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情绪择时(表征机构或个人投资者情绪,属于中长期择时指标) 一) 大股东增减持指标择时 择时逻辑陈诉:大股东可以解除到上市公司更多的信息,故相比于一般投资者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股票的合理价值。如果大股东增持的话,代表大股东看好该股票的后期收益,如果坚持的话,则代表看空。将所有A股大股东增持和减持信息综合起来,以此来衡量大股东对后世的看法。该指标属于中长期指标。 二) 市场运行情绪指标 择时逻辑陈诉:涨跌停家数及上涨股票数量/下跌股票数量,融资余额增速,ETF净申购/净赎回力度等指标可以间接反映投资者的市场情绪。研报中指出,在市场阶段性底部,市场情绪指数的反转提示信号更加明显,整体胜率其实一般。在市场阶段性顶部,市场情绪指数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大牛市中,市场情绪指数往往容易在高位钝化徘徊。 整体来看,市场情绪指标择时胜率在50%,年化收益26.3%,最大回撤38.61%,平均持仓周期3.22周,最长持仓周期8周。市场运行情绪指标属于中长期择时指标。 参考文献:
二、 资金流择时(寻找聪明钱动向,并追踪,属于短期择时指标) 择时逻辑陈述:根据订单薄信息,将投资者分为知情交易者,趋势追踪者和跟随交易者,并根据知情交易者动向进行择时。拥有绝对信息优势或者具有主观投资逻辑的投资者(知情交易者)受其他投资者干扰较小,其在整个价格发现的过程中占据绝对主动地位,相反地,其他跟随交易者则通过观察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呈现出“羊群效应”。 择时效果概述:该策略属于日线短期择时策略,平均持仓周期在5天,平均胜率为58%,年化收益32%,最大回撤18%,夏普比率1.5。 参考文献:
三、衍生品择时(表征机构投资者动向,属于短期择时指标) 一)期货基差溢价 择时逻辑陈述:交易股指期货的大多是有经验的机构投资者,故期货基差溢价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机构投资者的意图,且A股的交易方向受机构投资者影响更大。 择时效果概述:日线择时下,平均持仓周期2天,胜率69%,年化收益31.9%,最大回撤8.3%,夏普比率3.93。周线择时下,胜率59%,年化收益35.9%,最大回撤13%,夏普比率2.4。 二)期货机构持仓比 择时逻辑陈述:中金所公布的持仓量排名中的大型期货公司的客户持仓多头和空头净头寸或者客户持仓净头寸变化率可以衡量股指期货主力资金的多空倾向,从而可用于判断各指数的多空方向。 择时效果概述:文章未给出具体回测结果,但指出机构持仓多空比的长期均值为0.975。当机构持仓比大于1时,代表机构强烈看多;当机构持仓比小于0.95时,代表机构强烈看空,属于短周期日线择时策略。 三)期权PCR指标择时 择时逻辑陈述:期权PCR是指认沽/认购期权相关指标的比值,通常考虑成交量的PCR和持仓量的PCR。目前,50ETF期权的高准入门槛,参与者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故通过期权PCR指标,来判断参与期权交易的机构投资者的态度,进而判断各指数的多空方向。 择时效果概述:日线择时下,胜率60%,年化收益32.%,最大回撤24.75%,夏普比率1.3。 四)国债期货(主要受利率影响,而利率同时又影响股票市场) 参考文献:
四、 趋势&技术形态择时(表征技术形态动向,技术流派,属于短期择时指标) 一) RSRS支撑/阻力位择时 择时逻辑陈述:支撑位和阻力位反应了交易者对目前市场状态顶底的一种预期判断。如果支撑位的强度小,作用弱于阻力位,则表明市场参与者对于支撑位的分歧大于对于阻力位的分歧,市场接下来更倾向于向熊市转变。如果支撑位的强度大,作用强于阻力位,则市场接下来更倾向于向牛市转变。 择时效果概述:策略应用于2005.3~2017.4,HS300指数数据上,胜率61.54%,年化收益24.12%,最大回撤46.16%,夏普比率1.27,平均持仓时间27天。 二) 成交量择时 择时逻辑陈述:技术指标择时包括量价两方面。在成交量择时方面,光大证券研究结果表明成交量时序排名择时策略有显著择时效果,因为成交量象征着市场活跃程度,是市场加速上涨或者加速下跌的动力。 择时效果概述:成交量时序排名择时胜率在58%,年化收益25.5%,最大回撤17.1%,夏普比率为1.44,平均持仓周期4天。 三) 价格指标择时 择时逻辑陈述:价格指标择时逻辑为优选短中长期技术指标(包含趋势类,震荡类,超买超卖类等),从个股出发,计算个股各技术指标得分。然后将个股得分加总,得到市场得分。将得分转换为方向判断(设定阈值)。该择时方法优势为多指标共振,可提高准确性,同时从个股到指数,可以更佳凸显大样本统计规律。 择时效果概述:价格指标打分择时胜率在50%,年化收益23.03%,最大回撤28.52%,夏普比率为0.97,平均持仓时间3.7天。 参考文献:
备注: 目前市面上其他择时策略还有基于新闻热度的多空择时策略(中信建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挖掘的多空择时策略(广发证券),基于市场微观结构和订单薄的择时策略(国泰君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