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聞鍾記郵 | 看《中国集邮报》创刊三十周年邮戳的感慨

 新用户1656D5Tm 2022-05-21 发布于河北






聞鍾記郵(4226)看《中国集邮报》创刊三十周年邮戳的感慨






前几天在微信群中见到了有朋友晒出了两枚实寄封,两枚封上分别打印了两枚二维码彩色邮资机戳,主图是为纪念“中国集邮报创刊30周年”。在忐忑了多天之后,终于收到了其中的1枚,5月13日从天安门邮局寄出来。看信封还是专门印制的,是北京“天安门邮局”独享的公函封,信封背面左下角还有一串字母数字ZGJYBCKJN2022-1(2-1),是这枚信封的编号,应该是《中国集邮报》社为纪念该报创刊30年单独的编号。

我收到的信封上,加印了《中国集邮报》试刊第1期,这份试刊号1992年5月13日发行,为7月1日的正式创刊先预热一把。不知不觉《中国集邮报》从出第一期试刊号到现在,已经整整30个春秋。这河东的风景算是看完了,接下来该看河西的风景了。对于一个人而言,30岁正是人生中最幸福的而立之年。对于《中国集邮报》来说,与中国邮票的年编邮票诞生在同一年份,伴随其后的所有的社会发展,也陪伴着中国的集邮者一同走过了30冬夏。

《中国集邮报》创刊以来,在集邮者中的影响力很大。对于我而言更是一位良师益友,正是读着《中国集邮报》开始了我的集邮协会工作之路,因为中国集邮报的创刊之前的1991年,我正式调入集邮协会工作,一直到2017年我离开这个工作岗位,26年的工作经验积累、集邮学习多是得益于《中国集邮报》。通过这份报纸,与全国各地的集邮工作者、集邮者成为了朋友,也与报社的编辑们成了好朋友。

在看报纸多年之后,终于按捺不住投稿的冲动,由《中国集邮报》的读者变成了为报纸投稿的作者。其中有多篇稿件都是报社的编辑、总编直接约稿,这让我有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在读报和写稿的时候,经常通过报纸和电子邮件认识了报社很多编辑的名字,像徐日升、王爽、戴元元等已经离开报社的编辑们,还有老蔡总编、张欢雪副总编,各个版面的编辑赵艳、黄玉魁、王宏伟等,也总是想着有一天能登门拜望报社的编辑老师们。

2011年4月,跟随文献集邮研究会进京访问团一同走进北京,拜访了在集邮界享有很高地位的各大集邮媒体,其中有一站就是访问《中国集邮报》社,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诸位编辑老师们。也就是从那时起,只要去北京,总会抽个时间,走进《中国集邮报》社,与各位编辑们聊聊天,同时也没少到人民邮电出版的餐厅中蹭饭。只是最近这3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一直找不到出门的机会,也就去不了北京了。

一份报纸,陪伴了集邮者走过了30年,这30年的报纸摞起来至少也有1.5米。值得自豪的是我从1992年至今,《中国集邮报》一份不缺,包括试刊、号外、专刊、明信片报,全部都是自费订阅,如果不是自费订阅,是得不到全部20枚明信片报的。30年弹指一挥间,我也从弱冠之年,过了天命之年,再过几年就要退休的年龄了,但对于《中国集邮报》还要继续订阅下去。

闻锺集邮

有图有真相

关于闻锺集邮

与闻锺集邮有关的



作 者 简 介

 杨文忠:

      笔名闻锺,供职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邢台市分公司,从事邮政工作37年。集邮写作20余年,在《集邮》《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集邮报》《上海集邮》《河北邮政》《河北集邮》《文献集邮》《觅邮》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集邮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