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投资界,我们常用“华尔街之狼”来形容一些海外激进投资者,但这个称呼,用在卡尔·伊坎的身上,似乎有些平淡乏味了。 而用西毒欧阳锋类比卡尔·伊坎,似乎正合适。福布斯杂志曾描述他为“美国商界最危险的人”。 大多数人会认为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投资者,但数字却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事实上,卡尔·伊坎的长期回报比巴菲特还高出一大截。 据国外研究亿万富翁档案研究网站Billionaire’s Portfolio的统计数据,自1968年以来,卡尔·伊坎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31%。 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内,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为19.5%。 那么,伊坎是如何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超越巴菲特、笑傲整个股市的呢? 盘点暗渡陈仓的“论剑”成名战 卡尔·伊坎的办公室看起来像极了博物馆,木质走廊里挂满了他30年来的战利品。 这些战利品,讲述着美国金融史上的重要故事:一桩桩著名的恶意收购。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发生在1985年的对美国环球航空公司(TWA, Trans World Airlines)的恶意收购案。 所谓恶意收购,是指依靠自身的资金储备先行购入目标企业一部分股票,在取得相当比例的股权之后争取进入董事会,然后对管理层施加影响,最终让董事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手段。 毕竟伊坎并不甘于默默等待股价的上涨,他更喜欢祭出恶意收购的法宝。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任何机构持有某公司的股票超过其流通股总数的5%以后都必须公开持股情况。 在达到这个界限前,伊坎一伙的行动完全神不知鬼不觉。 从1984年9月开始,他们以各种不同公司和身份出现在市场上,不断以小额交易频繁买进环球航空的股票。 此时的每股价格只有10美元。 1985年4月29日,伊坎持有的股票终于超过了5%。按规定他将在10天之内向公众披露其股票持有情况。 此时,伊坎突然改变战术开始疯狂买入,在短短10天规定期内将持股数量又增加了16%。 这期间,华尔街其他投资人也开始跟风买入,股价迅速攀升。 与此同时,伊坎还向媒体吹风称自己只希望用股票换几架环球航空的飞机,不想寻求公司控制权。 这个虚假消息成功将股价稳定在每股15-16美元的较低价位上。 直到5月10日,伊坎正式公开持股情况,并表示将会寻求环球航空的控制权。 此时,股价升至每股17-19美元。5月21日,伊坎承诺将以每股18美元的价格买下公司所有剩下的股票。 到了1985年8月初,伊坎手中已经握有45.54%的普通股;到10月,这个数字达到了52%。 至此,伊坎已经完全控制了环球航空公司。 凭借着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伊坎和他的合伙人们系统而有计划地将环球航空公司的资产如数变卖。 其中伊坎本人获利约1.5亿美元,占所利润总额的80%。 此后,卡尔·伊坎逆袭华尔街,成为众CEO们谈之色变的“企业掠夺者”。 从本质上来说,恶意收购不在于提升公司竞争力,而是刺激股价上扬,从中获利,是“破坏性”的投资。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恶意收购者进入公司后会有一系列的举措,诸如将边缘资产抛售,更换经理人,回购股票来减少流通股数量等等,从而实现股东的权利。 《财富》杂志就把伊坎称为股东权益的保护者:“现实中的伊坎是一个复杂而又多才多艺的人——他精通各种赚钱之道,可能为股东赚的钱比这个星球上的其他任何投机者都多。” 一季度逆势赚近10个点,“西毒”买了啥公司? 伊坎的持仓简单又小众。 根据13f报告,近两年的所有报告期内,伊坎旗下的Icahn Carl C都仅仅持有不到20只股票,基本上可能都是你很少看到过的股票,且近两年从未持有过任何中概股或者类似“FAANG”天团的美股科技大股。 在2022年第一季度,伊坎减持了Cheniere Energy(美国能源公司)、Newell Brands(全球消费者产品和商业产品营销商)和Delek(以色列能源公司)的股份,并增持了Icahn Enterprises LP(伊坎企业)的股份。 本季度伊坎只退场一个位置,清仓了4500万股西方石油(OXY)股票,同时还新进了国际香精香料公司(IFF)64万股股份。 根据Whalewisdom的数据,Icahn Carl C在2022年第一季度取得了9.33%的正收益,而同时期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则下跌13.61%。 不过,伊坎也不是没买过大公司的股票。 比如在2013年8月13日,伊坎宣布首次购买苹果股票。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使没有盈利增长,我们认为苹果应该价值 625美元(拆股调整后为89美元)”,而当天该股收盘价为463美元(调整后66美元)。 伊坎认为,苹果有足够的现金和借贷能力进行大规模股票回购,这可能会提高其股价。 不过,到2016年3月,伊坎已经完全出售了他的苹果股份。他对苹果股票的32个月投资让他净赚了20亿美元。 “蛤蟆功”是如何炼成的 卡尔·伊坎与巴菲特的投资风格完全不一样。 与巴菲特一向坚持的“买股票等于买公司”投资风格不同,伊坎似乎一向是“股票大于公司”,投资风格犀利而激进。 比起巴菲特的“长情”,伊坎更愿意将投资持有数年,而非永久。 他更像是交易员,通常只要盈利丰厚,他就会套现。 我们可以总结伊坎的5个投资特点: 1.