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化盛宴系列的文化修复推文,不知道大家看过瘾了没,这期推文小编为你们又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古建筑。 小编先放几组照片,让大家感受一下古建筑的魅力吧。 古建筑之美 ![]()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楼高望不见, 尽日栏干头。 ——魏晋·无名氏 《西洲曲》 ![]()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唐·李白《夜宿山寺》 ![]() 朱楼高百尺, 不见到天明。 ——唐·崔道融 《月夕》 ![]() 东邻起楼高百尺, 璇题照日光相射。 ——唐·白居易《劝酒》 ![]() 小编小编,看到这些古建筑,我不禁想到了《诗经》中描写周代宫殿建筑的诗句“如跋斯翼,知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 飞。”在古人心目中,他们非常自然地把建筑造型与飞禽联系在一起。我想,这或许就是古建筑的魅力吧。 古建筑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 ![]() 嗯嗯是的呢,我们可以从古建筑中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习俗爱好等,这对我们当代生活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啊,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一旦损毁,文物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然而在今日仍然存在着古建筑被损坏的事例,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小编我整理以下几个例子。 ![]() 湖北武当山 01 ![]() 武当山文物管理部门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将遇真宫使用权转让给-家私立武术学校,埋下安全隐患,招来一场大火,使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重要宫庙几乎烧毁贻尽。 火灾起因:大火系因遇真宫大殿东侧厢房原住人员搭设照明线路及灯具不规范,埋下事故隐患;现居住人员疏忽大意使用电灯不当,导致电灯烤燃他物而引发的火灾事故。 02 ![]() 2009年12日清晨4点,明代古建筑拈花寺内一座西配殿起火,过火面积达100多平方米。该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石桥胡同内。府右街、西直门等消防中队经6小时将大火扑灭。拈花寺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火灾起因:电线短路引燃室内可燃物。 重庆风雨廊桥 03 ![]() 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分为桥、塔、亭三部分。濯水古镇风雨廊桥桥身为纯木制结构,建筑材料之间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直套斜穿,结构牢固精密。桥建有三层塔亭,两侧有约百扇可自由开合的雕花木窗,桥内摆放有红漆长凳。 2013年11月28日凌晨,重庆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发生火灾,桥面以上部分的木质建筑被完全焚毁。据悉这座廊桥被誉为“亚洲第一廊桥”,规模宏大,装饰精巧,这把无名之火烧掉不仅是一座精美绝伦的古桥,也烧出了散布在中国各地众多古建的保护之惑。 湖南通道 04 ![]() 通道县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通往中国大西南的要道。历史上,通道县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 2012年2月13日15时许,湖南怀化通道县原生态侗族村寨独坡乡新丰村、骆团村发生房屋火灾,烧毁房屋70余栋,导致500多人受灾,无人员伤亡。通道境内侗族古建筑沉淀了深厚的侗民族文化,代表了侗族建筑的至高水准。2011年8月,该县曾讨论通过'湖南通道侗族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四川资中 05 ![]() 2012年5月18日晚6点20分,资中县状元街数间古代建筑燃起熊熊大火。火灾发生后,在当地消防、民警、群众的联合扑救下,火势很快得到控制。位于火场附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资中文庙在此次火灾中并未受损。但一名3岁的男童在火灾中不幸身亡。状元街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因历史上曾出过南宋状元赵奎和清代状元骆成骧而得名。 火灾起因:据目击者猜测是屋中的电线老化引起的火灾。 ![]() 古建筑大多采用木构架,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易发生火灾、易造成蔓延、易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在大火面前显得极其脆弱。 据统计,2009年以来,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343起。其中,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居首位,占总数的37%,电气原因占总数的21%,其他原因依次为放火、玩火、吸烟、雷击。 ![]() 该如何防患于未“燃”? 文物古建筑防火注意事项: 1、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严禁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 2、文物建筑内严格管理生活用火和宗教活动.用火; 3、炉灰、垃圾等应设专用场地堆放,并指定专人管理; 4、应设有防雷设施,并及时检查、维护; 5、完善消防设施,严格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值班巡查,严防遗留火种。 文物古建筑防火行为规范: 1、文物古建筑内严禁吸烟、燃放烟花爆竹,避免引发火灾; 2、香烛是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大敌,应在指定地点进行; 3、未经批准不得动用明火作业,不得使用明火; 4、不得超负荷用电,不得乱拉乱接电线; 5、遇到火情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 ![]() 古建筑蕴涵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创造才能的精髓,它代表着我国的古代文明。 随着社会的大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文明的需求,对精神文明的迫切需求也随着而来。 为此,必须加强对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创造,保护古建筑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古建筑保护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传播具有重大意义,能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展现独特的人文景观,充分发挥社会教育作用。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古建筑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的实物,是究历史的实物例证,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官微出品 — 图/文 |罗彩玉 编辑 |罗彩玉 责编 |谢承玉 终审 | 刘磊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