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小金川之战,清朝惨胜,但对中国的意义却是超乎想象

 古稀老人赵 2022-05-22 发布于北京

提起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往往我们就会把它和软弱屈辱等词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样评价它有些片面的,清朝建立初期,满清作为东方第一帝国,就算放眼世界也算得上是一个有实力的强国。

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的一个盛世,而提起这个帝国最后的荣耀,我们大多数人会把所有功绩归功于盛世的缔造者康熙,却忽略了盛世的推进者雍正,和发扬者乾隆。

乾隆在中国历史上是出了名的风流皇帝,但是我们也绝对不能因为这些而忽略了其辉煌的政绩。

乾隆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号称“十全武功”,虽然这里有史官和大臣们的阿谀夸张,但乾隆皇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

而今天我们所说的的大小金川之战,就是位列乾隆皇帝“十全武功”中的“第二功”。这场惨烈的战争,虽然让清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其意义和影响却是深远的,甚至改写中了国的历史。

兵家必争之地

大小金川位于四川的西北部,其名来自于大渡河上游的两条支流。因为沿河两岸,金矿众多,河中又有金沙因此而得名。当地藏民称小金川为赞拉,而大金川则为促浸。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地理错觉,那就是藏族只分布在西藏,其实与之相邻的四川同样也分布着众多的藏民。乾隆时期大小金川的统治者其实就是当地藏族部落的首领。

熟悉中国古代史的朋友都知道,大小金川从隋唐时期就已经正式纳入我国版图之内了,这种隶属一直延续到清朝。

明清时期,习惯性称呼当地居民为番民,其实当地居民主要是藏族。因为大小金川西接西藏,东达成都,自古就是我国大西南的战略要地,虽然王朝不断更迭,但其各朝各代的君主,都十分重视对这块要塞的控制。

清朝初年准确地说是顺治七年(1650年),小金川的土司卜尔吉西归附清朝。当时清政府实行了“以番制番”的策略,实际上此时的小金川就是大清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此后的六七十年,大小金川一直以这种关系归附大清。但是满清政府也不是特别放心这块战略要塞。

到了康熙和雍正时期,清政府逐步实施了类似于“分封”的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大小金川分设土司,目的就是要分散当地土司首领的权力,分而治之。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使当地藏民形成不了统一的部落,甚至引起他们之间的互相争斗。很多时候,这种争斗是清朝统治者默许的,甚至是乐意看到的。

然而任何政策都不是完美的,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行之有效的政策都会演变成一场严重的危机。

到了乾隆时期,大金川的首领莎罗奔(不是人名,而是土司儿子中出家当喇嘛的通称),在清政府的默许下,不断派兵侵占周边小部落。这种放纵让莎罗奔的野心不断膨胀,为日后的造反埋下了伏笔。

乾隆十二年(1747年),莎罗奔派兵攻打格布什扎和明正两土司,官方预感到了事态已经失控。时任四川巡抚纪山派兵约束,谁料莎罗奔不但不听劝阻,反而杀死了许多官兵,其实这已经等同于向清政府宣战。

收复过程漫长且反复

大小金川之战实际上是两场战争,时间跨越了20余年,然而两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一场收复战的延续。

而两场战争的过程也是极其惨烈的,可以说清政府虽然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但其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高昂的,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惨胜”。

首先我们来看大金川之战,这场战争历时两年,清王朝用兵八万余人,耗银1000余万两。整个作战过程对于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大清朝来说堪称屈辱,乾隆帝在知人善用方面显然不如其祖父康熙,他派遣了不懂战术的讷亲前往征讨。

讷亲其实是一个地道的文臣,纸上谈兵尚可,可上了战场就显得能力不足了。加之他与当时的川陕总督张广泗意见不合,致使多次贻误战机,节节败退。

最后乾隆帝大怒,以贻误战机之罪斩首了张广泗,罢免了讷亲。之后又改派傅恒为经略令岳钟琪辅助,增兵3.5万,再次入川平乱,战局才迎来了转圜。

大金川之战的结果,是莎罗奔父子被劝降,但乾隆帝为了稳定大局,没有治他们的罪。这场损兵折将换来的所谓胜利,其实有些难看。

此后大小金川战乱依旧,土司之间你争我抢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乾隆三十六年大小金川土司几乎同时作乱,而清王朝也几乎再次重复了大金川之战的过程。首次派兵围剿无果,不得已再次换将。

而这次的主帅变成了参赞大臣阿桂,阿桂以皮船宵渡小金川,连夺险隘,小金川之乱被平定。

随后阿桂率兵入大金川,但大金川收复战却打得异常惨烈,大金川兵战斗力和谋略兼备,他们攻陷清军的底木达营地,射杀清军督军董天弼,后又切断清军粮草,突袭木果木,致使清军主将温福阵亡。

后来阿桂被封定西将军全面负责大金川的战事,不得不说阿桂的确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代名将。他兵分三路转战五昼夜,再次扭转了战局。

后来土司之间的联盟被打破,阿桂率部围住了格尔崖城,并且断其水道,火炮不分昼夜轰城,时任土司索诺木实在无法坚持,只能率部投降。

此次平乱,耗时五年,用兵10余万,耗损白银7000余万两比当时全国一年的税收总和还要多。

大小金川之战意义何在?

经过大小金川之战后,清王朝逐步取消了土司制度,而改置州县。这从根本上加强了西南地区和内陆文化的交流。改变了自隋唐以来,川藏地区与内陆貌合神离的局面。

我国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汉唐时期的和亲到明清的改土归流,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和加强对边疆地区的交流我们的先祖们一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