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篇】西伯利亚的历史变迁

 本溪老刘azr7z5 2022-05-23 发布于辽宁

                                                         西伯利亚的历史变迁

                                                      时间:2020/02/05 07:49 

       西伯利亚的历史变迁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早在石器时代以前,西伯利亚已经有人居住。

       末次冰期时代气候寒冷,所以当时的水位比较低。

       现时的白令海峡,当年有一条陆桥连接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

       现时美洲原住民的大多数人口都是透过这条陆桥从西伯利亚来到美洲的。

       西伯利亚亦是古代不少强悍民族的摇篮。

       匈奴、鲜卑、突厥、鞑靼、蒙古及女真等等各种民族都是从西伯利亚崛起的。

       (一)远古及先秦时期中国对西伯利亚等广大地区的地理发现考

       早在远古时中国中原地区,就与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有着广泛的经济联系、文化联系,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并不是被历史遗忘了的新土地,从雅库特南部到雅库特最北部的北极圈地区及北冰洋沿岸的情形,即已被考古发现所证明。

       早在旧石器晚期,约1.5万年前,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即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已经有原始人类活动。

       此时冰河期结束,在古人类的狩猎活动中打制了石核等压制石器,从黄河流域到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昂哥拉河、叶尼塞河支流的阿尔丹河都有旧石器晚期的遗址分布,这些遗址和黄河流域的河套地区、山西的峙峪、河北虎头梁等遗址有许多共同点。

       发现50万年前北京猿人头盖骨的我国考古学家贾兰坡在他的《中国细石器的传统、起源与分布》文章中考证:以细石器为代表的工艺传统无论从时代、数量和分布的集中情况来看,都说明是起源于我国华北地区并逐渐扩展到西伯利亚远东地区。

       这些都是两万年前华北的古猎人在追逐野兽的过程中,把他们掌握的这种技术带到雅库特地区,如雅库特地区从勒拿河到堪察加和白令海峡一带的久克台文化,也包含着华北 地区特有的船底形棱形石核等文物,新石器晚期和铜石并用时代,中原的用玉石生产的斧、锛、铲、刀的制品和技术也传播到雅库特地区的昂哥拉河流域,在该流域的基特伊古墓区其中一个古墓中竟多达36件。

  考古还发现该时期中原和东北亚地区有着共同的图腾崇拜,如仰韶文化和辛店文化的彩陶上画有蛇的图案,器物上画有蛇的各种姿态。

       而雅库南部的贝加尔湖地区发现了一个带孔的大石板上,雕刻着三条大头蛇象。

       有趣的是雅库地区的民间传统也和中原的图腾一样,如黄帝父亲称有熊国君亦称有熊氏,而雅库地区鄂温克、鄂伦春、基里亚克,把熊称为父母辈的高称呼,称大人。

  以上为远古时期中原与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联系的考古发现。

       有关东北亚雅库等广大地区的情形两千年前的古文献亦有大量记载:据公元前的《尸子》记载:北极左右有不释之冰。

       此指北极之永久冻土带和北冰洋。

       又据屈原《招魂》记载:北方不可以止些,层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汉王逸注:言北方常寒,其冰重累峨峨如山。

       又据《神异经》记载:北方有层冰万里,厚百丈;有溪鼠在冰下土中,其形如鼠,食冰草,肉重千斤,可以作脯。

       其记述即为北冰洋中的冰山,重千斤,其形如鼠,即为北极地区之海象。

       这说明远古时中国人即已初步了解东北亚雅库(包括北极北冰洋)等广大地区。

      (二)汉唐对西伯利亚广大地区的地理发现和唐朝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管辖考

  到了汉代,大将霍去病亲自率大军约轻賫,绝大幕......,度难侯,济弓卢......,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翰海在此当指北海(今贝加尔湖),即登临贝加尔湖相临沿岸的山峰,此为东北亚雅库地区之南面,这样雅库的南面早在汉代即已被汉朝大军所至,但是霍去病大捷而归,汉朝并未统治当地。

