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官姓氏源流

 上官子木 2022-05-21 发布于北京

 作者 上官子木

  复姓上官,时有人出于好奇而发问,有识者问,该姓源自何朝贵族;无识者问,此姓是否属少数民族。每每无言以对,遂动念寻根以求先祖之名。

     在《百家姓》中,上官位居复姓第三,仅次于万俟、司马之后,且位于欧阳之前。在明代杨慎所纂《稀姓录》及其同代人杨树基所纂《奇姓通》中,均未见载有上官氏,故可知,上官姓氏既非稀姓也非奇姓,乃普通姓也。

     唐代林宝所撰《元和姓纂》中载:“上官,楚怀王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因氏焉”。《唐书》中“宰相世系表”载:“上官氏出自芈姓,楚王子兰为上官大夫,以族为氏”。以后,各朝代的姓氏书及史书凡言上官姓氏之源者多引用于此。如宋代郑樵所著《通志》、明代凌迪知所著《万姓通谱》、清代张澍所著《姓氏寻源》等诸书有关上官姓氏的绍介均与上述所言不差分毫。如此所证即为,上官氏源于楚怀王少子子兰。

     凡视上官氏源于子兰者,均提及上官出自芈姓,位居天水。芈姓之先,可由《世本》知:季连是为芈姓,楚之先。季连乃陆终之第六子,陆终乃吴回所生,吴回则为卷章之孙。再上溯就很清楚了,因《史记》四十卷“楚世家”有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琐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义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因此,上官氏由芈姓追根则直达黄帝轩辕氏。

     家族之根寻至此似已明晰,上官本乃地方官名后演变为姓氏,其先祖贵为楚王之后且血脉直通黄帝。如此论之,本家族的族谱还颇有几分光彩和荣耀之处。然读清代周之翰所撰《姓氏类书》时,却见到重大异议:“余读楚屈平传,楚怀王子兰为令尹,而所称上官大夫则靳尚是也。”遂细翻《史记》,其中八十四卷在叙述屈原时提及“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又提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而在谈及屈原被流放后有不满子兰之言论时,载“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此二段文字足以证明楚怀王之少子子兰与上官大夫确系俩人且官位不同列,而上官大夫是否为靳尚,《史记》中并未有明确文字。

     汉刘向所撰《新序》也有同样含混的记载:“秦欲吞灭诸侯并兼天下。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秦国患之,使张仪之楚,货楚贵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属,上及令尹子兰司马子椒,内赂夫人郑袖,共谮屈原。屈原遂放于外乃作离骚。”又读汉注家王逸所撰《楚辞章句》,其中言及屈原时云:“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想王逸此注恐为周氏所言之依据。

     待读至宋代注家洪兴祖之《楚词补注》,又知存有更大异议,因洪氏有注:“史记曰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将洪氏之意标明者为同代人朱子,他在《楚辞辩证》中言:“王逸曰,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似以为同列之大夫姓上官而名靳尚者。洪氏曰,史记云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云用事臣靳尚,则是两人,明甚。逸以骚名家者,不应谬误如此,然词不别白,亦足以误后人矣。”

     读罢朱子的此番评论,又更细致地再阅《史记》,在《史记》卷七十中发现,当论及楚欲以张仪之命平秦楚之争时,有载张仪请行前对秦王谈及脱身之术时曰:“秦强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郑袖,袖所言皆从……”。靳尚既得事于楚王之宠姬,想必他虽能近王左右却注定官位有限,恐不能与上官大夫、屈原之类同列,即从官职来看,靳尚与上官大夫不太可能是同一人。

     明确认定上官大夫既非子兰又非靳尚者乃班固,在《汉书》的古今人表中,班固将人分为九等,从上上(圣人)、上中(仁人)直至第九等下下(愚人),其中屈原为二等(上中);上官大夫为五等(中中);子兰为六等(中下);靳尚为七等(下中)。显而易见,若子兰与靳尚均非上官大夫,则上官大夫乃一不知名姓的第三者。

     人生识字糊涂始,书是越读越糊涂,上官氏之源一下子被寻出三条来。原为子兰,不管名声佳否,总算有名有姓且出身显贵;再为靳尚,身价有跌且名声不佳;最后至上官大夫,不仅名声不佳(陷害忠良屈原)且无名无姓。如此一来,上官氏的源头便断了。然看今人所纂各类姓氏词典,论及上官氏时,无一家采纳第三种说法,恐是因其无源之故。今诸姓氏编纂家均兵分两路,或取第一种说法,或取第二种说法。如《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载,上官姓氏源于上官大夫靳尚;而《百家姓辞典》(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年版)其上官氏的出处则引自《唐书》的“宰相世系表”,只是该辞典有误,将《唐书》中的“楚王少子兰”误为“楚庄王少子兰”。

