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基每日一更II经络篇(2)

 壹亩莳 2022-05-21 发布于山东

今日小满

-JINRIXIAOMAN-






经络


Image


整理重点:

1.所有阳经与督脉会于大椎穴。

2.除足太阳膀胱经,所有阳经都经缺盆,进入胸腹腔,络属脏腑。 

3.会于巅顶的经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

三阳五会:

行于额部的经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阳明胃经,前额痛多属阳明经头痛。

4.目外眦为      三焦经,小肠经,胆经。(外眦三小胆)

5.入耳中的经脉:三焦经,小肠经,胆经(耳中三小胆)

6.目内眦为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阴跷脉,阳跷脉。(内眦胃太跷)

环绕口唇的经脉:大肠经,胃经,肝经冲脉,任脉,督脉。(肝、胃、冲、任、督、大肠)

联系目系的经脉:肝经,心经(心肝连目系)

过气街的经脉:胆经,胃经、冲脉(胆胃冲气街)

喉咙肺、胃、肾(咽喉肺胃肾)

过客主人:三焦经、胃经(三胃客主人)

目眶下:三焦经、小肠经、胆经、冲脉、任脉(三小胆冲任)

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三焦经,胆经

连舌本,散舌下脾经

循喉咙,挟舌本:肾经。

入上齿中:足阳明胃经

入下齿中: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阳小肠和足少阳胆经过胃

肺—经过胃(还循胃口)、肺、大肠

心—却

小肠—

肾—肾、膀胱、贯肝、入肺、

肝经—肝、胆、












































4.奇经八脉的含义、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1)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3)调节脑,髓,女子胞的功能。 (2014N126X)

4.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1.督脉

(1)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贯脊属肾”

分支:从小腹内分出,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向上到下颔部,环绕口唇,再向上到两眼下部的中央。

(2)基本功能

①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

②反映的功能: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2.任脉

(1)循行部位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分支:由胞中别出,与冲脉相并,行于脊柱前。

(2)基本功能

“任”,有担任、妊养之意。

①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

②任主胞胎

3.冲脉

(1)循行部位

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从少腹输注于肾下,浅出气街,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

分支: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趾。

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2)基本功能

①调节十二经气血:冲为血海” “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通受十二经气血”;

②调节女子生殖功能,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 

“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冲、任之脉,则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漏、经崩等病生焉。”

督脉,任脉,冲脉;起于胞中,出于会阴:一源而三岐。

4.带脉

(1)循行部位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

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髂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2)基本功能

有束带之意,指带脉循行,绕身一周,“束带而前垂”的特点。

①约束纵行诸经。 

②主司妇女带下。 

5.阴跷脉和阳跷脉

(1)循行部位

阴跷脉起于内踝下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阳晓脉起于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小腿、大腿外侧,再向上经腹、胸侧面与肩部,由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

(2)基本功能

①主司下肢运动。

②司眼睑开合=主司睡眠。 

③濡养眼目

④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

6.阴维脉和阳维脉

(1)循行部位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2)基本功能

“阳维者,维络诸阳,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者,维络诸阴,起于诸阴交也。”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

阳维脉为病,主要为恶寒发热等外感病,头痛、目眩、腰痛等;

阴维脉为病,主要为心痛、胃痛、胸腹痛、郁证、胁满等。

5.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及生理功能

1.经别:

十二经别循行,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为“离”;

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称为“入”;

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

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条阳经,称为“合”。 

(1)循行特点:离、入、出、合

(2)生理功能

①加强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②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的联系。

③加强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⑤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2.别络:

(十二别络,任,督,脾之大络)~十六别络:加胃之大络;(由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分出)。

(1)生理功能

①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②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一联系,统率其他络脉(对全身无数细小络脉起统率作用)

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3.经筋(结、聚、散、络):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 

(1)生理功能:

①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②对周身各部分的脏器组织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周身脏器组织)

4.皮部:

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皮肤一定部位的反映区。

具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和反应病证,协助诊断的作用 

6.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联系作用。

1.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联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

(2)运行气血作用。


(3)感应传导作用。


(4)调节功能平衡。


2.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机变化:

1.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2.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3.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二)指导疾病诊断

1.循经诊断

2.分经诊断

(三)指导疾病治疗

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2.指导药物治疗






Image

小满

Image

步屧随儿辈  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  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  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  云际远山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