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小时】居家·小满-出门探索(一)

 QE的两小时 2022-05-21 发布于上海
今日小满。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江南时节江河渐满。
盆栽中种植的葱,已经收割了一大把;隶属十字花科的萝卜花却因为根系营养成分不足而倒下。

初夏的阳光明媚而刺眼——居委会成员连夜给核酸保存管贴上二维码,核酸采样的志愿者们的防护脸罩上已经是布满水汽,居民们早早做完抗原自测然后小心翼翼地排队下楼做核酸——每个人都戴着严严实实的口罩,匆匆而来,急急而去。

从4月19日小区成为防范区算起,又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里,小区有了巨大的变化——出门证这个玩意从传说成为了现实。尽管明知外面的萧条情况,但依然抑制不住的激动与兴奋。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出小区还是进超市的排队长龙,无论是紧闭的商业广场还是野草丛生的马路缝隙,渴望自由的灵魂便是饱受压抑,却也难以磨灭万物生长的本能。
抗原,核酸,团购依然是日常,但是多了一个“出门”的选项,让原本封控的生活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出门(一)初次探索
5月10日,封控后的第一次走出小区大门,完成了“初次探索”。
这其实是一次匆匆忙忙的出门行程。作为第一批领取到出门证的居民,并非以志愿者身份走出小区大门,而是以居民身份走出,心境截然不同。
“可以出门了,对吗?”
“是的!”
肯定的答复是期盼已久的消息。但当真走出了大门,看着门口的自动变换的红绿灯,刹那间却又有着一丝犹豫——外面,安全吗?

沿街打烊的商铺




围栏中的商业街



▲无人的公共厕所

很幸运地买到了肯德基海底捞,并找到了一辆空闲的共享单车,带着丰盛的外出“成果”满载而归。

对于具备吃货属性的我来说,食物自由是最基本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需求。而最基础的生理需求,便是呼吸与吃喝拉撒。

在这样的一场急刹车后的重启中,现实让大家重新审视了食物的等级与需求。供给的发展,也从最基础的米面粮油的保供,逐步发展成为饮料炸鸡冷饮的改善型满足。
民以食为天,只要是生物,皆需新陈代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啊!


小满渐满
从3月26日封控到5月10日,四十五天的时间,曾经失去的快乐、自由与满足,在经历了灰暗的四月之后,依靠着坚强的韧性与自我成长的能力,从跌落谷底再度缓慢回复。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如果把疫情中的上海比喻成一个生病的人,那么在经历了“病来如山倒”的四月之后,如今便是步入了“病去如抽丝”的缓慢恢复阶段了吧。
静默的四月,窗外自由的鸟鸣之声与静寂的社区形成鲜明对比;而复活的五月,曾经习以为常的嬉闹之声、游戏之声、“XX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人声,显得如此可爱。
那逐渐恢复的人声鼎沸,那邻居家炒菜时候的飘香四溢,那新鲜上市的时令蔬果,那逐步满足的汽水奶茶炸鸡小龙虾的口腹自由……步入的五月,物流的逐渐恢复,物资的逐步充沛,可探索区域的扩展,尽管距离恢复正常水平还有不少的路要走,但是这一步步的走向,希望的曙光微微绽放出了那么一丝丝的身影。

戴好N95口罩,穿好蓝色隔离衣,戴上厚实的丁晴手套,背上书包,备着酒精湿巾,带好出门证,准备再次出门啦!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若有错误,欢迎指正

感谢您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