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史风云第二章第五回:

 新用户8926AVU2 2022-05-20 发布于北京
解晋与《永乐大典》:明成祖朱棣虽然通过不光彩的手段获取的皇位,但永乐大帝确实是一位治理国家的精英级别的政治家,上任伊始就派郑和远下西洋,使周边的各个邦国都臣服于大明,这点永乐大帝是何等的威武,大明的各种文化思想都传播给各个邦国,向他们展现了我大明的面貌,船队的规模也是空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航海船队,通过出使西洋,使各个邦国了解了大明的精神面貌,使明朝与各个邦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而对内,朱棣也是实施一系列改革,而组织编写《永乐大典》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永乐大典》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宝级别的著作,而《永乐大典》的成书过程也值得好好讲述一番。说到《永乐大典》就不得不说他的作者解晋,解晋,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字大绅,江西吉水人,解晋从小聪明伶俐,洪武二十一年中进士,被授予中书庶吉士之职,曾建议朱元璋奖励有功之臣,成祖继位后,解晋进入内阁,并担任首任内阁首辅 ,在选择太子时,朱棣一度想废掉朱高炽而改立朱高煦 解晋一句“好圣孙”让朱棣最终没有废除朱高炽,最终朱高炽顺利继承了皇位,而解晋也得罪了汉王朱高煦。朱棣想编写一部范围最广的百科全书式巨著,选择编写人员,最终选择了解晋,解晋被任命为组长,负责著作的编写工作,解晋与同事呕心沥血,忘我的工作,终于完成了著作的写作,并取名《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成为一部史诗般的巨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代表著作,而解晋也与《永乐大典》紧紧捆绑在一起,成为其一生最重要的功绩。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解晋进京汇报工作,因朱棣外出打仗解晋就向太子朱高炽做了汇报,此事被汉王朱高煦报告给了朱棣,朱棣因此开始冷落解晋。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解晋被纪刚用酒灌醉并丢进雪地里,解晋被冻死,终年47岁。解晋,作为明初著名对名臣,为编修《永乐大典》呕心沥血,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巨著,名垂青史,解晋与《永乐大典》永远连在了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