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婚妈妈:不被父母期待出生的孩子,多半是可怜的。

 历史探奇 2022-05-21 发布于河南

Image

近年来,随着试婚、非婚同居、婚内出轨行为的增多,非婚生子这一现象也呈上升趋势。

但是真的未婚先孕怎么办?

面对女人的似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打掉孩子,要么结婚。

但是不管是哪个选择,是否都不是最好的选择,一伤害生命,二伤害婚姻。

未婚生育的选择,让她们受到太多政策上的惩罚、道德上的羞辱和经济上的困苦。

只是孩子成为了那个最可怜也最无辜的人。

Image

在南京务工的张某与山东女孩王某,通过网络相识,因两人比较投缘,就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也许是情到浓时难以控制,在一起半年后,王某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无奈两个人就奉子成婚,先举办了婚礼,但一直没有领取结婚证。

也许是两个人的感情还没有兼顾到可以相伴一生。

好景不长,在孩子出生没多久之后,两个人就因为各种琐事争吵,于是决定分道扬镳。

Image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是此时对于孩子的问题,王某作为母亲是坚决不要孩子的。

至于原因,说起来确实有点可笑,是怕孩子耽误自己的大好青春,或许这个孩子的到来并没有让她体会到身为母亲的幸福和快乐。

但是在儿子一岁的时候,作为母亲的王某,想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并由父亲张某支付每月2000元的抚养费。

法院考虑到孩子的成长问题,驳回了诉求。

其实原则上讲孩子2岁以前是要跟随母亲的,只是作为母亲王某放弃了本该属于她的孩子。

你嫌弃孩子耽误你美好青春的时候,就注定了你不爱孩子,也注定了今天这样的结局。

Image
图片来源微博@南橘北枳绵绵,侵删

其实婚姻没有一帆风顺的,需要两个人共同的经营和维护,只是不该让孩子成为两个人感情的牺牲品。

不爱就别伤害。

Image

父母之爱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父母拼尽全力为了求子,把孩子当作人生唯一的使命。

最近看完的小说《圣母》中,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人,一次次地治疗、手术、做试管,几乎到了希望渺茫的最后边缘,但仅仅只想拥有自己的孩子。

可是有的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把孩子当附属品,甚至可以当“出气筒”,他们将孩子视为眼中钉,动辄就对其打骂,甚至是虐待致死。

还记得年前广东夫妇面对死去的孩子大言不惭地说:“她一出生就跟着爷爷奶奶,直到近半年前才接回来,所以在感情上就不怎么好。”

不怎么好,就可以用水果刀割脚背、用铁衣架打、反绑双手不让睡觉 ……

这些令人愤慨的行径,发生在5岁女孩小琳的身上,而施暴者,正是她的亲生父母。

Image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孔某颖说:“有时打她的时候我也是不知道怎么那么狠心打得下去,直到现在我都不相信女儿被我们打死了。”

不知道怎么狠心就打下去了,可还是打了。

到现在也不相信女儿被打死了,可孩子还是死了。

2020年2月4日晚,广东肇庆,母亲孔某颖发现5岁女儿陈某琳尿湿了裤子,便将女儿一脚踢倒在地上,并用衣架朝女儿后腰处打了两下,又要求陈某琳自己洗澡。

由于女儿穿衣服慢,父亲陈某土又踢了女儿几脚,将其踢晕倒地,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你们可曾想过,他仅仅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而已,还是处于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

Image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窗事发,将孩子送进急诊室,医生问其原因甚至还谎称是孩子在洗手间摔倒所致。

完全不承认是自己的责任。

孩子身体瘦弱,严重营养不良,下巴、左脚背等有淤青、擦伤等被捆绑的伤痕。

正是因为孩子的伤痕累累才让医院发觉是家长存在虐待行为,做了报警处理。

只可惜这一切都已经晚了,孩子再也回不来了。

一个5岁的孩子,当时的她将父母当成最大依靠,他们却将孩子变成了“沙包”,对其肆意虐待。

Image

伊坂大神曾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是啊,真的狠可怕。

孩子本以为,给了她生命的父母,一定很爱她,但有时候是错的。

其实,当你抽丝剥茧地分析这些事情的时就会发现,无论已婚还是未婚,甚至开放式的关系。

爱情都比看上去要难得多,婚姻也是如此,有了孩子更是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

此时的爱情就显得没有那么的重要和突出。

Image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说,《婚姻法》无论怎么改革,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因为爱情本身就是一袭华美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而我们总是被这华丽的外表所迷惑,认为婚姻也可以如爱情一样保持不变。

作为现代的年轻人,不管是结婚还是生孩子,都要深思熟虑,这才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对自己和孩子的负责的态度。

因为不被父母期待出生的孩子,多半是可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