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女人,和三颗身世诡谲的传奇巨钻

 LicorneUnique 2022-05-21 发布于广东

点击蓝色小字关注小鹿,设置⭐️ 星标,

第一时间获取推文和资讯

hello,我是冰川。

“如何把真爱分辨?

谁送你最大的钻石,谁就最爱你。”

——奥菲莉亚

与人类相伴的千百年里,钻石似乎总是烙印着人们心底最深切的渴望:财富、权力、爱情……有人说钻石是星星的碎片、是神明的眼泪,所以才能魅惑人心、令人欲罢不能。


钻石真的如传说中一样充满魔力吗?你是否也曾为它的光芒俘获?

今天我们便来聊聊充满神秘色彩的三大传奇钻石。


厄运?还是希望?


“Jack,我想让你为我画一幅画。我会戴着这个……而且只戴着这个。”

泰坦尼克号华丽的船舱内,Rose取来了一条珍贵的蓝色钻石项链。

温暖的灯光下,这位贵族女子最终选择抛开一切束缚,走入了心上人的画中。  

这美好的一幕深深刻进了Jack的心底,也令那颗犹如大海般深邃的海洋之心钻石刻进了许多观众的记忆里。

恣意的长发如蝴蝶飞扬,蔚蓝的宝石闪烁着神秘的光。


Jack和Rose的生死爱恋虽是虚构,但现实世界却真的存在海洋之心的原型——大名鼎鼎的“希望”钻石提到这颗绝世蓝钻,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都是它那令人胆寒的离奇传闻。

传说任何拥有它或佩戴它的人都会遭遇不幸和悲剧。因此几个世纪以来,这颗钻石一直被人冠以厄运之钻的名号。/希望钻石,也称希望之星,开采于17世纪、如今重45.52克拉

希望钻石曾有另一个名字——“法兰西之蓝”,作为前法国王室当之无愧的传家宝,这颗钻石深得路易十四的欢心,太阳王曾将它藏于精心打造的宝箱中,每当贵客来访,便会开箱共赏。

当传到路易十五手中时,它更是被镶嵌进精致的金羊毛勋章,象征着王室至高无上的荣耀。

钻石中心被切割成了太阳的模样,代表着路易十四。/金羊毛勋章包括一颗107克拉的红色尖晶石,形状像龙呼吸“贪婪的火焰”,周围以83颗红色钻石和112颗黄色彩钻装饰。/右为根据历史记载所制复制品


然而,当王朝倾覆,这颗钻石也流落了民间,此后,它反复出现又消失,被盗贼一次次损害,而在几十年后重回公众视野之时,它早已面目全非。与此同时,饱受摧残的希望钻石,声名也突然变得古怪神秘了起来。

这颗钻石原本有67.125克拉,在失踪期间遭遇了粗糙地重新切割,后由其持有者霍普家族改名为“希望”,连英王乔治和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都曾为它一掷千金。


民间沸沸扬扬的传闻认为它将带来霉运,法国王室的不幸就是因它的诅咒而起。甚至传言蒙特斯潘夫人失宠、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以及兰巴勒公主被处决就是因为曾佩戴过这颗钻石,而珠宝商威廉·法尔斯、贵族霍普家族等都是因为它而没落…… 

而后《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等几大报纸煞有其事地接连报道,更令这一说法深入人心。


尽管被“恶名”笼罩,希望钻石依旧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而在历任拥有者中,则不得不提与之羁绊最深的美国名媛伊芙琳·麦克莱恩。

当她于卡地亚买下希望钻石之时,正是其“诅咒”传说最为盛行的时期。

伊芙琳醉心于美酒、舞会带来的激情、并对珠宝有着难以自持的热爱。


而面对家人朋友们的劝阻,伊芙琳仍然选择了心爱的宝石,并戴着它组织了多场名流派对,只为高调地向众人宣布钻石已“易主”。


在1920年代纵情声色的爵士舞会上,人们还时常能看见伊芙琳将希望钻石与另一颗名钻东方之星叠戴,两颗闪烁着不同光芒的硕大钻石交相辉映,衬托出了极致的奢华与动人光彩。

图左为伊芙琳同时戴着两颗钻石/图右为东方之星


更有甚者,伊芙琳还发明了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名为“寻找希望”的派对游戏,即命人在派对上将希望钻石随意扔在某个角落,再邀请参加聚会的客人共同寻找。

不可思议的是曾屡屡被盗贼惦记的希望钻石竟在伊芙琳手中安然无恙。


在伊芙琳奢侈做派的加持下,本就自带热点的希望钻石更加激起了大众的好奇心。有趣的是,经过她的这番折腾,舆论对待希望钻石带来不幸的言论突然反转,《纽约时报》等媒体甚至纷纷发稿“辟谣”。



