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耒阳二中语文课题组开展“课前个性演讲,提质增效课堂”教研活动

 绿色化学 2022-05-22 发布于湖南

  广纳素材,点亮演讲

耒阳二中语文课题组开展“课前个性演讲,提质增效课堂”教研活动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重视“授”,学生在课堂上只注重积累,往往忽视了训练表达自我,这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课堂中难以得到有效锻炼,大部分的高中学生难以形成严密的思维,也不能快速准确地表达脑海中的信息。基于这一现象,我们课题组致力于开展“课前个性演讲,提质增效课堂”这一课题,旨在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想说、会说、能说,并能将这些收获运用到考试中去。因此在开题会议中,课题组全体成员初步制定了计划,将开展四次教研活动,分别从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运用积累的素材演讲、精准表达、将演讲与考试想结合四个方面切入。2022年5月19日,课题组开展了第二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搜集演讲素材,让学生在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中产生学习兴趣和交际欲望。

本次教研活动在高一年级2124班开展,主讲人为课题组成员付子倩老师。课堂上,付子倩老师采取“播放宣传视频—讨论话题—播放补充视频—整理素材”的环节组织活动。首先,教师播放了“神舟十三回归”宣传视频,学生观看“神舟十三号回归”视频时热情高涨,表现出对热点话题的关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学生围绕“你最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关注的话题集中在航天员的故事和航天员的舱内生活两方面。接着,针对学生关注的话题,教师播放了“王亚平给女儿摘星星”“航天员的舱内生活”等相关视频,学生们积累了视频素材,对航天员有了更多认识。最后教师借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纸质素材,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本次课堂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对本次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吴异彩老师和雷满珍老师认为本次教研活动的优点是环节完整,能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给学生补充相关视频,有针对性。唐小寅老师和李杨梅老师指出,班级讨论时,有个别学生未参与其中,希望教师可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付子倩老师就本次教研活动做了总结,谈了自己的体会。点评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对下一次“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教师所提供的素材,陈述自己的观点”的具体方案进行了讨论,课题组教研活动将持续推进。(图文编辑:付子倩、吴异彩,审核:唐小寅,杨敏)

  各位朋友,感谢你对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支持,阅读后请转发微信群或朋友圈,并点右下角的“在看”,让我们共同传递求真务实做课题研究的正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