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一年工作总结
2011年是我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学校“十五”改革发展规划,实施“211工程”二期建设,并取得诸多标志性成果的一年。在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和省委高校工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党政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和带动全校教职员工,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全面推动了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学校整体实力稳步提高。
一、国家理科基地总体水平评估为优秀。
2011年11月,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选派的专家组对我校国家理科基地的建设与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全面的评估。专家组对理科基地建设情况非常满意,认为总体水平达到优秀。并经教育部审批,已由试办的基地转为正式投资建设。
(为迎接此次评估,广大教职员工和管理干部严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认真进行自评自查,积极整改,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精心进行教学安排,保障各项教学秩序的优质高效运转。日趋完善的基地建设、详尽的评估材料、严谨的接待工作,也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
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发展,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本着为黑龙江省经济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宗旨;基础与应用结合、医学与药学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的建设模式。??2011年10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实验室研究方向正确,特色明显,面向国家科学前沿,取得的成绩突出,超额完成了建设计划预定的建设目标,达到了验收标准。通过强化凝练科研方向,加强平台工作建设,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庆校区一期工程建设1857人。
2.精品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喜获丰收。获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获省级精品课程4门。中标卫生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19部,其中副主编3部,参编16部。制作完成3部卫生部中标视听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并有4项推荐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
3.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完善。组织编写《临床医学题集》;建立素材库制作平台,建成了有千余张图片的形态学素材库,100余部视听教材在网上实现资源共享。
4.考风考纪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出色地完成了2011年全国专业学位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联考考务工作和校内各项考试工作。
5.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督导工作成效显著。
人文社会科学系在法学专业实行导师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专业兴趣,也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受到好评。
六、学术氛围浓厚,科技创新显著
1.科研成果显著。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实现我省“零”的突破!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标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项,其中重项目1项;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74人、出站24人,获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5人。
4.学术声望和地位不断提高。成功主办多个国际会议,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望和地位。月日揭牌32例;完成心脏移植6例;肺脏移植1例;肾脏移植28例。三院开展的光动力治疗恶性肿瘤、乳腺癌术后一期成形术、术中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及放射性粒子植入、隆突成形术等新疗法、新技术填补了我省的空白。
3.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全年业务总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一院达到8.5亿元。二院突破7.5亿元。三院实现了2.7亿元。四院收入达到8000余万元。
4.医德医风建设继续加强。广大医护人员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袭,积极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九、基本建设及后勤保障发挥了坚实的作用
学生食堂、三栋职工住宅楼、公共卫生学院楼投入使用;一院门诊保健大楼主体封顶;二院研究生公寓启用;学校体育馆建设工程破土动工。
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不断深入
1.加强学生党建成功举办了首届哈医大毕业生供需洽谈会。91.58%,在全省名列前茅。
生物技术学生队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8支获奖,获奖率位居全省各大高校之首。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