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doc网文摘手

 鹿茸图书馆 2022-05-22 发布于安徽

陇上故事占三分之一 "三国"文化烙下的甘肃历史印记

原标题:“三国”文化烙下的甘肃历史印记

□庞波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用“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等词句,以豪放派词人的手法,把“三国”赤壁大战的历史故事、战争场面、政治智慧、兵法军事、文化心理等,描写得具体深刻、生动逼真、绘声绘色,确是气势恢弘、旷古辉煌、难有来者。词的行云流水、大气磅礴,将战争的扣人心弦、惊心动魄,曹操、诸葛亮、周瑜三方主帅斗智斗勇的情景以及他们各自才能超群、气度非凡之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之后,明朝大文豪杨慎在《临江山》一词中,用洒脱超俗的笔法,借史叙述社会兴衰,抒发人生感慨,折射高远意境和深刻哲理,并被用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强化“三国”这一特定历史画卷的思想智慧和恢弘气势。正是他们的豪歌大作及其笔墨所触,将“三国”文化智慧和人文精神的博大精深、“三国”历史的厚重渊源和知晓度以及《三国演义》的文学文化地位推到了极高的位置。“三国”文化对后来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都是空前绝后的。

说起“三国”文化,必须联系到《三国演义》的背景、情节和人物故事,特别要联系到书中反映的那个时代甘肃境内的军事政治活动、历史遗迹、英雄人物等,使后来人对那时的甘肃人民参与创造的历史和涌现出的陇上精英人物,以及他们的品格精神、杰出智慧,无不心生敬佩。

《三国演义》记叙时间段为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百年左右的历史讲了一百多个故事,描写历史人物1191人,包括武将436人、文官451人,作品精心塑造的400多个典型精英,有几十位是甘肃籍的;描写的近百个战争情景和故事场面,有三分之一发生在甘肃境内。从中可以看出,那时候的甘肃,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区域,陇籍精英贤才则是推动当时中国历史进步的主力之一。我们应当为这段历史讴歌吟唱、自豪骄傲。

《三国演义》描写发生在甘肃的诸多古今闻名的历史事件有西凉兵变、董卓进京、貂蝉诛逆、得陇望蜀、六出祁山、失街亭、空城计、收姜维、陇右“三郡”反魏附蜀、洮西之战(蜀姜维和夏侯霸对魏陈泰和王经的战斗)、段谷之战(蜀姜维和魏邓艾的战斗)、铁笼山大战(姜维和司马昭之战),以及司马懿追亮于卤成(今礼县盐关镇)、姜维九伐中原、割麦上邽、偷渡阴平等。作者运用其绝笔妙曲,吟唱出动人心弦、传颂千古的一段段精彩故事,都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品,也是政治军事斗争和中华文化智慧的名篇,更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陇籍人物,如甘肃岷县人董卓,是当时关西军阀首领、并州刺史,封邰乡侯,汉献帝时进京,自任相国,“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暴虐激起国人义愤反抗并被义子吕布刺杀;临洮人貂蝉,古时“四大美女”之一,有闭月羞花之貌,演绎了舌诛逆贼董卓、为民除害的故事,是“三国”时期的义女贞妇;陇西人马腾,官拜军司马、征西将军,他和金城(兰州)人韩遂(封都亭侯、镇西将军)联合反叛朝廷,发动的“西凉兵变”揭开了反朝廷、讨董卓的序幕,故事跌宕起伏。马超与武功盖世的吕布齐名,被民间尊称为“前吕布、后马超”,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领凉州牧。马腾的次子马岱被封为平北将军,跟随诸葛亮长期征战;靖远人曹魏名将张绣,官渡之战为曹操立了大功,拜扬武将军;武威人贾诩,曹魏重臣,曹操的“四大谋士”之一,曾劝张绣事曹,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官渡之战为曹操出谋划策,赢得胜利,后扶持曹丕登基,被授予太尉,晋爵魏寿乡侯;陇西人辛毗,曹魏名臣,曾受封关内侯、颖乡侯,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军师,大将军司马懿很欣赏他的军事天才。武山四门人庞德,曹魏名将,战功卓著,关羽不敌,蜀军皆惧庞德为“白马将军”,曹操拜德为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曹丕即位后,赐曰壮侯,现武山四门镇有庞德将军的大型雕塑和点将台。甘谷六峰人姜维,蜀汉大将,著名军事家,封平襄侯。诸葛亮以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而选他为自己的接班人。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遗志,九伐中原,精忠报国,支撑蜀汉政权延续了20多年。还有天水人薛夏,曹魏大儒;甘谷人杨阜,曹魏名臣;傅嘏,宁县人傅嘏,傅介子之后,曹魏重要谋臣,等等。

“三国”陇上故事和杰出陇籍人物,充分证明了“三国”文化在甘肃是一个名气大、叫得响的文化元素,是一张驰名中外的旅游文化名片,它同甘肃境内的丝路文化、敦煌文化、伏羲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同属于甘肃的绚丽文化瑰宝,是甘肃文化形态的重要支撑。

今天,我们应从深层次挖掘“三国”文化丰富的内涵,尤其是我省进入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更要充分认识到“三国”文化是甘肃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必须不断传承、深入挖掘和大力宣扬,尤其要注重“三国”文化中陇上故事和陇上名人与具体的旅游文化事业相结合,做“大文章”、做“好文章”,精心打造甘肃“三国”文化品牌,实现古为今用,使“三国”文化成为甘肃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