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自主分化、新能源强势,静待供给改善
2022-05-22 | 阅:  转:  |  分享 
  
1.乘用车:自主有分化,新能源强势增长

2021年初至今,受缺芯、疫情反复、俄乌冲突、限电等影响,汽车行业运行承压。2021&2022Q1,乘用车销量分别为2015万辆、492万辆,同比+4.4%、-4.5%。其中,新能源销量分别为299万辆、107万辆,同比增加169%、145%,各家车企在缺芯背景下,对新能源车型优先保供,加上特斯拉和新势力销售持续超预期,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到2022年3月,渗透率已达28%。

分品牌看,德系、日系受缺芯影响较严重,加上长城、吉利、比亚迪、长安等推出的新车型销售表现亮眼,自主份额提升显著。

1.1整车:特斯拉领先、自主有亮点,新势力盈利改善

销售端:2021年,整车端竞争持续激烈,车企的盈利改善需要通过产品结构不断向上突破,同时提高控本能力。比亚迪、长安及广汽的自主新车型,销售表现亮眼。比亚迪垂直一体化供应链优势凸显,缺芯影响相对小加产能爬坡放量,销量增长超70%。

随着ModelY国产化放量,特斯拉继续领跑行业。新势力从2021下半年起,销售快速起量,全年增幅100%-280%。

业绩端:收入方面,新能源企业增长强势,业绩端,受缺芯、涨价等影响,除特斯拉利润大增665%,广汽、上汽有改善,其余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费用率:随着新车型不断上市及销量爬坡,新势力前期投入开始转化,费用率下行较明显。



单季度:2021Q4,行业缺芯有改善,各家车企均有改善,受大众影响,上汽Q4环比增长40%。2022Q1,天津、广深、吉林、上海、苏州等地因疫情影响,叠加春节假期、俄乌冲突等因素,芯片、线束等核心零部件供应不稳,影响车企产销,多数车企环比销售负增长。盈利上,四季度原材料价格有一定幅度下行,一季度产销量提升放缓,自主车企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部分车企毛利率有改善。在外部大环境的压力下,2022Q1车企也不断强化费用控制,费用率下降进一步提升车企盈利水平。

为应对原材料、缺芯、电池的涨价,2022Q1,部分车企对旗下新能源车型陆续调涨车型价格,涨价幅度4000元-4万元不等。其中特斯拉涨价最多,年初至今已累计涨价2.4万元到3.6万元。

1.2经销商:业绩表现分化,22H1预计受疫情影响较大

受行业销量结构影响,板块业绩表现有所分化。由于2021年以来豪华车市场销量表现持续优于中低端市场,对应豪华品牌经销商的业绩表现整体优于自主及中低端合资品牌。2021年,重点公司广汇汽车、永达汽车、中升控股、美东汽车的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为0%、14.3%、17.9%、16.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53%、50%、55%。(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重卡终端需求自2021Q3以来持续疲软,景气度低位运行,客车销量平稳。根据中汽协数据,3月重卡、客车行业销量分别为7.7、3.8万辆,同比-66.6%、-27.9%,重卡销量自2021Q3以来持续低位运行。展望未来,国六切换影响逐渐弱化,二季度后销量基数降低,叠加潜在后疫情需求修复+基建释放,行业销量有望逐渐启底。

重卡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趋势明显。销量结构方面,重卡行业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趋势明显,3月纯电、燃料电池重卡销量分别为1731辆、244辆,新能源渗透率2.6%,环比+0.7CPT,Q1新能源销量4960辆,渗透率2.1%,环比-0.5PCT,整体提升趋势明显。双碳背景下,车企对于纯电动重卡不断加码,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2.1重卡板块:2022Q1行业企稳,板块盈利略有提升

2021Q3以来,受销量滑坡的影响,板块收入、利润整体承压,毛利率&净利率均处于低位运行状态。2022Q1随着行业销量企稳,板块盈利能力略有提升,后续仍需关注后疫情下的复工进度与基建需求释放。

2021年,重点公司中国重汽、福田汽车、江铃汽车、中集车辆、一汽解放营业收入分别同比-6%、-5%、6%、4%、-13%,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45%、-3373%、4%、-20%、46%,其中福田汽车2021Q4业绩下滑较大,由于剥离北京宝沃影响所致。2022Q1板块业绩略有回升,环比营收分别5%、21%、-26%、1%、4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4亿元、1.9亿元、1.2亿元、4.5亿元。

毛利率方面,重点公司中国重汽、福田汽车、江铃汽车、中集车辆、一汽解放2021Q4毛利率环比-1.4PCT、-3.8PCT、-4.8PCT、-1.2PCT、6PCT;2022Q1毛利率环比+1.4PCT、+4.8PCT、+0.5PCT、-1.9PCT、-9.9PCT。除一汽解放21Q4由于费用改列有所波动外,板块整体趋势与销量基本一致。



