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出生地「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故居」 妈祖阁,位于山亭镇山柄村麒山之巅。2006年由时任莆田市委书记袁锦贵倡建,2008年建成。宫庙三面环山,掩映在山林之中,面朝碧波浩瀚的湄洲湾,为兴建中的妈祖城标志性景观。 妈阁风涛,为莆田新二四景之一。 圣阁朝东南坐西北,阁高四层,总高32.3米,取妈祖农历三月二十三诞辰之意,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5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85平方米。 主祀妈祖,神像为木雕,祀神2008年分灵自湄洲祖庙。主要配祀神为妈祖身旁的两位侍女。 正大门对联:“凤阁快登临揽秀木环城长堤报海,麒山堪啸咏仰丰仪在水圣德齐天”;大厅对联:“凤阁凌霄长堤舒两翼,麒山著迹四海利千秋”;“妈祖人文襄四海,中华祭典列三贤”;“赏月时邀佳客至,开轩直放惠风来”;“皓月同圆明两岸,早潮初涨逐千舟”。三楼匾文“妈祖阁”,四楼匾文“国泰民安”,妈祖殿上匾文“神昭海表”。 每年于农历九月初九、三月廿三日举行妈祖升天及圣诞纪念活动,有作道场、祭拜等,供品有五果六斋。 立于台阶之下,凝望妈祖阁,仰面而来的威严之势陡增敬畏。褐白相间的色调古香古色,堪称艺术精品。旁边金顶朱户的庙宇簇拥着,更显庄严。 拾阶而上,两侧的28根石柱整齐排列着,像威武的待卫守护着妈祖阁,让人心生敬畏。 高大的石柱雕刻着妈祖生平诸多扶危救难的故事。28根石柱也寓意妈祖娘娘升天时年仅28岁。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对称美,即中庸之道。妈祖阁以现代科技传承古典建筑特点而建造,总体造型端庄古朴,轻盈而又有动感,兼容传统风格和现代气息。 阁高四层,总高32.3米,取妈祖农历三月二十三诞辰之意,总建筑面积2685平方米,基座面积1568平方米。 阁平面为方形,四角减缺,成海棠状,一楼扩出,环四面为敞廊,二、三、四逐层收进,环周边是凭空栏杆,屋顶为歇山顶,成前后三重屋脊,主脊升高拔起,两端为歇山,主朝向对着湄洲妈祖祖庙。 阁四周的护栏由精雕石狮构成,威严又极具艺术气息。狮头朝外,怒目圆睁,注视着山下一方净土,仿佛替代神灵守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 站在妈祖阁,极目远眺,美景一览无遗。一条跨海大道通向东吴港,带动湄洲湾周边地区经济的腾飞。 另一侧,是富庶的忠门镇。成排的红顶别墅是一道别致的风景,也是莆田人“挣钱起大厝”的精神象征。 朝向湄洲祖庙的海边,是圆环形的祭坛,与妈祖阁通过一座“飞天桥”相连。站在祭坛,眺望湄洲,海风阵阵,海浪轻语,白帆入浪,湄海的美丽目不睱接。 蓦然回首,庄严的妈祖阁依旧耸立在麒山之巅,绿树相掩,蓝天相衬。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妈祖文化已经深入人心,生生不息,也是海峡两岸交流的桥梁。 《妈祖阁赋》 天下名楼,最著者四:滕王、黄鹤,颧雀、岳阳。胜景与绝唱相融,山川因人物增色。或曰此外无楼矣。然则千载之后,闽中海滨麒山之巅,新竣妈祖阁一座,谒者如云,声播宇内,俨然又一传世大观也。 妈祖者,即世传海上女神林默也。越千年而功弥着,世时新而德愈彰。信众多至亿万,恩泽披于四海。溯其先世,忠烈事国,颈岂顽奴砥石;观其族范,诗礼传家,人皆贤良冶心。生而不啼,似嫌世间多悲泪;少有宏愿,只为海上无危樯。窥井得符,始以素行济世;乘席渡海,频于险波救难。挽帆髻以明志,举红灯以照夜。翩翩乎如洛神之渡水,飘飘乎若帝女之御风。履狂涛而无所惧,历九死而终不悔。竟矢志不嫁,寓世凡廿八载。 时维九月,节系重阳。槛菊香浓,秋光正好。纵一苇而凌万顷,登湄峰而别浮生。日下徘徊,仍眷故园之海;云间回首,犹存女儿之心。乡民于羽化处立庙祀之,自是神迹屡显,慈航长降。海宇清而万民仰,香火分而五洲同。郑和使西,盛言护佑之德;施琅平台,极推济师之功。自宋以降,历朝褒封多不胜举,至极而无以复加之。近世战乱,两岸暌隔。枕涛声而分骨肉,望海水而老新妇。四十年后,独信众越樊篱而启直航。春暖冰消,重返犹辨庭树;喜极涕下,相逢疑非故人。赴祖庙朝圣者络绎不绝,和平女神之称传焉。 人事非,女神在;星斗换,百业兴。为彰神德,广布灵氛,主政者于故里麒山倡建妈祖阁。一呼百应,经冬而成。环烟波而临东海,据高岬而瞰广湾。长风万里,潮音时闻。千鸥翔而岸沙白,百帆舞而汀树青。东望浮曦,紫霄腾气;西眺吉蓼,玉带横江。近海观日,犹指抗倭之所;远浦归航,尚传系蓼之舟。感天地之有情,觉造化之无穷。寻迹古港,恍见秋潮卷雪;登舫新渡,遥赏湄屿丰姿。绿锦遍披,桂楼棋布。圣殿掠龙宫之美,山势尽平蓬莱之奇。一水咫尺,可望可即;祠庙相对,本系一家。而今围海筑城,共缔大观,冥然中亦妈祖之佑乎? 而斯阁崔巍,独耸岬端,飞檐流丹,画栋连云。沐灵光而留圣迹,发馨香而驻精魂。更兼漫山苍翠,遍野芳菲;神安人悦,佳景天成。四方至,两岸欢。叙情缘于膝下,望归帆于云间。玉阶摩肩,不问他乡之客;高阁谒圣,皆怀赤子之心。富贵者登临,当思少欲利生;贫弱者登临,咸念慈怀浩荡。得意者登临,可醒荣辱进退;失路者登临,能使添勇知返。举凡心诚,皆有所获。因谓:至德成圣,至善为神。此阁与海天争色,斯神与日月齐辉。若论山川形胜、文采风流,天下可举名楼多矣。倘辩护国庇民、彰善瘅恶,则世间独此一阁也。 时丁亥年秋,莆阳王鸿拜撰。 举报/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