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解析︱长沙某湘江大桥控制网复测

 gfergfer 2022-05-22 发布于辽宁

1

 项目情况 

项目位于长沙城北,经过XL洲跨越湘江,主桥为主跨300m的独塔斜拉桥,设置有过渡墩与辅助墩,主桥其余部分为165m的连续钢构、72m的钢箱梁等结构。每岸均有4条匝道与两岸现有道路相连,主要形式为连续梁简支梁等结构。

项目自江中划分为东、西2个标段,本项目部负责东岸标段。

图片

2

 交桩 

在2020年12月底进行了交桩工作,两岸都有点,分布比较合理,交桩控制点最高等级为三等GPS点、三等水准点,两岸进行了跨河水准,除此之外还还有部分四等点,只是现场发现部分交桩点已经被破坏。

观测方案及过程还提供了测量技术报告,报告中对测量方法、仪器、人员、过程、结果都有非常详细的描述,非常专业。

以下是勘测单位提交的勘测技术报告部分截图(电子版)。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上次见到这类专业勘测技术报告,是在张家界的一个市政项目,当时该项目是由于张家界特殊地形条件、无法按照常规方法测设平面控制网,业主提供了勘测技术报告。
下图为现场交桩部分照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交桩后,监理要求尽快完成控制网的复测,且东、西两岸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复测工作。根据交桩成果,完成线路计算后,将控制点展如cass中,如下图。

图片

3

 控制网复测的目的与思路 

业主催的比较急,监理要求在交桩半个月后完成控制网复测,计划元旦过完后即开始复测。

人员情况:算上我自己总共3个测量人员。项目部还未成立,有其他的部门负责人,但临建队伍已经进场开始干活了。

设备情况:2台中海达V90,再没有其他设备了。

天气情况:这个时候的长沙还是比较冷,有时会下雨,有时雾霾也挺严重。

后期经过两岸项目部的考虑,还是两家分开各自搞各自的复测,这样一来,原本打算借对方项目部的GPS测静态、水准仪测高程的想法就泡汤了,两岸人员也没办法共用,只得临时另外再想办法。

复测思路:

目前项目部还在临建阶段,人员、设备都不齐全,项目最近半年的工作较为简单:临建、栈桥、桩基,都是测量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内容。但是,桥梁上构设计连续钢构、预制箱梁、钢箱梁等多种结构,且与主桥为斜拉桥相接,应建立高精度的控制网以服务上构各种测量工作。重要的是,对岸项目的施工单位是大名鼎鼎的中交二航局,他们的要求,应该是比较严格,各种测量工作也非常专业。

设计交桩的点位分布基本能够满足当下工作,现在也没有足够的条件一次性把精密控制网布设到位。

因此,最终双方商议,分两步开展控制测量工作:本次的复测主要是复核两岸控制网有无大出入即可;后期根据施工和现场条件,再布设用于上构测量的精密控制网,这个控制网应该在桩基施工结束前完成。

4

 平面控制网复测的方案与实施

复核交桩控制网有无大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GNSS静态网。使两岸控制网在一个系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对岸的控制点与本岸控制点联合作为起算点,来复测本岸控制点,双方如果都是如此,则可确保连接无问题。

既然交桩最高等级为三等,咱也按照三等网开展复测,办法就是采用GNSS静态网了,借了4台中海达V90。

部分点位远离施工区域、或者有点点位已经破坏,本次不予复测,选择对岸的2个三等点、本岸的1个三等点作为GNSS静态网的起算点,进行2轮即完成了全部复测工作。

人员方面,由于临时增加了1个人,这样能够架设基座的测量人员包括我已有4人,最终在劳务队借调两位民工,民工所守点为固定不动的三等起算点,架设、量高等都是测量人员操作。但是考虑电池保险起见,还是告诉了两位民工如何开关机,并告诉他直到最后听见“开始记录”再回报一次电话给我确保正常观测(2人不会玩微信)。

由于6个基座也是借的,观测之前忘记检查对中和气泡了,但在我架设三个点的过程中基座均没有发现异常,只是有一个队员告诉我偏了很多,后面仔细询问才得知,是圆气泡和管气泡差很多,还好。

仪器在观测前一晚已经安排全部调整为静态模式,各种参数也按规范设定好了,量高板只有4个,干脆全部统一量高至线圈中心。

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外业观测从下午3点开始,到晚上7:30才收工,外业观测比规范的时间长了那么一点点,选择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90分钟,因为轮数不多,可靠性更为重要。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外业观测为顺利,内业计算数据情况也很好,选三个点作为起算点,点间精度也比较好,三等毫无压力。

图片

图片

5

 高程控制网复测的方案与实施

首先,高程控制网这次没有进行跨河水准联测,原因一是目前仪器数量不够(仅有一台徕卡0.5秒全站仪),二是直接跨越湘江长度至少1500m,难度还是有的,但目前天气情况实在不是不理想,雾霾有点大,三是前期是基础施工,还是留在与平面精密网同步一起搞吧,本次设计单位已经进行了跨河联测,且与测量人员私下沟通得知数据情况都还是比较好的,可以放心使用。
这样,只需要测量一下本岸的陆地水准,还是比较简单的。到岳阳项目借调了一台Trimble dini03数字水准仪,测起来还是很爽的,仪器几乎就是全新,如获至宝。
本岸点除了有一个三等水准点离施工区约1km外的河边,其余点基本都在施工范围内主道路上,测量起来还是比较友好,按照规范正常观测即可,比较省心。
观测前还是不忘快速方法测一下i角。

图片

图片

图片

观测还是按照交桩的最搞等级--三等水准来观测,按照规范来操作就好,一般测出来的不会有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观测前仪器根据规范设置好参数就行,模式设置为BFFB,往返测时不设置新路线。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现场视距的控制,还是老办法:走步子,但有时候还是会数错。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这台仪器在视距90m观测没有问题,再远就没有试过,全路线往返7.3km,观测时间是全上午 下午2个小时全部完成,速度还可以,精度满足三等没问题。
图片
平差结果也是比较好的。
图片

6

 最后的思考 

这类小型控制网简易的复测是较容易实施的,两三个人就可以开始做,总共算下来外业观测时间不到两天半。但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①基座没有在使用前检查、校正
②准备工作略显不足,如量高板没有准备好、没有打印标准记录表格、基座 连接头也不够等等问题
③仪器的提前准备不足
但是,本次复测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作用主要是检验交桩控制网有无大变形与漏洞,经过复测高程最大差值也有近20mm,还是比较大的,也应当对两岸进行一次联测,本次没有做,下次则是重点。
下一步的计划,应该在中间的洲、两岸重新加密高精度平面、高程控制网,做法应该是三角网和跨河水准 几何水准,精度应该不会低于三等,那时既要确保两岸的统一,相对精度也要足够的高。重要的是,那时候才有足够的条件来实施高精度控制网的布设。
到时候再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