     皆因古文缺标点,致使歧义百生。然本人寻根至此,视朱子言之有理,即上官氏源自楚之大臣上官大夫,此人既非子兰也非靳尚,“上官”乃官名,后以为氏。信此源流是因,仅此种说法可解除各种疑问。寻根之曲折也深得一读书体会,即众史料相互多有矛盾,古书记载多有纰漏,故对任何书中所言皆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至于今人所编各类溯本求源之类的辞典,因早无古人认真考证的科学态度,故其可信度愈发值得质疑。

     在探查上官氏本源的过程中,已无意间将几千年来上官氏族中的名人看了个真切。观明代《万姓通谱》,有载上官氏名人四十余,发现除少数属权贵外,多为文人雅士。如宋代书法家上官必克、词人上官怡及祖孙三代进士上官凝、上官均、上官喑,明代画家上官伯达,清代文学家上官鉴等等。要说上官氏族中最有名且最有故事者,当属汉朝的上官桀和孙女上官皇后以及唐朝的上官仪和孙女上官婉儿。

     上官桀在汉武帝时官太仆,武帝病疾时,以桀为左将军,并与霍光同受遗诏辅少主,后又封为安阳侯,其子上官安,娶霍光之女为妻。昭帝时,桀与安父子俩因合谋杀霍光废昭帝,事发后被杀且灭族。上官皇后即桀之孙、安之女,六岁即立为皇后,桀与安被杀时,皇后以年少不与谋,亦霍光外孙女,故得不废。昭帝死后,云昌邑王贺即位,年仅十四、五岁的上官皇后则尊为皇太后,继而她又与霍光共废王贺立宣帝,遂又尊为太皇太后。如此年少即有如此高的辈份,听来也算一段奇闻。

     唐朝的上官仪可谓上官氏男子中官位最大者,他在唐高宗时任西台侍郎加同三品,官至宰相,在《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榜上有名。另外,上官仪还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且诗词自成一体。新《唐书》有载:“仪工诗,其词绮错婉媚,及贵显,人多效之,谓为上官体。”

     上官仪幼时,其父被杀,仪因藏匿而获免,后入沙门为僧。此后博览经史,工于文词,遂举进士。唐太宗闻其名,召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迁秘书郎。高宗即位后,仪一升再升,直至宰相。高宗因嫌武后专权,欲废之并召仪草诏,不料有左右奔告武则天,高宗遂悔之,又恐武后不满,乃称是上官仪所教,故武后深恶仪,终使人诬仪有谋大逆罪,遂下狱而死且诛族。

     上官婉儿乃仪之孙女,当祖父及父均被杀时,婉儿尚在襁褓中且随母配入宫中。因自幼长于文词,明习吏事,故甚为武则天喜爱,年仅十四即为武则天掌诏命。中宗即位时,婉儿深受信任,不仅仍掌昭命,还被封为昭容。武则天死后,婉儿属韦后私党,故李隆基起兵伐韦后党羽时,将婉儿杀掉。然李隆基惜其文彩,即位后便令收集婉儿诗文,编成《上官昭容文集》二十卷,且序中称婉儿“才华绝代”、“两朝专美”。晚唐文学家吕温曾写有一首《上官昭容书楼歌》:“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观史嗟叹无独有偶,上官桀与上官仪两家均遭杀头灭族之灾,也许即为如今上官氏族人丁不旺的重要原因。伴君如伴虎,官居显位实非幸事。唐以后,上官氏中再无高官显贵,除极少数者做些知县、知州类的小官外,上官氏的名人则多为文人、画家、书法家。也许正是祖上血的教训,使后人不敢为官。

     历代姓氏学家都认为,上官为邑名,后以为姓氏。确切地说,是以邑为官,以官为氏。如此,上官邑则不出当时楚之疆域,即鄂、湘、皖、赣。然今上官作为邑名已无所查,而作为官名却在各类史书中均有所载。

     秦灭楚后,上官氏族迁居陇西之上邦,位于现在的甘肃天水县西南,如上官桀即上邦人。唐朝时,上官氏族又再南迁至河南陕州,即现在的河南陕县,如上官仪即陕州人。现今河南的滑县有上官村,比源县(即唐河县旧称)有上官屯,也许就是这次南迁的产物。唐末,因五代十国战乱,上官氏族又南迁至福建之邵武并及光泽、长汀等地,因此,唐以后的上官氏名人中以福建人居多数。如宋代书法家上官必克、明代画家上官伯达均为邵武人,清代画家上官清及上官惠则均为汀州人。

