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月轩·珐琅彩

 石合泰 2022-05-22 发布于江苏

太平洋生活

2022-03-24 11:00

来源:半岛网

古月轩

古月轩是民国时期如皋首届政府军政总司令周莲故居,在如皋集贤里(今冒家巷42号)西段,西云路巷至学宫巷口状元及第牌坊下,内侧雅致园林中的周莲书房即是“古月轩”。

周莲,字子迪,原名上僡,道光22年7月13日生于如皋集贤里,贡生。中国名菜佛跳墙发明人。1898年由恭亲王举荐任厦门道台,后任福建布政使,在闽八年,政绩卓著,诰封资政大夫。

“古月轩”曾经是宋代大儒胡瑗研学之所。

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泰州如皋(今南通市如皋)人。 北宋时期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生于淮南东路泰州如皋县宁海乡胡家庄,后迁居如城。 因祖籍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和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讲求“明体达用”,开宋代理学之先声。时任如皋县令的周际霖,为勉励儿子周莲,借胡瑗之胡姓拆分,取“古月轩”为其室名。

道光28年(1847),周际霖在“古月轩”建“养蒙义塾”俗称如皋抚幼塾。1898年“古月轩”及其附属房屋,建为如皋女子学校。

“古月轩”前有张謇状元及第纪念牌坊,建于光绪21年(1895),1958年拆毁,刻着龙纹和“圣旨”的石板、雕花石梁现存海月寺。“古月轩”2008年拆迁,所有房屋构件被周莲后人编号保存。

1903年周莲因厦门外交有功,被光绪帝召见。周莲将如皋上八珍(佛跳墙)进贡皇室时,根据张謇建议,聘请泰州画家吴笠仙绘制珐琅彩炖盅,因吴笠仙画风太偏写意,故推荐擅长工笔草虫的弟子朱仲宣绘制。贡品获赏头品顶戴、双眼花翎、黄马褂及慈禧太后题写“慧映中华”匾额。

“慧映中华”匾额现存如皋定慧禅寺。

晚清时期“古月轩”瓷胎画珐琅瓷器,是周莲佛跳墙会所专用器具,仅有炖盅和茶具。当时张謇正在筹建中国第一个博物院,得以提供几件康乾时期珐琅彩瓷器作为样本,供朱仲宣研究仿制。之后部分古月轩瓷胎画珐琅瓷器,成为南通博物院的第一批收藏品,与佛跳墙共享绝代双骄之美誉。

清朝末年拉脱维亚商人施德之与周莲相识,携带巨额资金常住如皋曹家巷内典当行同业公所,收集古月轩瓷器并寻求周莲、张謇合作未成。后在上海请景德镇画工大量仿制古月轩瓷器,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并印成画册出版发行。因多数仿制品的画面和器型,是根据施德之要求由画工臆造,並不被同行认可。

古代如皋没有瓷器烧制窑口,但历代富商、文人均有收藏及订制瓷器传统。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蔡国声说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上海友谊商店负责文物收购工作时,百分之六十的明清瓷器来自如皋。

古月轩瓷胎画珐琅技工:

吴笠仙(1869-1938)名树本,扬州人。古月轩瓷胎画珐琅师祖,诗书画印皆能,画承常州恽南田没骨法,中年后主画菊花,得慈禧赞赏。

朱仲宣(1883-1951),名瑀。如皋古月轩第一代画工,江苏泰州人。擅工笔画,精画珐琅。 十岁赴扬州学习国画,先后师从李石湖、陈锡蕃、吴笠仙,勤奋敏思,凡人物、山水、花卉、草虫、翎毛,画风严谨,师法自然,笔法细腻,有出蓝之誉。

嫡传弟子孙延(1923~1995)字静溪,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海安书画院名誉院长。泰州人。专攻工笔画,精草虫,所绘珐琅器小巧精致,秘不轻作。

再传蔡天禅(1962-)祖籍扬州,精鉴赏,工写兼长,画追宋元。

第四代传承人蔡锦泉(1992-)祖籍扬州,居如皋。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传统绘画功底扎实,创意设计沉稳华贵,艺术思想得中西合璧之妙。

参考资料:钱实甫《清代官职年表》、民国甲子年《周氏房谱》、《如皋县志》、赵汝珍《古玩指南》、胡维藩《泰州旧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