原来,“厄运之钻”的传说之所以如此盛行,其实是一些珠宝商、文学作品和企图增加销量的报社为了增强钻石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在背后推波助澜的成果。

加之因内含的微量元素,钻石在黑暗中会散发出红色的磷光,这一现象也助长了它的“诅咒”之名。


然而,正当希望之钻的名声被“洗白”之时,这位伊芙琳的人生却毫无防备地步入了风雨之中。

先是儿子意外离世、尔后与丈夫离异,人到中年时,又经历了丧女之痛,这一系列波折令希望钻石的厄运之说再次被点燃。


人们无比确信,伊芙琳所遭遇的不幸都因这颗钻石而起。后来,这颗钻石遗赠给了她的孙子孙女,他们将“希望钻石”连同“东方之星”一起卖给了海瑞·温斯顿,而温斯顿则将它捐给了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曾经并不相信厄运诅咒的伊芙琳,最后却成了这段传说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分。


海瑞·温斯顿50周年纪念展上希望之星和东方之星重逢,这颗钻石价值现已超过2.5亿美元


希望钻石的故事给了世人无尽的想象,也给了许多创作者以灵感。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以它为原型打造的蓝钻海洋之心,便用同样绝美的深蓝成全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亦让这颗钻石多了一丝凄美的意蕴。

无论是象征法兰西的荣光、还是带来厄运的诅咒,其实都是人们赋予钻石的意义,而它只是默默接受着一切评判,在无声岁月里打磨自己的光辉。


“希望”的归宿尘埃落定,而另一颗同样历经坎坷的钻石,却带着梦幻与甜蜜,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神秘的粉色爱情


1959年冬,伊朗首都德黑兰迎来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庆典——国王的婚礼上,新娘法拉赫头戴一顶粉钻冠冕、身着伊夫·圣罗兰亲自设计的华丽婚纱惊艳了全世界,而一件神秘宝藏,也由此走入了大家的视线

法拉赫·蒂巴,伊朗皇后

那是一颗名为大桌钻石的巨大粉钻。据记载,大桌钻石形如一张长方形的台面,重量至少超过250克拉,是世界上有历史记录的最大的天然粉钻。


17世纪时珠宝商塔维尼尔在前往印度旅行时遇到了这件罕见珍宝,可即使对宝石熟悉如他,在见到这颗天然粉钻时依然大为震撼。/图左为复制品

大桌粉钻在如今看来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但毕竟,彼时它的主人可是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这位国王对妻子的一往情深人尽皆知,而他对宝石的热爱,则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沙贾汗何许人也?正是那位修建了泰姬陵的痴情君王。

在阿格拉堡的枢密宫里,沙贾汗曾命人打造了一把举世无双的孔雀王座。这把王座使用了超过一吨的黄金、镶嵌有几百颗珍珠与宝石,其中有半数的宝石都超过了100克拉,大桌钻石只是其中之一。

这把宝座花了七年时间才完成,建造成本是泰姬陵的两倍。/图为后来波斯帝国在原来王座基座上打造的另一把孔雀王座


如今英女王的王冠之上、那颗重达105.602克拉的光之山钻石就曾属于孔雀王座的一部分。还有被镶嵌成孔雀眼睛的绿钻牧羊人之石以及原重787克拉的大莫卧儿钻石等都是大桌钻石曾经的伙伴。


图为光之山

18世纪初期,莫卧儿王朝走向了衰落。帝国巨大的财富吸引着蠢蠢欲动的敌手,终于在1739年,波斯人点燃战火、将宝藏洗劫一空。大桌钻石就此随着孔雀王座一起流落异乡,此后一百多年间,它仿佛人间蒸发般,再无音讯。

尔后波斯君主纳德沙遭遇暗杀,王座和许多钻石一起消失在了混乱中。

直到19、20世纪之交接连几任伊朗国王的饰品里都出现了同一颗硕大的神秘粉钻时,大家才恍然回想起这颗失落已久的宝钻。


伊朗国王佩戴的这颗粉钻虽然尺寸比大桌钻石小得多,颜色和净度却非常相似,而且历史线索吻合,这块粉色钻石就此被当作了重获新生的大桌钻石,并被重新命名为光明之海。

光之海


然而,在伊朗最后一任国王巴列维与第三任王后法拉赫的婚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王后所戴冠冕中央竟又出现了一颗足以媲美光明之海的华丽粉钻!究竟哪一个才是大桌钻石真身?
法拉赫所佩戴的这颗粉钻名为“眼睛之光”,同出于伊朗王室,且历史不明,关于大桌钻石的真相再次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眼睛之光粉钻


1965年,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研究人员对这两件同样光彩夺目的粉钻进行了全面研究,终于解开谜题,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结论——两颗宝石都曾是大桌钻石的一部分。

