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歌词道尽玉商心酸,残酷的市场现实,让诚信生意渐渐变成了空谈...

 和玉大叔 2022-05-22 发布于新疆

昨天和玉大叔在开车的路途中,听到电台播放初代网红歌手庞龙的一首老歌《兄弟抱一下》其中有一句歌词竟然感受颇深:“兄弟我们都像是,山坡滚落的石子,都在颠簸之中磨掉了尖牙”,这句歌词就像描绘籽料那朴实无华,又经历天宝物藏的成因,也像是人生当中不断磨砺的过程。

再听之下让大叔感觉百感交集。其实在疫情的环境中,很多行业的生意都不理想,玉商群体销售非必需品,更是面临更大的考验。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商业良心方面的,那么玉友有所不知的行业中,有哪些诱惑渐渐磨灭玉商们的诚信呢,听和玉大叔来给您揭秘。

一、自有资金,从“做好货”转型“调仿货”

在过去专业的玉石市场中,常规的做法是各类玉商的销售自己家收原料,送去制作一些货品,最后向渠道进行铺货。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料的价格突飞猛进,非理性涨幅巨大,有许多的玉商不再愿意再把资金拿出来收购货品,那么该如何维持生意呢?行业中大聪明慢慢就摸索出来了一种新“通勤”玩法——首先是在河南通过行业关系调集一批货品,当然这里的货品需要打个引号,大部分是一些仿籽料的专业通货,然后千里迢迢“打飞的”送去和田的直播间。

冒充当地玉商给直播间供货杀价。最早发现这种路子的供应商,在去年收入百万的大有人在,还有更高级的玩法,找一些皮色艳丽的俄籽冒充黄沁籽料,毛孔完全天然效果,销售给直播间大哥们利润可达几十倍,鉴定机构都说不出个“不”字,讲真心话,大家都是同行,看到这样的场景谁能不眼红?这就是对良心的第一道考验。

二、机雕冒充手工雕

从前年开始,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极为特别的降成本歪招,由于近年数控机床精度越来越高,现在市面上不少人物件,通过电脑雕刻已经可以做得非常的复杂立体。于是最初从石佛寺开始,慢慢出现一些所谓的“大师工在线拍卖”,直接拿机雕的货品在表面上稍微做一点手工刀痕,挂上所谓大师证书直接销售,当然,所谓的“大师”只需要花费不足千元在互联网上包装一套虚假的履历,让你能搜索到,就堂而皇之的开始销售“赛博朋克机械大师作”。

机雕的货品无论工艺有多么复杂,工费成本都相当有限,相比较同等级别的手工雕,价差甚至可达十倍以上,如此降成本虽然不会破坏玉石本身的品质,但对不太懂玉的消费者来说,属于一种很初级的欺骗。

三、原产地的在线表演

大叔平时对各种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看的比较少,总觉得里边有营养的内容不太多,但偶尔关注一下同行的动向还是专门去搜索了一番。这不搜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且末地区演变出来两种新型“玉石表演艺术家”,第一类是在当地塔什萨依河里直播“捡玉人”,张嘴就是今天捡到了羊脂白玉籽料,当然他不会告诉你自己并不在和田,靠着表演捡石英石或预先的埋设,“惊喜又艰辛”找到一些所谓的白玉山流水,晚上就放到直播间销售,给人一种天然新鲜之感。

第二种操作更魔幻,直接标明自己是且末山料一手货源,在且末当地直播间专门销售阿料(也就是石英石)染色的“糖白玉”,市场正常售价几万元的糖白原料,在直播间不到千元就可捡漏拿下,当然你想走基地是绝对不可能,就以自己在新疆没有基地,一手矿场价这类话术搪塞即可,想想看有这样的好事,业内同行怎么可能不知道。

实话讲,在巨大利益的面前,诚信经营确实很难坚持,毕竟诚信带来的结果就是又慢,收入又低,坚守初心该如何维持下去?是当下玉商每天都要煎熬的生活现实,玉友们怎么看待这些不合理却又每天重演的现象呢?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