低胜率高赔率,玩转风险收益不对称 美国投资人布莱恩·里奇分析了伊坎从 1994 年开始的投资,推断出他的胜率仅为 58%,这几乎等于投掷硬币的结果。 在伊坎过去20年购买的近100只股票中,只有略多于一半实现了盈利。 然而,最终结果的不同之处在于,平均来看,伊坎那些“获胜”的股票所带来的收益(+87%),是“输家”所失去的两倍(-49%)。 伊坎不需要有很高的胜率。 他需要确保的是,他不会在亏损的股票上损失太多,而在获胜的股票上赢得更多。 这就像对冲基金经理、巴菲特忠实信徒Mohnish Pabrai所说的“正面我赢,反面我不会输太多”。 2.在确定会赢的地方集中投资 在集中投资这一点上,伊坎倒是与巴菲特很像。 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你每年只需要一两个好主意就可以致富。” 伊坎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集中赌注变得富有。 最新季报显示,伊坎目前的持仓中,前十持仓占比高达96.04%。 高集中下的高回报也在伊坎的投资组合中得到了体现。 比如在 2012 年至2013年的短短12个月内,他在 Netflix上的巨大胜利获得了 463% 的回报。 3.有耐心 虽说伊坎是典型的激进派,但也不意味着他会频繁做交易操作。里奇分析称,伊坎的平均持有期超过两年。 伊坎也曾在采访中透露了他成功背后的“真正秘密”,那就是他甚至曾经持有一只股票长达31年之久。 “真正赚到的钱是持有公司7 年、8 年、9 年并保留它们......当没有人真正想要它们时,你必须购买它们......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很难做到……当每个人都讨厌它时,你就买;然后当每个人都想要它时,你就卖给他们……这就是我们所做的。”伊坎说。 4.不要害怕冒险或遭受损失 在过去20年中,伊坎有多只股票完全亏损(即跌至零)。然而,这并没有成为伊坎进步的障碍,因为他拥有一系列“大赢家”,而这些大赢家已经弥补了输家的不足。 5.对不断变化的情况保持警惕并调整投资组合 伊坎会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警惕。他对苹果采取的行动就是例证。 尽管他将苹果描述为“不费吹灰之力”和被低估的具有巨大潜力的股票,但他毫不犹豫地抛售了他所持有的大量股票,原因是担心一些全球的政治风险。 这类公司藏有“九阴真经” 在选择公司方面,伊坎最喜欢的目标是被严重低估的行业老牌企业。 伊坎往往将目光投向一些他认为有发展前景的、然而目前运营情况不良好的公司。 所以,卡尔·伊坎介入公司的时候也很早,他会以较低价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并促进公司内部结构调整优化。他习惯将公司的运营管理层“大换血”后,使股价快速上涨。 伊坎会通过要求一些董事会席位来一定程度上接管公司董事会,当他认为企业经营得更好时,他会与公司达成和解。 随着他选择的人进入董事会,并参与公司的运作后,他便开始逐步退出一线。 例如今年2月,在过完他86岁生日后的第二周,伊坎与麦当劳展开了一场围绕猪待遇问题的代理权之争。他对快餐巨头麦当劳采取了猛攻,称他的努力是他对动物权利的回应。 后经麦当劳证实,伊坎已经提名了两名董事会成员。 而继麦当劳之后,如今伊坎又将矛头对准美国最大连锁超市克罗格(Kroger)。伊坎同样计划向克罗格董事会提名两名董事候选人。 白手起家的犹太投机商 伊坎于1936年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在纽约市皇后区长大。他的父亲是犹太教堂的领唱,母亲是学校教师。 虽然父母都不做生意,但或许他天生的生意头脑与他的犹太血统有很大关系。 伊坎也不是金融科班出身。青年时代的伊坎早先在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哲学。 1957年,他听取母亲的建议到纽约大学转攻医学。但伊坎像太多年轻人一样,对医学毫无兴趣的他没多久就辍学参军去了。 在军营里,伊坎展现出了自己的投机天赋,迅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扑克牌高手。 入伍六个月后,伊坎选择了退伍。 伊坎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开始于1961年,彼时他在Dreyfus担任股票经纪人。 初入江湖的伊坎刚开始确实赚了一些小钱,不过在第二年就全部赔进去了,这让伊坎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他开始以惊人的毅力从零开始学习会计、证券分析等基础课程。 1968年,伊坎用在股市打拼来的积蓄在证券交易所成立了一家新的证券公司,专注于风险套利和期权交易。 伊坎擅长数学,套利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最终,这种方法演变成了收购被低估公司。 1978年,伊坎首次尝试对家电制造商Tappan展开敌意收购,最终在该公司被出售后获得了两倍于他最初投资额的收益。 打猎带来的刺激感令他上瘾了。 从那以后,伊坎又与一系列的企业巨头展开了较量,比如环球航空(TWA)、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漫威(Marvel)、狮门影业(Lionsgate)、时代华纳(Time Warner)、雅虎(Yahoo)、eBay等。 “人们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相比于任何其他激进者,卡尔伊坎展现出了在几十年的时间中于多个领域获得成功的能力,”产业观察家、13D Monitor的创始人Ken Squire表示。 “他的身体里流淌着激进主义的血液。如果他选择做一名教师,那他会是一名激进的教师。” 事实上,成为一名激进主义人士也是伊坎幸福感来源。 “我还能做些什么呢?”伊坎说,“坐在一个无聊的聚餐会上吗?”他靠在椅背上,边说边挥舞着手臂。 —— / Cong MingTou Zi Zhe/—— 编辑:慧羊羊责编:艾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