一半归于王权、一半归于爱情,这或许是这颗世界上曾经最大的粉钻最好的归宿。

世事难料,就在谜团解开后不久,伊朗末代王朝却迎来了句点,曾经的国王和王后被迫脱下冠冕、远走他乡。坎坷的流亡之路上,两人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他们就好似那两颗钻石,虽各有其光芒,可只有彼此相守时才最坚强。

巴列维与法拉赫,王权虽然陨落,但爱情没有褪色。


如今,这两颗粉钻都被收藏于伊朗德黑兰中央银行的国家珠宝库里,平静地等待着下一段不可预知的冒险。 


女帝的爱与抉择


清风卷落了枝头的第一片黄叶,宣告着圣彼得堡即将步入被金色包围的季节。冬宫内,凯瑟琳大帝轻抚着帝国权杖上那颗晶莹剔透的钻石,心中生出了一丝悲戚。他们的感情,终是走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叶卡捷琳娜大帝》剧照

帝国权杖

这颗被凯瑟琳大帝赐名为奥尔洛夫的钻石,由女皇的情人格里高利·奥尔洛夫伯爵所献。然而,为何在伯爵献上钻石没多久后,凯瑟琳便收回了给他的所有荣宠?


奥尔洛夫钻石微微闪烁,映着女帝的威严、伯爵的落魄,更映照出一段传奇的帝国风流往事。


在众多宠臣里,奥尔洛夫虽不是最会讨人欢心的那个,却是凯瑟琳曾经最信任的那个。早在她成为女皇前,他们就已是恋人。

在与彼得三世备受折磨的婚姻里,奥尔洛夫不仅给凯瑟琳带来了许多慰藉,更是带头在政变中推翻了她的丈夫,帮助她登上了王位。


多年来,女皇不仅给了他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与他共同统治着帝国,还为他诞育了一位私生子,更是一度想要嫁给他。

然而,在掌握权力之后,奥尔洛夫却开始变得飘飘然,傲慢无礼的他不仅得罪了一些朝臣,还屡次对女皇不忠。在政敌的诋毁和四起的流言里,凯瑟琳渐渐对他失去了耐心。


当意识到自己日渐失宠后,奥尔洛夫开始想尽办法挽留女皇的心。恰好此时,一件绝世珍宝的讯息传到了圣彼得堡,引起了凯瑟琳大帝的兴趣。

原来,正是那颗与大桌钻石一样曾属于沙贾汗、原重787克拉的大莫卧儿天然巨钻忽然重见天日。一位号称持有它的富商意图兜售,并将消息传遍了欧洲王室。

这颗钻石亦曾被波斯帝国‍劫掠、后又因被盗流落民间。图为根据珠宝商塔维尼尔绘于1676年的大莫卧儿钻石草图所打造的复制品

作为一名优秀的珠宝爱好者兼鉴赏专家,凯瑟琳自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但卖者的报价堪比天文数字,以至于这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君主都不得不掂量再三。她知道她必须拥有这颗世界名钻,但又决不能让这一奢侈行径损害她明君的形象。


或许是凯瑟琳亲自指派、又或是奥尔洛夫察觉到了女皇的心意、想要讨她欢心,1774年,奥尔洛夫亲自奔赴阿姆斯特丹,成功带回了这颗宝石。当这件无价之宝呈到王座跟前时,喜出望外的凯瑟琳当即便将其命名为奥尔洛夫钻石,并命工匠以它为中心打造了一柄权杖,同时,也为奥尔洛夫送去了许多礼物及豪宅。


据说伯爵为此支付了超过140万荷兰盾,也有说法认为这笔钱实际上是女皇支付的。/它被放置在法杖上,周围环绕着一圈较小的钻石,以金色双头鹰为主题。‍‍


眼见凯瑟琳笑逐颜开,奥尔洛夫还以为他重获了芳心,可还没过几天,俄罗斯女皇这位曾最亲密的知己就失去了在王宫的立足之地。

常言道君心难测,即使是女帝也不例外。凯瑟琳的确深爱过奥尔洛夫,只是这份感情终究无法逾越她对绝对权力的渴望。

后来,奥尔洛夫被排挤出权力中心,离开了俄罗斯,并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昔日浓情蜜意的爱侣一朝陌路,而留下的这颗钻石则从此与权杖、王冠一起,成为了俄罗斯帝国每一位君主威严的象征。




早在人类出现以前,钻石就已深埋地底,或许某一天当人类消失后,它们还将继续存在。然而,并不是每一颗宝石都有机会走进人类的历史,拥有一段美妙又精彩的奇遇。


其实,钻石之所以珍贵,正是因为它遇见过的人、聆听过的故事。只有当人们眼中期待的光芒照进它冰冷纯净的躯体,那一颗颗顽强的石头,才能将亿万年的风霜雨雪化作不朽的生命。


钻石确有魔力,但赋予它魔力的不是神明、不是星星,而是为它停留过的每个人。

小编 | 冰川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点“在看”才不会和小鹿走散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