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 | 瑞·达利欧x吴晓波:如何穿越不确定性风暴

 万里潮涌 2022-05-22 发布于浙江

2020年年初,很多人在盘算过年去哪里玩,是东南亚还是欧洲美国,或者至少三亚沙滩上躺着看蓝天白云。不少民宿主兴致勃勃地装点好自己的房子,等着开张。“史上最强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囧妈》《夺冠》等多部电影已经定档,准备冲击新的票房纪录。然后,一切哑火。

我们从此失去了说走就走的环境和心境,缺少了对生活和工作的掌控感,那种基于确定性预期的人生心态。

现在,与不确定性共存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过往数十年才会发生一次的巨变,现在似乎分分钟都会发生。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对过去世界原有的理解和判断都不复存在了,无法预测的挑战似乎总在下一个拐角。

如何才能认识不确定性?对于未来,我们怎么确定前进的方向?面对动荡,我们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面对未来,我们如何从过往中找寻突破点?

图片

对于这些问题,正商参阅邀请到了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与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将在5月23日晚上8点,给出他们的回答。

一位是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公司创始人,创立了基于历史的大周期模型;一位是国内知名财经作家,他的著作聚焦于漫长的历史。他们对历史、周期的理解,也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01

在历史中寻找确定性的答案

被老朋友们打趣为“上辈子是个中国人”的瑞·达利欧出生于美国长岛。1968年,美国政治和经济恶化,美国民众的情绪变得低落。法国总统戴高乐把法国国库的美元都兑换成黄金,担忧美国会通过印钞来筹措越战经费。这一年,达利欧正在长岛大学读书,他开始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

他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将成为一名全球宏观投资者。后来的几十年里,达利欧走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了解这些国家的经济与历史,然后押注于这些国家的发展方向。对于他来说,观察这个世界是一段很有趣的经历,是这些经历帮助他了解政治,以及影响未来的所有相关因素,从而帮他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这一年,吴晓波出生在浙江宁波。着急上户口的父亲仓促间为他定下了“小波”这个名字。

1975年,达利欧在自己的两居室公寓里创办了桥水,意思是“自己的业务是在不同的水域之间架起桥梁”,而且他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响亮。一开始发展得很顺利,但7年后的1982年,在成功预测了墨西哥债务危机后,志得意满的达利欧在美国国会听证会和一次电视节目上都断言,美国正走向一场萧条。而现实给了他狠狠的一击:在接下来的18年里,美国经济飞速发展。桥水因此遭受重创,达利欧不得不遣散了所有职员。

正是这件事,让他深刻体悟到研究历史的价值,历史周期的影响有多大;也让他学会了保持开明心态,把握时机,找到了解决投资问题的方法。自此,桥水东山再起,直至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

图片

1984年,达利欧应邀来到中国,为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小组介绍世界金融。这是他对中国迄今30多年的深厚感情的开端。

当时,达利欧就看出了中国的强大潜力,他指着北京的胡同说,不久后这些胡同就会消失,摩天大楼将取而代之。当时的人们不相信他,而他认为他们不知道经济套利的力量,对外开放将释放这一力量。

达利欧敢这么肯定,是因为他已经观察了人类漫长的历史。

瑞·达利欧发现,很多在我们有生之年未曾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上却多次发生过。

作为宏观经济投资人,达利欧视野和格局非常广阔,他深入500年的全球历史,对全球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提出了“周期”概念,认为万事万物背后都存在循环往复的周期规律。并结合数亿数据,以计算机技术运行,设定了18个决定性因素,评定了世界大国的实力水平,总结了大国兴衰周期曲线,以此指导桥水的投资和人生决策。

他也因此肯定,中国有着长远而迅猛的发展。

02

在复杂世界中找到方向

6年之后的1990年,吴晓波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放弃保研,进入新华社工业组,开始了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中国的改变,对于吴晓波来说很快也变得再清楚不过:记者的身份为他深入观察时代洪流提供了便利。

1994年,达利欧成立了“桥水中国合作伙伴”,确信中国注定会在21世纪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遗憾的是,因为由于时差和繁重的事务等,达利欧不得不在一年后关闭了这家公司,全力发展桥水。在达利欧的大周期模型下,桥水穿越了一次次危机。

  • 2008年,达利欧准确预测美国金融危机,并在危机期间投资收获颇丰。

  • 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桥水却逆势创收,收益高达45%。

  • 2016年,英国脱欧事件发生,几乎叫得上名字的对冲基金的亏损都以亿美元计,桥水反而狂揽49亿美元。

  • 截至2022年3月30日,桥水旗下掌管资金约合近15000亿元人民币,桥水中国也跻身“百亿私募”。

这一年,吴晓波开始撰写专栏,7年后,吴晓波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商业观察类书籍《大败局》,销售百万册,更是以一己之力证明严肃的商业写作也能够跻身畅销书之列。这之后,他的多部作品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溯中国两千年历史,串成了一部完整的商业史,一部波澜壮阔的时代激荡史。在写作过程中,吴晓波也深刻认识到,以历史指导行动对于中国企业有多么重要。

图片

2022年跨年时,吴晓波在他的跨年演讲中说:“历史有它的规律……我们研究周期,我们研究它的确定性和可能性,同时我们也警惕种种不确定性的发生。”他深刻明白周期对于每一个人,以及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