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有名的败家皇帝,晚年写出草书神作,网友:这才是魏晋风骨!我国

 llljjgg 2022-05-22 发布于北京
他是有名的败家皇帝,晚年写出草书神作,网友:这才是魏晋风骨!
我国历朝皇帝总有些高雅的兴趣爱好,其中喜爱书法者不在少数。作为国家最高的掌权者,他们相对于别人来说拥有当时最优越的学习条件,最好的老师教导、最珍贵的真迹教材。
其中颇有造诣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武皇武则天,宋徽宗赵佶,他们的书法实力都不容小觑。
在所有的皇帝当中,书法成就最高的却并非宋徽宗赵佶,而是他的儿子,宋高宗赵构!
宋徽宗和宋高宗都擅长草书,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也颇具美名,称“笔走龙蛇”之作,但其实赵构写的一幅草书成就远胜他的父亲:《草书洛神赋》。
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期初重用岳飞等人抗金,此后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岳飞,因此留下千古骂名,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因此否认他的艺术成就。
赵构受父亲影响,精于书法,对真书,行书,草书都很擅长,尤其是草书。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称赞宋高宗“高宗擅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
与怀素,张旭等人的狂放张扬不同,宋高宗的草书中竟能见出清婉流畅之感,实属不易,他的草书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草书洛神赋》作于绍兴三十二年以后,也就是赵构的晚年,是他积蓄了几十年的书法功力后的一部炉火纯青之作。
从笔法上来看,赵构的《草书洛神赋》笔意圆润,运笔沉着但不似黄庭坚“理性草书”那般精细,稍显板滞,他的笔意是流畅的。
虽然作品中每一个字都是相互独立的,但实则其中笔断而意气相连,潇洒的行笔之中又带着属于帝王的持重,运笔流畅又不失庄重法度。这一卷《草书洛神赋》就是“出规入矩”之作。
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二十个“之”字就各有各的姿态神韵,所以值得细细赏玩,这一卷《草书洛神赋》亦是如此。其中字与字之间的变化非常丰富,能看出其对字法的掌握十分纯熟,没有几十年的书法积累,下笔难有此得心应手之感。
其中一勾一连,多一分则太长,短一分则太短。单字之内的“钩锁连环”恰到好处而又变化丰富,《草书洛神赋》中呈现的这种特性也是人们将其作为学习草书的教科书的原因。
 正应了《洛神赋》中曹植描写甄宓的那一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神女衣袂飘飘又矜雅持重,赵构的字亦是如此,所以人们才会盛赞这幅作品当中有后人求之不得的魏晋风骨。
所以,真正钟爱这一卷《洛神赋》的绝非一般附庸风雅之人。这一卷《草书洛神赋》是草书书法艺术上的一座高峰,要理解他作为草书的美,需要鉴赏者有更高的审美能力。
曹植情真意切的一首《洛神赋》惊艳了世人,赵构的这一卷《草书洛神赋》问世以后人们一时不知是赋成就了书,还是书成就了赋。
《草书洛神赋》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我们将这一卷精美的《草书洛神赋》真迹进行了一比一超高清的复刻,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