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坚持“四早” 出门戴口罩 回家要洗手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措施,简称“四早”。 (一)早发现 1.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全面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求,全面掌握社区人员底数和进出动态,立刻排查管控密接、次密接,重点人员排查做到“人员查清、人头查清、位置查清、管控查清”。 2.开展人、物、环境等多渠道监测,从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场所、重点岗位人员覆盖到托幼机构、学校、养老机构和民政机构、监所等场所,同时加强呼吸道疾病症状监测,提高监测预警 的灵敏度。 3.加强对集中隔离场所、重点环境物品以及重点机构、特定服务场所和行业人员等监测,视情提高监测频次和抽检比例。加强风险职业人群定期核酸检测,高风险岗位落实一天一检。 4.对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解除医学观察人员、入境人员、高感染风险人员等重点人群及时采取赋码管理和核酸检测措施,加强健康监测。对省外来(回)皖人员,在入皖第一地点、第一时间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供落地免费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不流动聚集。 5.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药店等哨点作用,严格落实首诊责任制、“两退一抗”实名登记等。制定抗原筛查加核酸诊断方案,加快推广使用抗原检测工作,提高疫情早发现能力。 (二)早报告 6.优化检测、诊断、审核流程,严格依法依规按时实行日报告、零报告,落实逢阳必报、逢阳即报、接报即查要求,杜绝感染者积压不报、迟报等情况发生。 7.完善多渠道、扁平化报告机制,科学研判涉疫信息的重要性。对于重要疫情核心信息,在当地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接报1小时内向省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8.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在2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 9.一旦发现可疑患者,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出具核酸初筛阳性结果后2小时内进行报告,经复核为确诊或无症状感染者后2小时内网络直报。聚集性疫情应在2小时内网络报告。 10.切实履行个人报告职责,在出现与新冠肺炎疫情相符的特定症状时,应当实时向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报告,第一时间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疫情扩散传播。发现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和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三)早隔离 10.对风险人员落实接报即查要求,加快核酸筛查、排查管控和隔离转运,实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 11.对存在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外溢风险地区来(返)皖人员,实施“3+11”健康管理措施,即居家隔离3天(3天2检)+11天自我健康监测。 12.一旦发生疫情,根据疫情情况和传播风险,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划分中高风险区域,将社区(村)精准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类管控区域,坚决采取最果断、最彻底措施,实现社会面一周清零。 1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核酸复检阳性人员在发现后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 14.加强三公(工)协同流调追踪,对科学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的,于8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四)早救治 15.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加强分类收治、分类救治,将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集中收治到方舱医院,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 16.做好轻型病例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应尽早收入ICU治疗。 17.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集中优势资源和专家力量,坚持“一人一策”的多学科、综合性个体化诊疗策略,努力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转化,减缓重型向危重型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形成新的感染和流行。 ![]() ![]() 对传染病的预防和管制措施可以分为三类 ① 控制传染源 ② 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 ![]() 传染源 指体内带有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并能传染给其他个体和动物。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 ![]() 传播途径 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 ![]() 易感人群 是指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和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感染的人群。 ![]() 坚持“四早” 做到对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引起更大范围的流行,保护更广大人群的健康;同时,通过“四早”,也能及时发现并救治患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损害。 提高疾病风险意识 每个人都应该提高疾病风险意识,出现新冠肺炎的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特别是有聚会、出差、旅行等可疑暴露史者,更应提高警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