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与中转 渐新堂 近期出差,与客户进行需求沟通。 一早赶往机场,在一省会城市中转,却意外被迫滞留六小时。 在强大的抗疫形势下,我们已经有凡落地都得要进行落地检查核酸的思想准备。 随着滚滚人流往外走,不断被大白提醒扫码,准备出示健康码核酸码行程码。虽然不带星号,也一律享受黄码以及带星号的待遇,随着人流往前挪动,排队进行各种展示,各种登录,包括各种录入各种拍照。两段行程的间隔两个半小时,时间应该是充足的,何况,疫情压倒一切。 心中也有一丝担忧,这样下去会不会赶不上第二段行程呢。为什么不给中转的旅客开辟一个专用通道呢。 长长的三列又变化为四列,再后又是五列,最后再回归到四列,真是折腾人,何况还有行李箱等拉在手里,不时还要去刷码扫码,填写信息。 大白很多,一路催促着,自己也一门心思想的是特殊时期只能够面对。 好不容易出了机场,又再进入机场,同样是重复克隆一遍。 等待我们办理第二段行程时,被告之已经关闸。不能够办理登记,尽管还有30多分钟,而公示荧光屏上的确显示的是45分钟停止办理登机手续。没有办法通融,虽然一些大机场实际上控制在20分钟,这里的机场就是严格执行45分钟! 无奈之下,自认倒霉。重新购买六七个小时后的机票。 利用这六个小时的无奈时间,我专门去询问了2号航站楼与3号航站楼之间能不能走通,中转的旅客应该怎么走。咨询台小伙子回的是,走不通,没有设置专门的中转旅客通道。同行者作为投诉与咨询,也打了好几个电话,得到的几个回答是,深圳来的航班属于中风险地区来的,只要有1例感染者就是中风险地区,因此就得要全员检测核酸:特殊时期只能够采用特殊办法。 晚上十点多钟,第二段航程结束后,再次接受落地检测:先是抗原检测,15分钟有结果后,才通知去做核酸检测。心里想,如果国家公布五种检测方式,我们可能只有在机场打地铺等待五种检测方式都通过了才给予放行。 其实,国家公务平台显示的是标标准准的绿码,在省会城市机场一扫,统统秒变灰码,五天三检的灰码! 加上凌晨3点公布的核酸检测报告,当天就被捅三次,四份检测结果。 因为是灰码,有的客户害怕被感染。只好在网络上进行会议沟通,原本周六才能够返回的时间,自然提前到昨天,虽然是凌晨过后才下机。 第一段行程结束时,一发现中转联程字样就坚决按照所示方向走,不信邪要去碰一碰,因为时间多,有足足的三个半小时。走不通回过头来时间也足够,夜晚航班少嘛。 结果,轻松搞定:不需要出机场就在很多机场所设置的中转联程办票处(候机大厅从一楼到二楼)就获得了登机牌。大大节省了排队做落地检测核酸的时间,以及出机场进机场的劳累。 事后我们讨论到,自己的思维定式使得在去的时候,被众多的大白、被做核酸的滚滚人流裹挟着,没有了中转的定力,疫情的声浪压倒了独立判断与寻找通道;机场太大,普通的提供咨询的人和回答投诉的人,都不太了解与熟悉中转这一面对少数人的应有路径,随便张口回答,也就能打发焦虑的乘客,而乘客也常常会信以为真。 任何时候要排除干扰保持清醒的定力,还真的很不容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