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根:奥密克戎的新变体BA.2.12.1,学会了前“毒王”的本领

 陈根谈科技 2022-05-22 发布于陕西

/陈根

近日,又一个奥密克戎新变体BA.2.12.1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
根据进化树分析,BA.2.12.1的出现时间应该是2021年末到2022年初,出现地点大概率是美国,截至4月全球上传的BA.2.12.1序列97%来自美国。
美国疾控中心表示,奥密克戎BA.2.12.1变异毒株正在美国变得越来越普遍,美国疾控中心相关数据表明,目前美国约有五分之一的新冠病例由BA.2.12.1感染导致,在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奥密克戎BA.2.12.1变异毒株引起的确诊病例已经占据新增新冠病例总数的52.3%
BA.2.12.1变种还在英国、澳洲、以色列、丹麦和奥地利被监测到。
516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报告,中国出现首例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2.12.1确诊病患,为境外输入。
BA.2.12.1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其刺突蛋白上2个新突变位点刺突蛋白,是新冠病毒与人体细胞受体结合并进入宿主细胞的重要结构。由于刺突蛋白也是中和抗体和T细胞针对的对象,因此刺突蛋白受到的正向选择压力格外大,变异频繁。
BA.2.12.1刺突蛋白上2个新突变位点分别是S704LL452QL452Q来看,L452Q的完整意思就是刺突蛋白位点452的亮氨酸突变成了谷氨酰胺。其中,452指的是刺突蛋白的位置,两个字母LQ指的是相应的氨基酸。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构成,其中L指的是突变前的氨基酸是亮氨酸,R代表了突变后的氨基酸类型是谷氨酰胺。

图片

 实际上,刺突蛋白L452位置的突变先前已经在许多其他变体中出现过,包括DeltaEpsilonLambda值得注意的是,L452Delta变异毒株最关键突变点位,L452使Delta具有传播优势,而原始奥密克戎毒株则不具备这一突变。作为一种常见的突变,该突变给冠状病毒带来了重要的功能优势——更易附着在人体细胞上。
美国CDC称,美国一些早期证据表明BA.2.12.1BA.1/BA.2有着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和更快的传播速度。奥密克戎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变异毒株,BA.2.12.1BA.2变异毒株的下一代。BA.2传播力至少比BA.130%。据CNN报道,BA.2.12.1的传播力估计比其前身BA.2还要高23%27%
根据北大谢晓亮团队的研究,BA.2.12.1相对于BA.1具有更强的受体亲和力。与BA.2相比,BA.2.12.1对已接种三针疫苗的受试者血清表现出了更强的中和抗体逃逸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