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多么优美的诗句,眼前仿佛出现一幅唯美而又凄凉的画面:仙鹤长鸣声响彻殿前丹墀,在辉煌的楼阁上跃跃欲舞。 翻阅史料之后,发现这句诗原本出自南朝宋时期著名文人鲍照所写的《舞鹤赋》。此赋以时间为线索,描写了仙鹤降落到人间后所见到的悲凉景象。仙鹤美丽而高贵,本在山间自由生活,最终却不幸被人所束缚,从而便开始了悲凉无限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哀。 据悉,北宋书画家米芾曾在56岁时写给皇帝赵佶一篇《舞鹤赋》,其用笔精到,点画刚劲,章法自然,可谓是笔走龙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堪称米芾的巅峰之作。其原迹本藏于宋皇室,后辗转藏于元皇宫,元文宗曾任命“奎章阁”鉴书学博士著名书画家柯九思,鉴定此篇。柯九思评曰“空前绝后”。 《舞鹤赋》为米芾所书的行书的神作,其不同于一般的行书,因为此篇米芾将行书写出狂草之势,无论是用笔、用墨还是章法都有迹可循,大气磅礴,令众人叹为观止。很多网友表示这是一幅难得一见的佳作。 《舞鹤赋》自古是描述仙鹤的最好文赋。米芾在其晚年之际,亲自书写这篇文学精品,献给宋徽宗,可见其用心良苦。因为失传已久,后人只能凭想象揣测其风采。国內有关米芾研究的专家做过调查,无任何人知道《舞鹤赋》。这次《舞鹤赋》突然重现书坛,令人十分震惊。 经过不断的研究讨论,有不少书家认为这是一件明清时期仿制的伪作,理由是点画粗率,扁薄,略显刻板和拖沓,不似米芾书法之严谨险峭。甚至有人认为,此作品章法平淡,且多处有断接之感,气息低俗,与米芾的书法相差甚多。 但是也有人认为,米芾写这幅书法的时候已经56岁,按照米芾终年58岁来算,也许当时就已经在病重期,笔法上的不足,也有情可原。 其实从这件作品的书风特征来看,的确与米芾其它作品多有出入,真伪难辨。但是不管是不是真迹,能用行书写出这样气势恢宏的作品,仍然令人震撼。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件作品当属难得的书法精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研究。 《舞鹤赋》书法欣赏 你认为这篇《舞鹤赋》是米芾的真迹吗?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一起讨论吧! 完 |
|
来自: 坎坎坡坡 > 《米芾书法集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