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懒的诗人:一生只写一首诗,一首诗只有两句,至今人人会背

 激流一舟 2022-05-21 发布于北京

水煮商城 交易担保 放心买 点击购买 小程序


来源 | 头条号康康历史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在无尽的历史长河当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文学大家,他们或因所作的诗词歌赋流传千古,或因个人的品质流芳百世被后人铭记。

图片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诗人,他被后人铭记的方式较为特别,他被称作宋朝公认的最“懒”诗人。

因为在他的一生当中,仅仅只写了2句诗,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两句诗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而他本人也因为这两句诗而被后人所铭记,他就是苏麟。

01 怀才不遇的苏麟

提起名声不显的苏麟,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苏轼、苏洵等宋朝苏轼文人,不过苏麟非但与他们没有半点关系,甚至是境遇都相差很多。

他不仅没有像他们一样留下许多佳作,甚至一辈子只有两句诗流传下了来。


图片

坦白来讲,在重文轻武的宋朝,想要靠文采脱颖而出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因为当时的文人实在是太多了。

苏麟的目标也并非是成为一位流传千古的诗人,而是想要在仕途上一显身手。

苏麟凭借着自己的才华,成功当上了一名巡检,虽然官职不大,但是他却一心想要成就一番事业。

他为人清廉正直,而且乐于助人,无论是自己的同僚还是平民百姓,但凡遇到困难,苏麟总会伸出援手。

因此苏麟在官场中的名声还算不错,也结交了许多好友。

可惜的是,与那些熟悉的同僚相比,苏麟的仕途之路却一直不瘟不火。

苏麟眼看着同期入职的人都一步步晋升,自己却仍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巡检,心中就无比的烦闷。

他与那些人相比,在能力常并不比他们差,甚至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之所以还没有升官,完全是没有人提携他。

图片

与他相比,那些他所熟悉的同僚都得到了一个人的提携,这个人就是与他同在杭州任职的范仲淹。

时任杭州知府的范仲淹对待下属关爱有加,甚至只要是有才之人,范仲淹都会特别的留意,如果真的能够胜任更高的职位,他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提携。

当时许多官员都受到了范仲淹的恩惠,不过这里面唯独没有苏麟。

事实上,范仲淹与苏麟一直都不算熟悉,他也根本不了解苏麟的才华。

因为苏麟职务的特殊性,常年需要在外奔波,很少有机会能够与范仲淹接触,因此虽然他们同在杭州为官,一年到头苏麟能够与范仲淹见面的机会寥寥无几,也更别提让范仲淹重视到苏麟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图片

苏麟也想着能够有朝一日,再上一层楼,好能够报效朝廷。于是他迫不得已,主动找到了范仲淹。

02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虽然在同地为官,两人又是老相识,但是哪怕苏麟是有求于范仲淹,但是他文人的傲骨也迫使他不能将话直白地说出来。

于是苏麟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特意找机会,给范仲淹做了一首诗。

虽然只有两句话,但是却把心中的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诗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表面上看来,这两句诗貌似写的是景,但是实际上却是向范仲淹表明。

“明明看着我们是老相识,又在同地为官,我应该先得到你的提携。但是实际上,好处却让别人都占了,那些关系不如我们的人,都被你提携得到了升迁,而我却还一直在这个职位上没有得到变动。”

图片

虽然苏麟是打着向范仲淹请教的名义,将这两句诗呈给了范仲淹,请他点评指正。

但是聪明如范仲淹,又怎能听不出来诗中所表达的含义。

于是他听完这两句诗后恍然大悟,不由得的心中一阵感叹,是啊,怎么苏麟给忽略了呢?

于是从那时起,范仲淹就格外关注苏麟。

观察了一段时日之后,范仲淹觉得苏麟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人品上都较为出色,于是便努力的对他提携。

经过了范仲淹的保举,苏麟也很快地得到了升迁,两人的关系也更加地亲近。

虽然后来苏麟没有成为一位能够在仕途上载入史册的大官,也没有成为才华横溢,文采非凡的诗词大家,但是他独特的“毛遂自荐”的方式,却也在民间传开,成为了一段佳话。

他这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也被人们口口相传,最后逐渐压缩成了“近水楼台”用来形容某些人,因为某些关系或者某种方便的方式谋取利益的行为。

图片

03 苏麟与范仲淹

作为一名诗人,苏麟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没有写下什么忧国忧民,令人感慨万千的诗句,也不曾写下某种儿女情长、感人泪下的佳作。

他的一生当中只写下了这两句“求职诗”,而他也正因为这两句诗,流传千古成为一名诗人。

再看范仲淹,收到下属的暗示,他没有点破,也没有因为下属的主动“求职”感到任何的不满,只是会心一笑便开始审核。

知遇之恩,历来被人们视作一种极大的恩惠,可他却不求任回报,只为能够让有才之人得到更好的官职,而尽心提携。

这样的清廉、刚正,又怎能不让人觉得可爱呢?

俗话说“机会是需要人主动去争取的。”

苏麟这种争取的方式,无论何时都是无可指责的,毕竟他没有选择去贿赂高官,只是希望范仲淹,注意到他而已,而且他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范仲淹也不可能去提携他。

图片

苏麟的那两句诗也被后人命名为《断句》,事实上许多学者认为,苏麟当时所作的诗并不只有这两句,只不过后来在不断地传承中断绝了。

仅仅凭借这两句诗,也足以让人们记住这位宋朝最“懒”的诗人。


水煮商城 交易担保 放心买 点击购买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