2.2客车板块:行业景气度不高,企业盈利压力大

疫情波动、原材料及运费涨价致使板块21Q4-22Q1盈利能力下滑,后续关注疫情复工后的运输需求恢复进度。

2021Q4,重点公司亚星客车、安凯客车、曙光股份、中通客车、宇通客车、金龙汽车营业收入环比+2.8%、-14.9%、-2.2%、30.9%、-2.8%、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1.7亿元、-2.7亿元、0亿元、3.5亿元、-3亿元。由于客车行业景气度仍处低位,叠加原材料及运费上涨,板块业绩整体承压。

毛利率方面,重点公司亚星客车、安凯客车、曙光股份、中通客车、宇通客车、金龙汽车21Q4毛利率环比+10.1PCT、+4.1PCT、-8PCT、+0.6PCT、+0.3PCT、-1.5PCT;22Q1毛利率环比-3PCT、-9.2PCT、+22.7PCT、-0.5PCT、-6.2PCT、6PCT。(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021年初至今,出口运费上涨、钢、铝、铜、塑料粒子等大宗价格持续走高,零部件企业除受核心客户缺芯扰动外,车企降本诉求及原材料大幅上涨的趋势下,盈利能力受考验。汇率端,人民币升值不少,对于出口较多的企业,汇兑损失影响不小。

3.1轻量化:赛道高景气,铝价大涨影响企业利润

新能源销量高增,行业变革趋势明确。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特斯拉和新势力等通过一体式压铸,革新整车前后防碰撞结构系统的设计,对整个车身的结构设计进一步集成和简化。轻量化渗透提升叠加三电系统、电池托盘、后底板等一体化压铸方式带来增量订单,行业内公司订单持续超预期并开始重资产投入抢占市场。

业绩端:2021年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近170%,板块内新能源相关业务占比高的公司收入高增。

原材料成本中,相关公司用铝占比在30%-80%。2021年,铝价从1.5万元左右,最高涨至2.5万元左右,涨幅约70%。零部件和车企之间虽有调价机制,但谈价幅度不定,价格补偿时间滞后,当期毛利率下滑明显。

费用端:顺应行业趋势,行业内公司订单需求旺盛,随着新项目新产品的落地,研发投入普遍提升。随着产能释放,收入增长,规模效率及加强控费的带动下,各家销售及管理费用率都有一定的下降。

分季度看:特斯拉产业链核心公司拓普集团、旭升股份,跟随核心客户放量,收入规模逐季快速提升。文灿股份2020下半年起,从材料、模具、设备等进行大型一体化结构件产品的研发,新能源相关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已在6000T压铸设备上完成半片式后地板的试制,试制产品在客户端也实现安装下线,前沿布局进展领先。

2021Q4,铝价大比例下调,考虑库存周期,以及部分价格补偿体现,2022Q1的成本端压力稍缓解,毛利率水平环比提升,净利率也有一定改善。



轻量化大势所趋,一体化压铸技术成熟度逐渐提升,不断新增车企加入布局,行业景气度高,零部件公司订单火爆,产能吃紧,纷纷借力融资用于产能扩张及设备采购。随着订单和产能的释放,未来收入端增长可期。

3.2智能化:德&日系产业链缺芯冲击大,新车智能化配置不断提升

从数据看,大众、丰田等受缺芯影响相对严重,年度产销表现低预期,部分新车发布也有推迟。分季度看,2021Q2缺芯较严重,月度数据环比下行,2021Q3刚有好转,马来西亚受疫情影响关停部分工厂,芯片供应再受扰动,直到四季度才开始改善。2022Q1,春节假期、天津、广深、吉林、苏州等地疫情影响,大众、丰田又有部分工厂停产或者减产,供给再受压制。特斯拉虽也受缺芯影响,受益新车型国产化及产能释放,销量高增。

梳理各家车型情况,特斯拉、新势力、比亚迪等车型推出节奏加快,且新车智能化配置不断提升,相关零部件新订单单价提升显著。

星宇&科博达&合兴:深度绑定大众、日系,2021两大主力客户缺芯严重,叠加原材料影响,业绩增长受影响。

继峰&中鼎&保隆&均胜:海外业务占比高,疫情、国外区域稳定性扰动盈利。2021年,前三家海外业务改善较多,业绩增长好。此外,三家公司分别在座舱、空悬、ADAS等方面均有斩获新势力等车企新产品定点。

欣锐科技:深度合作比亚迪、极氪、小鹏等,实现高增长。

德赛&华阳:智能化核心标的,高增长延续。

盈利上:各种原材料价格均大涨,毛利率下行是行业大趋势。净利率,部分企业费用控制较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成本端压力带来的利润冲击。

智能化赛道,景气高,产品不断升级,新方向新项目不断,大多数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3.3电驱动:行业扩容,第三方公司迅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普及为电驱动市场带来巨大空间。主流的驱动电机功率在20kw200kw,对应的电机和电控单体价格也从1000元以下到4000元以上不等,一方面随着销量提升和技术的成熟产品价格将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A级及以上车型新能源加速渗透也将带来高功率产品出货比例的提升。若以电机、电控和减速器三大组件平均价值7500元来粗略估算,2021年国内乘用车电驱市场规模约为224亿元,全球约为467亿元,到2025年国内乘用车电驱市场有望超过600亿元,全球市场有望达到1200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速可达30%。在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第三方供应商入局电驱市场,并陆续斩获新势力等车型配套。

