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服务员洗我脑壳:距离产生美。 ![]()
2013年春,我也刚退休3年,和原下到剑阁的另两位老同学一起,进行了一场返乡之旅。 早上从昭化出发,搭便车不久就来到剑门关下。那次出行的初衷就是,放松心情、观山望景、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时间是不在乎的。 ![]()
进得景区,所幸,此时游人稀少,举起手机,拍摄了一幅幅满意的风光照。 山路弯弯,伸向白云深处;春意浓浓,沿着清溪流淌,清清溪水常有落花漂过,阵阵花香随溪中流水漂向远方。 风光是多么的浓丽,寂静的山谷,没有了城市的喧嚣。苍松翠柏掩楼亭,斜洒阳光映台阶,树影参差洒衣襟,清辉习习展优雅。走在这剑门古道上,这是何等的舒适与潇洒。 经过几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半山腰,两位老同学要沿着栈道,继续向最高峰梁山寺进发,而我因膝盖问题,走一条小路向剑门关而去,约好在剑门关等,不见不散。 我则沿着平缓的小路,穿过绝壁廊、经过仙云客栈,跨过雷鸣桥,再爬一二百级台阶,终于来到了剑门关楼下。 踱步关内关外,看山看水,看碑帖看游人,风光山色奔我而来,悠闲游人伴我左右。 突然想起,都4点了,还没吃午饭,早饭还是7、8点钟在昭化民宿吃的,早已饥肠辘辘了。看见关内右侧有一个售货亭,亭小货多,吃的用的玩的,堆到小亭的窗外。 ![]()
我来到小亭一问,正好她们可以泡方便面,我就泡上一桶打个尖,顺便休息一下。 我跟小亭内的售货员曾经有过一次对话,至今未忘: -- 在我看来,你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为什么?(售货员大不解,睁眼问我) -- 你看,游客花钱买票上来,玩一会儿就得走了,你们天天观景......。 -- (打断我话)天天观景,又不是来玩的!为了挣钱糊口呀! -- 有空,你们可以去看看风景呀!四周都是风景。 -- 有空,就坐下休息。累啊,谁去看风景? -- (她老公售货员插嘴)风景,有啥好看的! … 你刚才说,你当知青 的生产队,就在皇柏路上,你咋不天天看风景,要走呢? …我、我、我无言以对。 这一次对话,让我意外!同时,也让我感到自己有点傻。 距离产生美,是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说的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等的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 平时,我们常挂嘴上的“久居之处无美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近处无风景”等等,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呀! 审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
(剑阁龙源小石口) ![]()
(剑阁龙源大石口) ![]()
(知青和龙源茶馆王大爷交谈) ![]()
(剑南道上风光) ![]()
(剑门明月) (作者留影) 谢谢网友的光临,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