     上官氏族的几次大迁移,跨过了大半个中国。所以上官氏人数虽不多,散居面却很广。居湘西祖籍的家叔早年旅云南红河地区,曾偶遇一上官氏男子,被热情邀至家中作上宾款待,视为同祖同宗。想是以稀为贵,倘若为张王李赵之姓,谁还会有此等兴致。

    京都中未见有土生土长的上官氏人,寥寥无几的同姓者均来自长江以南地区。尽管上官姓氏者在京中极为稀少,却居然也能生出些有如重名般的误会。记得儿时,一日祖母哭泣,因闻得有一上官氏男子被车撞倒。待晚间家父安然而归,方知是一同姓同事有难,误传。也是姓稀所致,若是张王李赵等姓,恐祖母绝不至将此等不幸之事轻易揽于自家中。

     寻常百姓人家难得知晓上官桀、上官仪,而上官姓氏能广为百姓所知,还得感谢电影明星上官云珠。可惜的是,上官云珠并无上官氏族之血脉,此名仅为其从影后的艺名而已,云珠本是韦氏家族的后代,原名韦均荦。观其一生,上官一姓无疑为她的演艺生涯带来了最初的辉煌,然却未能挽救她悲惨的结局。

     上官氏当年为楚、汉、唐之贵族,如此大户人家沦落至今,已连小姓都难以排上。尤为可悲的是,族中不再名人辈出,好不容易出一家喻户晓的上官氏影星,却还是由他人家族“过继”而来。作为上官氏后人,不禁感叹:世事沧桑,富贵几何?

(注:此文首次发表在《寻根》杂志1997年第4期,于2011-11-15 22:31:16刊载在上官子木新浪博客)

寻根文背后的故事

  “上官姓氏源流”一文写于1991年,当时有点闲暇时间,突然兴起想寻根,于是泡在国图的旧馆查古书,写完就放在一边,之后就忙得再也没有这份闲情了,那时也没看到有发表这类文章的刊物。

     1997年无意间发现有本杂志叫《寻根》,其中刊载的都是姓氏寻源类的文章,想起放在抽屉里多年的旧作,于是一顺手就把“上官姓氏源流”一文寄了过去。

    《寻根》杂志当时的主编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首先是他非常认真地看了全文,提出了四、五个问题,基本上都是我查史料转抄中的错误,足见他的审稿细致和古文功底。此外,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因当时文中我对三种观点没有倾向性,他要求我选一种加以肯定。虽然我不太同意他这种处理各路观点的做法,但为了文章能顺利发表,还是以妥协的态度迎合了他最终,我选择了在逻辑上看比较合理的第三种观点予以肯定。这一观点与国内已出版的姓氏大全之类的书中有关论述不相符,也让某些民间的上官族谱续写者很不满意。

我记得文章发表后,收到过两封外地上官族人的来信,其中一封来自哪里我现在已经不记得了,内容是不同意我的观点,坚持认为上官姓氏的源头是子兰,即我文中的第一条线索。我没打算搭理,自认通篇已经述说得很清楚了。

还有一封信是来自福建,至今记忆犹新,信的开头对我的称呼是:尊敬的上官子木世叔。当即令我大笑不止,因我那时还很年轻。我判断来信的人是位老先生,因为他是用毛笔手书且书法极佳。信的主要内容是,看了我的这篇寻根文章后,他推断我比他高一辈,然后是诚挚邀请我参加他们当地的上官氏族的族谱修订庆典。

按照我的礼尚往来社交原则,我本应该手书一封回信。但是,那时的我已经完全依靠电脑写字了。虽然在同龄人里,我的书法还说得过去,但真没法跟这位老先生比,别说我的毛笔书法拿不出手,即使是钢笔书法也很惭愧。何况还被称作世叔,这书法怎能输与晚辈?于是,在几番纠结之后,我便放弃了写回信的念头。

老父亲把我这篇“上官姓氏源流”寄给了湖南老家的本家弟兄,因为老家上官氏族的村民们也正在忙着修订上官族谱。我发现,老爸对修族谱的事其实并不关心,当老家的人希望他出面张罗时,他却推给了我,希望我代他出面,可我的兴趣仅仅是写作。

过了几年,一位北京某杂志的女编辑与我闲聊时提起,她与《寻根》杂志的主编很熟,当她向这位主编描述了自己认识的作者上官子木时,主编露出十二分惊诧的表情,因为他一直以为上官子木是一位老先生。

(手记于2022年5月2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