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2022-05-21 | 阅:  转:  |  分享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4分))1.(2分)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
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
国制造”提供有力支撑2.(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A.AB.BC.
CD.D3.(2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
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
的含量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4.(2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
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D.若图③中的值为,则其粒子符号为5.(2分)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
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反应来实现6.(2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AB.BC.C
D.D7.(2分)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氧化
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点和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点和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
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共5小题,计19分))8.橄榄油营养丰富、滋润度高、在餐饮、美
容及制皂领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1)(1分)橄榄油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____。(2)(1分)工厂可用活性炭对初榨橄榄油进行脱色
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3)(1分)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在洗涤油污的过程中起____作用。9.合理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
物产量。如图是生产尿素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物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2)(1分
)下列与尿素不属于同类肥料的是()。A.B.C.10.下表是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1)(1分)影响固体物质溶
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___(填一种)。(2)(1分)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只列出表达式)。
(3)(2分)时,将一定质量的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时的溶液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的数值为____。11.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1)(1分)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____、质量轻、耐腐蚀
等特性。(2)(3分)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设计了如下方案:①取样,在空气中加热②取样加入硝酸
银溶液③取样,加入硫酸锌溶液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某同学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
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2.(5分)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微溶于水)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___。加入过量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2分)((共2小题,计12分))13.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回答问题。(
1)(2分)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
2分)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二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3)(1分)若要回收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固体,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14.(7分)化学兴趣小组
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Ⅰ。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中的锥形瓶。Ⅱ。打开,观察到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
倒溶液吸入,片刻后回流停止。Ⅲ。打开,观察到中溶液倒吸入、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中溶液仍为红色,中溶液变为无色。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
展开如下探究。【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写出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与发生了反应。【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
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实验
验证】甲组,小鹏取少量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
,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乙组,(2)用试纸测定中溶液的酸碱度,若,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2)【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不能证明与发生了反应;【拓展迁移】对于
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5分))
15.(5分)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
与反应)。(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____(填“有”或“无”)影响。(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14分))1.【答案】B2.【答案】B3.【答案】D4.【答案】C5.【答案】D6.【答案】A
7.【答案】C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共5小题,计19分))8.(1)【答案】油脂8.(2)【答案】吸附
8.(3)【答案】乳化9.(1)【答案】9.(2)【答案】C10.(1)【答案】温度10.(2)【答案】10.(3
)【答案】不饱和11.(1)【答案】强度高11.(2)【答案】③12.【答案】物理性质硝酸钠排除硫酸根离子的干扰或
排除硫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干扰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2分)((共2小题,计12分))13.(1)【答案】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13.(2)【答案】13.(3)【答案】漏斗14.【答案】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不能;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5分))15.【答案】(1)无(2)第7页,共8页
献花(0)
+1
(本文系太好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