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着头晕、躺下就缓解,做完这项检查找到原因……

 金苹果6 2022-05-21 发布于北京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Image

得了个怪病,叫“站不住”……

 

这次的委托人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25岁女子,她一进门就说:“侦探,您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我真的不是装的,真的不是矫情!”

我指着书架上一本《魍魉之匣》说道:“这世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事,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请说出您的故事,我会尽力帮助您。”

委托人缓缓道出自己的故事:“我从小就体质虚弱,以前就有肠易激综合征。5年前开始出这种荨麻疹,脸上、腋窝、前胸都有,还有皮肤变红。最近就更奇怪了,越来越'站不住’,不是说没有力气,就是单纯的站不住,只要我站三五分钟就出汗、头晕,只要蹲下、躺下就能很快好转。有时候心跳能到每分钟180次,特别的怕热,晚上出汗特别多,睡觉的时候都得使用冰袋。别说是去工作了,去逛街都做不到……”

我并没有表现出惊讶或疑问:“嗯,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我相信您不是在'装病’。看来这种情况已经对您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那您有没有寻求过帮助?”

“帮助?我都快成小白鼠了!我查了一堆东西,吃了一堆药,还做了手术!”委托人的情绪有些激动,废了好大劲才把这段坎坷的经历说清楚。

·侦探档案·

1.动态心电图发现了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图1、图2)。其余多项检查未见有意义改变。

2.服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出现低血压、乏力,停药。

3.进行了消融治疗,效果欠佳。

4.服用伊伐布雷定,出现了闪光现象,停药。

Image

图1. 动态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动过速

Image

图2. 动态心电图发现房性期前收缩


我思考之后慢慢说出:“像您这么年轻的女性,很少有器质性心脏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倒是很常见。荨麻疹我不了解,但是肠易激综合征我是听说过的,这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有关联。我需要你做个试验来进一步印证,不不不,不用太紧张,这个试验很简单。”

说罢,我向波仔招招手、吩咐了几句,没过多久,试验结果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侦探档案·

主动站立测试结果:

Image


我看着试验结果,说道:“试验结果很明显,直立不耐受病程超过半年,直立试验后心率增快而无低血压,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委托人显然有些震惊:“就这么简单?这就结束了?”

我说:“差不多了,你需要再留一整天的尿,还要再抽一管血。你不需要紧张,这不严重,相信我就是你要找到神探。”

第二天,尿检结果出来,24小时尿儿茶酚胺含量明显增高,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为11121pg/ml,我说出了那个埋藏已久的答案:“高肾上腺素能性POTS。”

不光是委托人,波仔也有些疑惑,他问道:“老大,第一次提到的名词不要用英文缩写,这是常识。”

我耸耸肩:“这个名字太长了,说全了你会记不住。POTS是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这是一种伴有心动过速表现的直立不耐受,15至35岁女性多发、平均年龄为23.4岁。可在直立后出现心动过速、脑灌注不足、自主神经过速激活的症状,平卧位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委托人也问:“从表现来说,确实非常像,也就是在一开始您就确定我是POTS了?”

我说:“刚开始我还是怀疑,因为POTS还要跟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IST)相鉴别,它们二者都主要影响年轻女性,症状经常重叠。但是IST并不会因为直立而加重症状,平均心率也比POTS的更高,并且没有典型的高心率峰值。在看到体位试验的结果时,我就基本确定是POTS,下面就是明确是那种分型了。”


侦探贴纸1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诊断标准

1.至少持续6个月的直立性不耐受;

2.直立或直立倾斜试验10分钟内心率增加≥30次/分(小于19岁≥40次/分);

3.直立心率超过120次/分;无直立性低血压表现。

侦探贴纸2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IST):24小时内的静息心率>100bpm,平均心率至少为90bpm。排除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容量、药物等导致窦性心动过速的因素。排除其他房性心动过速。其根本机制尚不清楚。

Image

图3. POTS与IST心率曲线比较

我继续说道:“POTS还分为高肾上腺素能性、神经性、低血容量性等,可以通过儿茶酚胺检测、皮肤活检、血容量评估、免疫检测等方法进一步分型。”

波仔恍然大悟:“尿儿茶酚胺、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升高,所以是高肾上腺素能性的!”

委托人有些疑问:“可您只让我儿茶酚胺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可见您当时就确信我是高肾上腺素能这种分型,是不是因为这种分型最多?”

我解释道:“我之所以这么确定,并不是依靠发病率,而是每种分型的表现不同。高肾上腺素能性POTS只占POTS的30%,其去甲肾上腺素会升高至600pg/ml以上,这种POTS在体位试验中,血压、心率升高更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的比例也更高。而神经性POTS多表现为外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比如下肢远端出汗减少,其他症状较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更小,体位试验对心率影响也小。而低血容量POTS,尽管循环容量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却没有代偿性增加。”

委托人有些泄气:“看来我这种分型是最严重的。”

我连忙安慰:“这种POTS症状虽然明显,治疗却不复杂,像可乐定、甲基多巴这种减少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药物就是治疗的核心,此外穿紧身衣,多喝水,多吃盐对治疗也有帮助。而且我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

侦探贴纸3

POTS的治疗: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运动锻炼、生活指导、增加水钠摄入;药物治疗包括氢化可的松、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促红细胞生成素、奥曲肽等。

看到委托人逐渐露出喜色,我继续说:“我昨天咨询了免疫学专家,发现了另外一条导致心动过速的原因——肥大细胞疾病。肥大细胞疾病可以导致面部潮红、腹部不适、荨麻疹、皮肤纹状症,而且过度的组胺释放也可以加重直立性不耐受的症状。”

再后来,我为她联系了免疫学专家。她的荨麻疹考虑为“肥大细胞活化综合征”所致。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同时,她使用了抗组胺药、孟鲁司特、色甘酸钠、可乐定等药物综合治疗。经过综合治疗后,她仍然有体位性心动过速,但心率升高并不明显,其他症状得到改善,还可以进行徒步运动。

我和波仔都把这个案子称为“站不住案”,卷宗放在“躺不下案”的旁边。

您问我什么是“躺不下案?”

嗯……那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就让我们下回分解!

Image

参考文献:

[1]Feigofsky S, Fedorowski A. Defining Cardiac Dysautonomia - Different Types, Overlap Syndromes; Case-based Presentations

[2] 陈灏珠, 何梅先, 魏盟, 等. 实用心脏病学(第五版)[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等.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 2018, 56(1):6-9.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王玉伟、金迪
责任编辑:袁雪晴 章丽

版权申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