       汉以后的唐代继续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进行了伟大的地理发现。

       贝加尔湖汉代称北海,而唐代已称其为小海,即认识到贝加尔湖不是北部的海洋而是一个陆地环绕的湖泊,故名曰小海。

       据《新唐书.回鹘传》记载:都播,北濒小海(贝加尔湖),骨利干处翰海(贝加尔湖)北,又北度海(贝加尔湖)则昼长夜短。

       说明都播北濒小海(贝加尔湖),而骨利干地处翰海,又称小海(贝加尔湖)之北,并且这个小海是可以渡过的。

       小海(贝加尔湖)南北为西伯利亚地区中南部。

       对有别于小海(贝加尔湖)真正的北海北冰洋《新唐书·回鹘传》记载:有俞折部,据岑仲勉考证:此部居雅库地区最北部的克莱玛河入海口处北冰洋岸。

       对有别于小海(贝加尔湖)的真正的北海北冰洋,《新唐书》还记载:在东北亚雅库等地区的西北部的驳马,直突厥之北,距京师万四千。

       ......北极于海。

       此处在突厥北面距离长安一万四千里,是指驳马的中心地带距京师一万四千里,而中心地区到北极于海还有一段距离。

       从地理方望看,从唐人将贝加尔湖称小海,将海洋称大海、海来看,北极于海的海即指北冰洋。

       更为有趣的是唐人将东北亚地区东南部的鄂霍次克海亦称之为小海。

       如,《新唐书·东夷传》记载:流鬼在京师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东北,少(小)海之北,三面皆阻海,......这明确的指出,流鬼即勘察加半岛及外兴安岭南脉与北脉交错大陆架形成的海湾是小海(湾)不是大海。

       还明确指出另外一面海,即今人所称的白令海。

       这样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两个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已被唐人所知。

       唐朝政府统治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诸部族,多以朝贡形式进行统治。

       如大汉、都播,中部驳马、东部流鬼,皆奉貂马入朝,唐朝皆厚礼其使。

       并按唐代的行政制度在骨利干置玄阙州隶翰海都督府、俱罗勃部置烛龙州。

       结骨部置坚昆都督府(都播亦在此),隶燕然都护等羁縻州郡。

       唐朝对这些都督府、州的酋长还按唐朝的职官制度授职。

       如坚昆酋长利发趁酒醉要求唐太宗封官,唐太宗封其为利发左屯卫大将军,即为都督。

       封流鬼(勘察加半岛)王子可也余莫貂皮三译骑都尉。

       唐朝封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酋长官职,在萨彦岭处现存突厥墓碑文中可得到证实。

       突厥碑文载,受唐朝官职有以下几种:

   1)都督碑文中有一墓主称,勇敢的阙都督、俱禄.都督。

        此外尚有三个墓碑及一个摩崖之墓主及摩刻人称都督。

        一个墓碑墓主称将军都督。

   2)职使:墓碑有职使即唐代刺使译音。

       3)长史:有墓碑言长史。

       4)将军:有一墓碑称我是达干将军,另有两个墓碑及一摩崖墓主亦号将军。

  这些墓碑所记录被唐朝所册封职官的酋长及上述唐代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伟大的地理发现,都证实唐代对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

       这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对唐以后的五代时期及辽、元、明、清历代对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进一步进行地理发现和进行有效的行政管辖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三)元代对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的地理发现和行政管辖考

  元代对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地理大发现。

       元代疆域辽阔,以前的此疆彼界尽被扫除,元人形容其时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在此疆域辽阔、交通便利的条件下,元王朝建立前的蒙古汗国及元王朝为了更有效管辖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曾对北极地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探险、调查、考察及测量。

       第一次对北极区的探险是在蒙古汗国征服林木中百姓后,太宗十三年(1241年)窝阔台派和瑞到北海调查,往返数年,到达北冰洋岸,得日不落山。

       第二次对北极地区的探险是在和瑞调查北极十年后进行的。

       忽必烈的母亲唆鲁禾贴尼,利用其封地吉利吉思、欠欠州离北海(北冰洋)近之便利,派遣三个异密带着一千个人乘坐一条船,前往昂可剌河(叶尼塞河)入北冰洋处,某个到处是白银的地方,他们将很多银子运到岸边,但未能装上船。

       这支军队中,有三百多人没有返回,留下的人都死于瘴气和潮湿。

       但三异密都顺利归来。

  第三次对北极地区的探险是在完州人刘好礼为五部断事官时,曾亲到其所管辖昂哥剌部考察盎吉剌日不落,只一道黑气遮日的极地之景。

    刘好礼见到的极地之景,即为在现代科学称之为剪切带造成的,此景可在1995年4月-5月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中得到生动的印证:最可怕的还是'剪切带'的危险。

       考察队正在北冰洋洋面上向北步步推进,突然间'轰隆隆......''劈劈啪......'如闷雷似爆竹地一阵巨响,冰层断裂、撞击、挤压、翻腾的巨大响声从四面八方响起,由远而近滚滚而来。

       在队伍行进正前方,一条黑色的烟柱升腾而起,在半空中形成漏斗状,如同烟柱顶着一团乌云。

       这是当地时间4月29日中午,中国考察队进到北纬89度附近的时候,冰层下面两股不同的洋流相会,巨大的能量的释放把冰面撕拉得支离破碎。

  由此可见刘好礼的一道黑气遮日是有根据的。

       第四次对北极地区的探险是在大天文学家郭守敬为使其编的授时历更准时,在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在全国范围搞测量。

