歘(chuā)子儿是一项女孩子玩的游戏。所谓歘,其实就是抓,但比抓更有动感。歘子儿游戏需要一个子儿和四张麻将牌(如果没有,也可用相似物品代替)。子儿是用六块大约四五厘米见方的布缝成的小口袋,口袋里面放小石子或豆子(绿豆、赤豆均可),口袋里放的小石子越多,抛起来后下沉得越快。
这个游戏最少俩人,也可多人轮流“歘”。游戏者把四张牌攥在手里,一把掷在桌子上,然后将子儿抛起,在子儿落下之前,将桌上的牌抓到手里,再接住子儿。如果顺利完成这一过程,就继续掷牌重新开始;如果没抓到牌,或抓到牌没接住子儿,则由下一个人进行游戏。
另外,四张牌掷到桌上会出现正面朝上(白)、背面朝上(黑)、短侧面立着(大立)和长侧面立着(小立)等四种姿态,每种姿态的分值各有不同,需要游戏者进行约定,然后计算出谁的分值高。
记忆中,我的姐姐们当时是这样算分的:如果一把抓起三张一样姿态的牌得10分,抓起四张一样姿态的牌是40分。如果一把抓起的牌,是大立、小立、一白一黑四种姿态齐全,就是100分。因此,要做歘子儿的胜者,不光要将子儿抛得高,抓牌快,手眼配合熟练,还要有掷牌的技巧——如果只能掷出四张一样姿态的牌,最多就是40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夏天,常常可以在胡同里看到几个扎小辫儿的小姑娘围坐在一个小方桌周围歘子儿。你会看到有个别身手灵活的小姑娘,小手抓着牌一掷,“哗啦”一声四张牌落在桌上,随后把子儿高高抛起——只见她仰着小脸两眼盯着先是上升然后逐渐下降的子儿,小手却在迅速抓起桌上的牌,一张、两张、三张、四张,手越麻利,抓起的牌越多,然后从容接住落下的子儿。那叫一个手疾眼快,恰到好处。
歘,本是拟声词,形容短促迅速的声音,在这里当动词用,也是在暗示这个游戏需要游戏者反应灵敏迅疾吧。
在一边看她们玩这种游戏,就跟看魔术变戏法儿一样,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