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608期——李益(唐)《喜见外弟又言别》

 郝人读诗词 2022-05-22 发布于河北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608期,书写李益(唐)《喜见外弟又言别》。

原文: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释文:

战乱之中离别,屈指算来十年。如今一朝相逢,表弟已经成人。问姓顿感惊喜亲切,道名忆及儿时面容。别后有多少世事变迁要说?直说到黄昏传来阵阵晚钟。明天又要踏上西去巴陵的征途,你我之间又要相隔多少重秋山?

作者:

李益(约公元750年—约公元830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唐代诗人。

出身甘肃李益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

解读(郝乙):

相遇的、相见的、相知的,多少过往人,都是曾经事。不说往事猖狂,且说今日相见,你我已足矣。

解读(孟艳云):

十年离乱,不期而遇,又要匆匆话别!人生的聚散离合,就宛如沧海桑田一般,尤其是还有“安史之乱”这样的大背景。惊喜,感伤,与依依惜别都汇集到这一首诗中,在这里我们能看见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的感慨,也可以看见杜甫“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哀愁。

本期书写作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师承河北名家牛逍先生,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张长义(四川乐山、1959年),字常宜,号宜斋主人,退役军官,四川乐山市天开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陈永强(广东惠州、1973年),字俞秀,广东惠州,自幼喜欢书写,爱好文史,现为书法培训者。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诗词和书法的结合,实现了文化传承的记录载体,使中华文化成为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

信息技术和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毛笔这种书写工具,在近几十年中逐渐退出实用书写工具的历史舞台,成为艺术范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毛笔书法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重新进入了课堂,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重新拿走毛笔,书写毛笔字。

书写经典网络展,就是顺应这种历史潮流,邀请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共同书写历史经典诗词,让中华诗词以书法形式重新展现在网络中,为诗词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郝乙

姚淑芳

张长义

陈永强

刘国华

陈长水

姚淑芳

刘国华

郝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