。2010年4月,我就任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随后即把制订出版社发展愿景、办社理念、形象识别系统、员工行为规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集中全社员工研讨的智慧后,我遂将“铸造科普精品,彰显科技魅力”作为出版社办社理念,这12个字不仅包含“科学普及出版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两个社名的缩写,还昭示了两个出版社的图书特色和奋斗目标。这一办社理念连同修订的社标等,一同被编入出版社VR手册,成为出版社对内对外宣传的标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