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从来不缺乏优秀的男子。“巾帼不让须眉”,女子同样出彩,要是抽出代表,我想定是“武有穆桂英,文有李清照”。 人物介绍 不过我们要深入了解的是文学代表——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与蔡文姬、上官婉儿、班昭并称“古代四大才女”。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家境优渥,父亲更是拥有大批的藏书,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给李清照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而后又因为曲折的生活经历,使她的作品更加特色鲜明。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或许我们对李清照本身不了解,但她的许多诗句却是千古流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让人惊叹这位女子与生俱来的天赋。 李清照的家庭环境用现代语言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摘自百度百科);出嫁后丈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学者;少年时代又生活在繁华的京都……这样的人生确实精彩。 但不知是否是天妒红颜,晚年的李清照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先是国破家亡,而后丈夫逝世、文物丢失,最后再嫁匪人、又经离异。尽管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李清照也没有就此消沉,反而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为后世留下更多优秀的作品。 ![]() ![]() ![]() ![]() 李清照虽然是婉约派的词人,但是她也不乏有豪放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说到豪放,自然要提到大文豪苏轼了,这两人看似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关系非同一般。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而且李格非坚决维护自己老师,无论是学术还是政治上的主张。因此,李清照这位常年被贬官的“师爷爷”,尽管没有真正教导过她,但在自己父亲的言传身教中也多多少少收到苏轼风格的影响。 在词坛上大显身手的李清照在生活上也是一个内心细腻的女子。她会想念外出的丈夫;会用诗词向丈夫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就是这样有了一个著名的故事: ![]()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 赵明诚“负笈远游”,李清照深深地思念她远方的夫君。于是在重阳节这天写下《醉花阴》这首词寄给自己的夫君,以此表达相思之苦。 收到词的赵明诚比试心大起,耗费三日创作出几首词,又将妻子这首混在其中,请来友人鉴别哪首是佳作。仔细研读后友人毫不犹豫选择了李清照的这首。这件事很快传了出去,赵明诚尴尬的同时赶快回到爱人身边。 主要成就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来自百度百科) ![]() 在我看来,李清照不仅是才女子,更是勇敢的女子。在失去丈夫后,一度陷入巨大痛苦中的李清照遇到了如光般的张汝舟。于是李清照不顾周围人的闲言碎语,毅然选择再嫁。 原以为是过回甜蜜的日子,却没想到张汝舟只不过是想获得她手中的金石文物,同时施以家暴。忍无可忍的李清照与他结束这段荒唐的婚姻。要知道,古代女子休夫是极少见的。但李清照做了,这不就是一个女子的勇敢吗? 喜欢李清照的诗词,喜欢她的处世风格,洒脱自由,永远做自己!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人物风采 故居 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