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8日,九江四校实质合并组建成九江学院。
九江学院首届领导班子 图源:李炎生 2004年5月18日下午,中共江西省委宣布九江学院领导班子大会在九江学院主校区礼堂召开。江西省教育厅厅长漆权宣布,万继抗任党委书记,黄保强任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四校合并进入实际性实施阶段。 九江学院由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江教育学院等四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现有“一校两园”,占地面积约3670亩。下设23个二级学院,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附属口腔医院、1个江西省脑血管区域医疗中心。2021年招生的本科专业78个,全日制在校生3.2万余人。 资料来源:九江学院官网 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的办学规模与水平,是一座城市经济与文化发达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也揭示了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十一世纪初的九江四校合并升本,是九江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九江城市建设史上的重要事件。本篇就来讲讲九江百年高校办学史,尤其是九江学院组建的历史。 诞生于西方中世纪的“大学”被引入、移植到中国的土地上,最早发生在清末,一般认为是1891年开办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1861年九江开埠后,西方教育、文化随之传入,第一所西式小学、中学皆诞生于九江。1905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开办的同文书院(今同文中学)增设大学部,次年定名为九江南伟烈大学。南伟烈大学是江西省第一所西式大学,它也标志着那时的九江已成为江西省教育、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 1905年,南伟烈大学(同文书院为其附属中学) 图源:《九江老照片》 南伟烈大学开办了12年,由于一战后经费来源不足,于1917年停办。嗣后因战乱频仍,加之九江经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后逐步衰退,高等教育陷入停顿。 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时间内,九江高等教育并无改善。1958年,“大跃进”风潮席卷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全国各地掀起了开办高校的热潮。1958年1月,在九江师范学校、九江医士学校和九江第一高级中学的基础上,九江地委创办了九江师专、九江医专和九江工专三所专科学校。1959年2月,三所学校合并为九江大学,校本部在九江二中校园内。当年9月,又将“大跃进”中创办的修水大学、武宁大学、永修大学撤并入九江大学。 九江大学是专科学校,学制仅两年,开办有工科、师范科和医科共3科7个专业。由于师资、设备、校舍等各方面条件严重不足,“大跃进”结束后,九江大学被撤销,仅保留医学院并更名为九江医专。1968年,九江医专撤销,九江高等教育再次陷入停顿(见《历史上的今天 · 5月11日 · 九江医专》)。 1959年,九江医专大门 图源不详 197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高校教育恢复正常,九江的高等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1977年7月,江西医学院九江分院成立,1984年更名为九江医学专科学校(九江医专)。1977年10月,江西师范学院九江分院组建,次年更名为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师专)。1985年,九江东方职业大学创办,后更名为九江职业大学。1986年,九江教育学院成立。1994年,总后勤部创办的解放军企业管理学校升格更名为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财专,见《历史上的今天 · 4月27日 · 九江财专》)。 九江的这些专科院校,其办学规模和水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表现不错,之后就尽显疲态,远不如周边其它省的地级市,也不能和本省的赣州相比。很多城市都已开办本科院校,而九江的高等教育却在原地踏步。 1995年,九江市政府启动升本规划,计划将九江师专独立升格为综合性本科九江师范学院。数年内,工作却毫无进展。这是由于九江师专的校园面积和在校生规模等硬件条件远远不能达到本科办学要求。 九江师专图书馆 图源:《九江市人民政府志》 1998年,市政府再次启动升本规划,准备以九江师专为基础,合并九江职大和九江教育学院,共同建立九江师范学院。当年12月,该计划经江西省政府批准,向教育部申报,结果未获批准。 一年后,申本计划推倒重来,这一次的挂帅学校换成了九江财专,九江职大被剔除,纳入了九江医专,成为四所合并,新成立的学校名为九江科技学院,后改名为九江学院。之后的申本工作进展迅速,2001年9月,教育部评审通过,2002年3月,教育部批准同意,12月,省政府批复同意。至此,九江第一所本科院校申办成功。经过一年多的协调完善,2004年5月18日,九江学院领导班子组成,并校工作全面展开。 最后说说,为什么会出现申本计划大更改的情况,为何九江师专的主体地位被最晚升专科的九江财专替代? 一方面是因为原来的升本计划存在着严重的规划短视和投入不足等问题。师专、职大、教育学院当时的规模都很小,拼拼凑凑并不能满足升本要求。办好教育的基础是财政投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九江经济发展最糟糕的几年,允诺的校园扩容和资金投入并未到位。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看来,这样的申本只是个计划而已,并未达到实际的硬件条件。 1998年,新一任市政府在此启动升本规划,计划以九江师专为基础,合并九江职业大学和九江教育学院,建立九江师范学院。当年12月,该计划经江西省政府批准,向教育部申报,结果未获批准。 九江财专校门 图源:李炎生 与此同时,九江财专却在时任校长黄保强的带领下,借着高校改革扩张的东风,步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他以办企业的方式大胆改革高校办学模式,数年内财专等办学规模连续翻番,其超常规的发展,甚至被高教界称为“财专现象”。 1998年,我国实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大批军队、部委院校被下放到地方,九江财专亦在其列。为了使财专顺利转入地方,总后勤部在学校建设、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助,为九江财专成为申本的主体做了很多工作。 结果,就是必然。计划的变更使得申本工作顺利完成,主体的变更也使得某些干部教师长期以来心怀芥蒂,那些事儿,就不是本篇所要讨论的。毕竟,用了一百多年,九江总算是又有本科大学了。 九江学院南校门 笔者摄于2022年4月 ![]()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