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过700尾!江西发现纯种大鲵野生种群,濒临灭绝为何还让吃?

 姿势分子_ 2022-05-22 发布于辽宁

大鲵,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这些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在近些年来,却成为了人类的盘中美食,以至于濒临灭绝,在自然界几乎看不到野生大鲵的踪迹。

最近,在江西省靖安县境内,我国科学家采用标记重捕法,在18个月的时间内,一共记录到了包括成体、亚成体和新孵化的幼鲵在内的700余尾个体,并连续两年观察到野外繁殖。这真的是一条令人兴奋的消息,因为今天的中国,想发现这样的野生种群,实在是太难了!

其实,大鲵这种动物,大家并不陌生,它的俗名众所周知,那就是娃娃鱼,据说这是因为它的叫声类似于婴儿啼哭,所以古人就这样称呼它,一直流传至今。

大约在距今2亿年前的恐龙时代,以大鲵为代表的两栖纲有尾目动物就出现了。到了今天,有尾目一共有8科60属300多种生活在地球上,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北半球,又分为原始的隐鳃鲵亚目和进步的蝾螈亚目,大鲵就属于其中的隐鳃鲵亚目。我们说的大鲵是简称,其全称叫中国大鲵,因为隐鳃鲵科下还有日本大鲵和美洲大鲵两种。

到了今天,大鲵已经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了。成年大鲵通常可以超过1米,体重几十公斤。最大的个体可以长到2米,重达59公斤,和一个成年男子差不多。

由于出现的时代非常久远,大鲵身上仍然保持着早期爬行动物的特征,比如特殊的心脏结构等。因此,大鲵对于科学家们了解爬行动物的演化历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鲵还有再生能力,这对于科学家来说也非常值得研究,希望找到其中的机制来帮助人类进行肢体器官的再生。而且,和哺乳动物相比,大鲵抵抗癌症的能力也非常强,这也让科学家们非常好奇。

除了这些价值之外,大鲵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好吃。大鲵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味道鲜美,口感独特,因此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众所周知,咱们是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人们都爱吃各种各样鲜美的食物,因此大鲵也就没能逃过吃货们的嘴,被大量捕杀。

在以前,大鲵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尤其在黄河、长江以及珠江流域及其支流,更能看到大量的大鲵。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我国的大鲵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在80~90年代,由于遭到大量捕捉,大鲵的数量急剧下降,在许多地区甚至已经灭绝。以山西省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其全省大鲵资源量约为10吨,到了1994年的时候,就已经锐减到只有2吨了。和1950年相比,今天野生大鲵的数量减少了80%!

导致大鲵数量锐减的,还不只是这一个原因。

  • 大鲵的水环境非常依赖,迁徙能力非常差,一旦栖息地被山涧、湖泊、河流等地形分开,就可能导致它们之间难以交流繁殖;

  • 人类活动如砍伐森林、修建水利设施等都会侵占或破坏其生存环境,导致局部灭绝;

  • 由于化肥、农药使用或者污水排放等原因,导致自然界水体污染,也会影响大鲵的繁殖甚至是生存能力;

  • 而且大鲵本身繁殖能力也不是很优秀,幼苗成活率低,也是导致其种群比较脆弱的原因。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我国境内的野生大鲵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了。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中国大鲵被列为极危动物,也就是比濒危动物还危险。在《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大鲵也被归类为二级保护动物。保护大鲵的活动和措施,已经刻不容缓。

正因如此,这一次发现了700多尾大鲵种群的消息,也足以让科学家们兴奋一阵子了。

不过,兴奋之余,科学家们也表示了担忧。这个大鲵种群是一个单点分布的孤立种群,其所在的栖息地水域面积仅约36平方千米,因此它们的“家园”是比较薄弱的。夏天的时候,这里可能会出现山洪,冬天又常因枯水而断流。再加上下游大坝的修建,也缩小了它们的栖息地。

换句话说,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它们的栖息地,这个珍贵的野生大鲵种群也有可能灭绝!也多亏有了这次发现,让我国有机会挽救它们。如果这些大鲵在我们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灭绝,那才叫遗憾!

尽管中国大鲵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了,但超乎很多人想象的是,现在国内仍然有人吃大鲵。不是说这些人在违法吃大鲵,而是有些大鲵确实可以吃。

必须要说明:自然界的野生大鲵,仍然是绝对禁止食用的!只有养殖的子二代以上的大鲵,才是可以吃的。所谓的子二代,也就是“孙子”辈的大鲵,也就是野生大鲵繁殖后进行人工饲养的叫子一代,再下一代才叫子二代。

养殖大鲵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养的,必须要经过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才行,并且要办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等证件。

当然,人工饲养大鲵也不都是为了吃,也会进行科学的增殖放流。不过,考虑到大鲵生存能力的特殊性,对它们的放流也需要非常谨慎,需要对流放地点进行生态环境评估,还要尽量避免投放到其近亲的种群附近,防止近亲繁殖。

尽管人工繁殖的大鲵非常多,达到了两千多万条,但野生的大鲵数量仍然只有差不多5万条,非常危险。我们需要保护的是野生大鲵,所以不论人工饲养的大鲵有多少,它今天仍然是极危动物。

希望在未来,我国科学家能够发现更多的野生大鲵种群,拯救这些宝贵的“动物活化石”。不要因为人类的嘴和手,让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灭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