行业高景气,板块公司营收大幅增长。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大涨,芯片供应紧张,成本上升影响企业毛利率。

规模效应+补贴影响,2021年,不少公司净利率改善。2022Q1,行业再受外部环境冲击,单季度经营环比下滑,利润率有波动。

3.4细分龙头:新能源相关增长较好

2021-2022Q1,乘用车产销一般,细分龙头在各自赛道份额不低,收入增速受大行业影响增长一般。部分公司受新能源、新产品放量拉动,收入实现高增长。

福耀玻璃:资产全球布局,连带受汇率、成本涨价等影响。在欧洲收购的SAM整合仍有待改善。

双环传动:2021,新能源客户放量,产能释放、业绩拐点,利润大增537%,2022Q1延续高增长。

内饰件-华域汽车&一汽富维&岱美股粉&常熟汽饰&新泉股份。其中,新泉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且产能利用率及单车价提升,2021&22Q1增速向上。



精锻科技:绑定大众,受缺芯影响重。

热管理-三花:热管理道景气,行业竞争加剧,参与者增加,盈利受影响。

高压线束-沪光股份:核心客户大众拖累盈利,新能源相关重点客户放量带动收入高增。

3.5商用车相关:乘用车业务放量,缓冲行业下行压力

受商用车行业销量滑坡的影响,板块2021下半年的订单需求环比呈下滑趋势,政策扰动影响边际弱化,叠加潜在的基建需求,静待行业订单修复。从销量结构看,新能源、AMT重卡仍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结构性需求有增长。

原材料价格、海运费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板块的盈利承压,业绩表现分化,潍柴动力受商用车行业影响显著,其余银轮、隆盛、菱电电控受益于乘用车增量业务对冲,业绩表现相对平稳,威孚高科由于投资收益(博世汽柴+中联电子)带动,业绩显著跑赢行业。

归母净利润,2021Q4威孚高科、银轮股份、隆盛科技、潍柴动力、菱电电控分别环比8%、-88%、-6%、-8%、-60%;2022Q1分别为7.4亿元、0.7亿元、0.3亿元、10.5亿元、0.4亿元,环比+65%、+1409%、+9%、-22%、+140%。

毛利率方面,2021Q4重点公司威孚高科、银轮股份、隆盛科技、潍柴动力、菱电电控环

比19PCT、0.3PCT、-6.3PCT、0.2PCT、1.4PCT;各公司2022Q1毛利率环比-18.6PCT、-0.5PCT、2.1PCT、-1.9PCT、5.3PCT。

2021年,我国两轮摩托车销售1785万辆,同比增长13.8%。>250ml跨骑式两轮摩托车产销32.4万辆和33.3万辆,同比增长59%和66%。2022Q1,行业完成摩托车产销409万辆和411万辆,产销量同比下降12.5%和13%。

春风动力高端化的布局成功(大排量摩托车爆款+海外市场扩张),销量、收入均实现高增长。



受疫情反复、海外市场波动,叠加海运费增加、原材料成本上升、关税豁免到期影响。2021Q4-2022Q1,单季度营收分别为春风动力(21.7亿元、22.6亿元)、钱江摩托(8.6亿元、9.3亿元);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春风动力(0.9亿元、1.1亿元),钱江摩托(-0.4亿元、0.3亿元)。成本端压力影响利润增速。

随着国内摩托车休闲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娱乐休闲为主的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潜力充足,2022Q1虽然受疫情、海外影响短期扰动,未来市场高景气度仍有望持续。

复工比例不断提升,终端消费持续改善。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吉林正在加速恢复生产,同时上海也在边际改善。从4月30日至5月5日,上海首批660家重点企业复工率从80%提升到90%,两批次180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已超过70%。产业链供应的改善带来终端销售的复苏,自4月第二周以来,乘用车周上险量持续提升,新能源车保持同比大幅增长。

机构持仓已大比例下行,成本端压力稍缓解。2022Q1,受缺芯、疫情、俄乌冲突、成本上行等影响,汽车产销数据一般,企业经营承压,公募持仓降至2.47%,环比减少0.92pct,减仓近30%,部分个股持仓市值减半。从2021年初至今,原材料价格、运费等大幅度上行,对企业盈利持续产生较大的冲击。从动态数据看,经历Q1的一轮大涨,3月中下旬至今,铝价从高点回落近20%,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一些企业成本端的压力。

截至5月6号,申万汽车板块整体PE为35倍,位于近五年历史的60.1%。汽车零部件子板块PE为33倍,位于近五年历史的36.4%;乘用车子板块PE35倍,商用车子板块PE为-78倍。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4136y...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