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咕 一个喜欢读书看电影的医学生。 有这样一句英文谚语: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翻译过来的大致含义是: 昨天是历史,明天是个谜,而今天是一个礼物。 在英文中,present既是“当下”的意思,又可以像gift一样,表示“礼物”。 ![]() 当你放不下过去、又猜不透未来的时候,请记住,“当下”才是命运赠与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 别被过去束缚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耿耿于怀。 像一根扎在心里的刺,明知会疼,还是忍不住去碰。 久而久之,这些不悦的回忆,就成了束缚我们的枷锁。 在追求目标的路上遇了挫,于是不敢再尝试; 经历了一段惨淡收尾的感情,于是不敢再敞开心门; 为不如别人的履历自卑,于是不敢大胆地展现自己......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
而他笔下的人物,也总是因放不下过往,落得一生孤独。 如阿玛兰妲,她曾在年轻时意外害死了女孩蕾梅黛丝,又使追求者皮埃特罗伤心自尽。 ![]() 从那之后,她便始终沉浸在过去的罪孽与短暂疯狂的爱情中,再也没能打开自己禁闭的心门,而一次次拒绝了真心爱她的人们,至死孤身一人。 昨日不可追。 不论我们有多想重来一次,抚平人生中的波折,都不可能让时光倒流了。 对于过去,我们只能如塞林格所说:
那些无法改变的事物,就像长路上重重的行囊。 你背了一路,为它付出许多汗水、泪水,可实际上,里面并不都是你前行路上需要的东西。 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 是时候放下了。 与其心心念念昨日的过往,不如珍惜触手可及的现在。 从过去挣脱出来,才能给未来无限可能。 ![]() 别为未来焦虑 和我一样有“拖延症”的人应该不少吧? 对于“拖延症”而言,最难的不是完成一件事情,而是开始做一件事情。 我们之所以迟迟不愿开始,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害怕结果不尽如人意。 ![]() 这件事看起来很麻烦,我真的能做好吗?如果付出努力却没有成功,不就白做了吗?这个任务太难了,我不想面对...... 诸如此类的顾虑拖住了我们的步伐,令我们迟迟不将计划付诸行动。 有多少目标和梦想,就在这一次次踟蹰中,被拖得不见了踪影。 于是到头来,梦做了不少,人却还在原地。 可是,如果当初真的放手去做了,哪怕失败,哪怕遇到挫折,也比最初的自己,往前多走了几步。 对未来的焦虑像一堵墙一样挡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敢迈出那最重要的第一步。 有时候,这种焦虑甚至没有理由,却让我们在不断地内耗中,迷失了方向。 刘墉说:
我们都不会预言。 未来看不见,但未来是由现在决定的。 ![]() 你此时此刻的每一个行为无不左右着你的未来。 亚马逊河热带雨林里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也能在两周后,引发德克萨斯的飓风。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只有付诸行动,梦想才不会总是挂在天上,遥不可及。 当你为不可及的未来迷茫焦虑的时候,把目光往回收,聚焦于当下。 重要的不是你现在在哪,而是你当下要迈出的那一步,将引你去何方。 ![]() 专注于当下,过好每一个今天。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正念”。 指有意识地觉察、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以及对当下的一切观念都不作评判。 如今,“正念”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和精神训练法,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推广。 ![]() 而它之所以能帮助人们调养精神、休息大脑,奥秘正在于它要求人们关注“当下”。 它要求人们抛除脑中的杂念,用心地感受每一次呼吸,如空气通过鼻腔的感受,一呼一吸时胸部和腹部的起伏,每一次呼吸之间的停顿...... 你可能会惊讶: 这么简单,也能称之为心理疗法吗? 是的,因为虽然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有多少人在吃饭、走路的时候,心却被其他事情塞得满满当当? 还有多少工作没来得及完成;今天那句话我是不是说错;如果别改那道题的答案就好了...... 结果,明明是忙碌生活中难得用来休息的片刻,却没有为我们带来真正的放松。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只有从过去和未来施加给你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才能获得从身到心、从里到外的轻松和从容。 ![]() “活在当下”几个字,就是要让人将此时此刻与过去和未来割离。 别再想那些你放不下的过往,也别再想那些你把握不住的未来,把注意力放回此时此刻,让这一刻的自己过得愉快、充实,心无挂碍。 林清玄有言:
![]() 活在当下,才能活得自如。 也许,就在你沉浸过去、或逃避未来的时候,你再一次错过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遇。 人生太长,但人生,正是由无数个此时此刻组成的。 是每个“当下”你做出的选择和努力,将你引向你最终的未来。 如果连此刻都过不好,又怎样拥有很好的一生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