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 是唯一一个被外国人发现的避暑胜地。 鸡公山真正得到开发的历史始于1902年,美籍传教士李立生的造访,揭开了鸡公山百年开发的历史。 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有23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和中国的军阀、官僚在鸡公山建造的避暑别墅,总量不下500栋 ![]() 鸡公山气候宜人 鸡公山是冷暖空气交绥区,两侧峡谷深平,易于通风,似两条通风走廊,一年四季,时有风生风息,故有“无日不风”之说,特别是夏季,清风送爽,驱热消炎 由于受地形、植被、风、雨的交叉影响,鸡公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春秋相当,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气温23.7℃,最高气温32℃。 鸡公山虽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应,特别适宜疗养避暑。 ▲实景拍摄 “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是鸡公山独特的八大自然景观。 鸡者,凤也。历经百年历史沧桑的鸡公山,犹如一只美丽而高贵的金凤凰,历经磨难,正浴火重生! 美好风景怎能看过即走?美好的时光,值得更久的停留。 ▲实景拍摄 栖居漫月湾,漫享美好自然风情。 鸡公山内涵丰富 鸡公山文化内涵丰富,各有千秋。首先鸡文化。在鸡公山,民间有着拜鸡的传统,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中说:“游人探得青峰寺”,青峰寺小如炉灶,即为拜鸡的场所。 历史上,鸡公山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三教并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鸡公山是基督教名山。鸡公山上有单独的教会区,有大小两座教堂,四所教会学校,有教会区组织北沟协会,有20多个基督教分支。 第五是茶文化。鸡公山有着深厚的茶文化背景,如“唐宋遗株”、“口唇茶的传说”、“古茶道”,以及大、中、小茶沟等地名 ▲实景拍摄 一石伸出,如鸡嘴 石背上绿树芳草婆娑,似羽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