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建筑大学铁路文化园

 铁道之旅 2022-05-21 发布于河北

为传播铁路工业文明、传承铁路建筑文化、浓郁校园育人文化氛围,在济南铁路局的大力支持和济南千佛山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鼎力资助下,学校兴建了火车站台,铺装路轨,安置机车和车厢,修建火车站房,辟建铁路建筑展览馆,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铁路工业及建筑文化展示基地。

铁路工业及建筑文化展示基地作为山东建筑大学美丽校园的育人新载体、文化新地标,蕴涵了丰沛的时代印记和历史积淀,浸润着立体的人生感悟与生活体验,莘莘学子今日在建大蓄势发轫,明天将在此振翮远翔……

铁路文化园位于校园博学路与文德路交界口东北角,由济南千佛山园林有限公司捐建。

建设大事记

2012年8月29日

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千佛山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济南铁路局、山东大学等单位负责人 构思创意铁路工业及建筑文化展示基地建设。

2012年9月29日

确定基地规划建设方案,所需费用由济南千佛山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宫进军董事长全额捐赠。

2012年10月8日

学校向济南铁路局递交《关于兴建铁路工业及建筑文化展示基地的报告》;济南铁路局任纪善局长批示,全力支持基地建设。

2012年10月17日 

基地基础设施开始施工。

2012年11月18日

建设型蒸汽机车由南京运抵校园。

2012年11月26日 

济南铁路局召开基地建设工作推进协调会。

2012年12月5日 

济南老火车站的设计者赫尔曼·菲舍尔的孙女西维亚女士参观基地建设。

2012年12月12日 

八节绿皮车厢经历城火车站转由将山煤场铁路专运线运抵 校园。

2012年12月12日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宏建考察基地建设。

2012年12月16日 

学校与济南千佛山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举行铁路设施捐赠和落成仪式,济南铁路局王成亮副局长出席。

2013年5月25日

基地四栋站房开工建设。

2013年7月5日

学校与济南千佛山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签订铁路站房捐赠协议。

2013年7月25日

铁路文化主题餐厅相继开业。

2013年12月15日 

基地站房主体工程完工,铁路建筑展览馆等设施的内部装修启动。

2015年6月 29 日

“齐鲁号”双层客车运抵铁路工业基地。

2015年9月 10 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视察铁路基地。

2015年9月 29 日 

铁路工业及建筑文化展示基地落成。

走近铁路建筑展馆

铁路,作为世界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一条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的纽带,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火车站作为铁路建筑的主要形式,是一个城市的地标和门户,浓缩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城市的历史背景和精神追求。

陵谷更替,荣辱兴衰。历经百年沧桑,火车用轮轨丈量了人类的历史与文明,火车站给人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情感记忆。“山东建筑大学铁路建筑展馆”将铁路发展与建筑文化相结合,是中外铁路建筑文化的缩影。走进这个展馆,仿佛走进铁路建筑艺术的长廊,隐约能够倾听到时代的脚步和历史的呼吸。中国百年老站、当代铁路建筑、高速铁路建筑、青藏铁路和世界铁路名站,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典型火车站建筑,展示着其建筑艺术特色、诉说着其车站背后的故事,为广大师生呈现中外铁路异彩纷呈的建筑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历史记忆。

展馆作为学校博物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积极推进文化塑校工程,传承和弘扬大学文化,拓展学校教学实践的渠道和空间,构建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美丽建大”将产生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让我们一起走进铁路建筑展馆,共同欣赏铁路建筑的艺术之美,共同领略铁路建筑厚重的人文内涵,共同倾听火车站背后的故事。

周 莹  艺术学院党委

又见济南老火车站

我对济南火车站最早的印象,是 20世纪 80年代末来济南上学的时候,那时候买票还在那座曾被称为“纳粹钢盔”的半圆形的售票厅里,当时印象最深的,除了高耸的钟楼,就是买票窗口前被无数人的袖口磨得光洁照人的厚厚的花岗石窗台。

1992年大学刚毕业不久,就传来老火车站即将拆除的消息,不少济南市民纷纷来到济南老火车站前留影。我也连续起了几个大早,带着一部海鸥 120 相机来拍摄老火车站最后的影像,有张和火车站钟楼的合影还依稀可见自己青涩的青春面容。1992 年7月 2 日上午 8 点零 5 分,济南老火车站开始拆毁,没过多久,这座已经存在了 80多年、造型优雅的日耳曼风格的建筑便从人们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以后的 20年里,济南老火车站似乎从来没有从济南人的记忆里消褪,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的怀念反而历久弥深,在不同的场合述说着对它的思念和对失去它的惋惜,而我也从一个懵懂青年成为一个关切这个城市历史的中年人。

去年的 7月我在法国学习遗产保护的时候,当获知德国存有济南老火车站的资料时,我毫不犹豫地从巴黎坐火车去了德国。以前济南火车站的资料也断断续续有所披露,但主要以日本拍摄的照片为多,时间也多是 20世纪 20年代末和 30年代以后的,当年老火车站建成初期的影像,一直是个迷,真要感谢这部分来自慕尼黑档案馆的照片,帮助我们还原了那段历史。

如今的济南火车站周围,所剩的历史建筑已屈指可数,而火车站北面远处的官扎营除了 1922年建厂的成丰面粉厂的老厂房部分得以幸存外,其他历史街区已经拆毁殆尽,变成一片繁忙的建筑工地。据说老火车站将在那里复建,这座据称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复建的火车站,不知将给济南带来怎样的文化体验?大家正拭目以待。

姜 波 艺术学院副教授

主题餐厅的“软势力”

作为工业文明的标志性符号,蒸汽机车曾经是速度和力量的代表。济南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也与铁路密不可分:1904 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促成了商埠区,2011年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则促成了西部新城。如今,绿皮蒸汽机车正沉淀为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和工业文化遗产。

山东建筑大学成功打造的以铁路文化为主题的铁路工业与建筑文化展示基地,火车文化主题休闲餐厅是耳熟能详的切入点:八节车厢设置不同的文化主题:中国火车机车的发展、菲舍尔与济南老火车站、詹天佑与京张铁路、胶济铁路与城市的变迁、津浦铁路的今与夕、世界知名火车站等,全方位展现铁路工业及建筑文化的历史传承。

火车餐厅北侧是铁路建筑展览馆,其建筑灵感来自青岛、坊子等胶济铁路沿线的老火车站,四座德式铁路站房建筑初具规模,一个汇集百年铁路名站、新中国铁路名站、中国高铁、青藏铁路、世界铁路名站的主题展览将在此拉开大幕,这股铁路建筑文化的“软势力”将成为基地的点睛之笔。

火车在城市文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铁路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城市格局,水运城市逐渐衰落,陆运城市成为新的枢纽。可以说,铁路、火车见证了近代城市的变迁。通过火车餐厅这个载体,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历史变迁。负责此项工作的山东建筑大学副校长刘甦教授说,四座火车站房提炼了胶济铁路的建筑元素,将废旧火车再利用,重现了老济南火车站的旧貌,是对工业遗产的关怀和记忆重拾,通过这种关怀,给人们一个向前看的机会,启发人们创新。

其实,“吃”本身各有境界,俗者食味,高者怡情。在火车餐厅,火车文化以美食的形式鲜活存在,美食因火车文化的凝聚而更具深意,也许禾润火车主题餐厅的魅力就在于此。借着“吃”的翅膀,附丽于火车主题的形式和外壳,最终落脚点在山东建筑大学一以贯之的建筑文化上。

宋守君 党委校长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