       建议应在远方测验日月交食分数时刻不同,昼夜长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测验。

该建议被采纳。

       郭守敬主持了这次对北极地区的测量及探险。

      《元史·天文志》称这次测量及探险为四海测验。

       郭守敬选精通天文测量技术人员14人及大量一般测量人员。

       领导其在南北长一万一千里,东西宽六千里的广大区域每隔十六度设一测景所,全国设27个,最北的北海测景所,地点为昂可剌河入北海(北冰洋)处的北极圈附近。

       进行了包括北极出地、夏至日影长、昼夜长短三项天文地理的测量。

       此次测量为元代改历之重要依据。

       郭守敬主持的这次北海测验,其内容之多,地域之广,精度之高及参加人员之多,是时不惟在中国,在世界亦属前所未有。

       第一次和瑞等人深入北冰洋岸进行的探险、调查,由叶尼塞河流域东面到勒拿河流域的广大林木中百姓部落(雅库部落亦在其中),因此地带西起贝加尔湖周围山地,东北至大兴安山、外兴安岭及其外兴安岭北支诺斯山,为深林密菁,人口稀疏,蹊径稀少的山地,路途艰难,故往返需三年。

       而第二次探险的三异密是乘船去不可能用三年时间,第三次探险的刘好礼为岭北五部断事官有公务在身,不可能有三年探险时间,第四次探险的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实地测量时间是在至元十六年(1279年)一年内进行的,那么这后三次探险的路线为何路线呢?按当时的情形,只能自谦州越过萨彦岭到唆鲁禾帖尼过冬地吉利吉思(阿巴干草原),沿谦河、昂可剌河(叶尼塞河)到北极较便利。

    此道已被考古所发现:在查库尔河谷和克木池克河之间,有一条建筑得很好的古路,宽六码,高出周围草原的地平面之上,路两边都有壕沟。

       路面和英国的公路一样平,也象英国用碎石筑的公路一样好。

       ……这里所说的两个地点之间道路笔直,相距约五十英里。

       我们不能相信任何规模的商业需要建筑这样惊人的道路。

       它的目的依然是费解的。

       道路经过的地方不需筑路就能运输。

       这里土地是坚硬的草原,适宜于任何交通运输;所以筑路是一种浪费劳力的蠢事。

       ……以它的现状我们所能推测的是这个地区必定曾一度非常重要,有更多的旅行队习惯使用这条大道,在蒙古和西伯利亚之间,存在一种更大的交通量......古道的大部分能适用于车辆运输。

  据《元史》卷二0亦记载:海至北境十二站大雪。

       考古发现说明无论对北极地区探险,还是断事官刘好礼进行行政管辖,以及郭守敬主持到65°N处进行测量,及征战、戍守都需要有一条宽广坚实的大道。

       亦说明此二次探险及一次天文测量应走此路线。

       正是多次对北极地区及北冰洋进行探险,才使元人对北极地区、北冰洋,有了一个清晰的地理概念。

       如据《元史·地理志》记载:谦河(今叶尼塞河)注于昂可剌河(安加刺河)北入于海(北冰洋),按元人的观念不是安加剌河注于叶尼塞河,而是叶尼塞河注于安加拉河。

       安加拉河是主流,因安加剌河水量大,故整条河命名昂可剌河,而谦河仅为支流。

       可见元人对昂可剌河及支流北注北冰洋的地理方望是何等清晰。

       元代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行政管辖范围广大,汉唐极盛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之边,唐所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陆。

  东北亚雅库等广大地区分属岭北、辽阳二省管辖,雅库西部的吉利吉思等五部及雅库皆隶属岭北省管辖。

       岭北省为元朝祖宗根本之地。

       在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

       雅库地区西部的吉利吉思等五部为:益兰州(突厥语,意为蛇,在今叶尼塞河上游,乌鲁克木河南)、谦谦州、乌斯(今叶尼塞河上游乌斯河地)、撼合纳(突厥语,意为布囊,今叶尼塞河上源贝克木河谷地带)。

       昂可剌部(自叶尼塞河中游至下游至北冰洋岸广大地区)附属于吉利吉思。

       至元七年(1270年),忽必烈任命刘好礼为吉利吉思等五部断事官,下设经历、知事官,将此地区置于元朝直接统治之下。

       断事官治所在益兰州。

       至元十年以后,西北叛王叛变,至元十七年刘好礼逃回朝。

       至元三十年,元军又收复吉利吉思等五部屯兵驻守,恢复了元朝对吉利吉思等五部的管辖。

       元朝的岭北五部断事官管辖范围广大,南起贝加尔湖西部唐努山、萨彦岭、阿尔泰山,北至北海之地(北极地区、北冰洋岸)。

       东北亚雅库地区中南部分布着巴儿忽、火里、秃麻、不里牙惕等部落。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此地区为巴尔忽地面,其境广袤达四十日路程,属大汗政府。

       此为元代八里灰田地(八里灰为  巴尔忽之异译),元朝在此设置火里秃麻牧场,是太仆寺所领全国十七道国家牧场之一。

  雅库地区中南部亦为岭北省管辖。

       辽阳省的极北部的雅库地区与相邻的辽阳省南部同属辽阳行省管辖,省治咸平(今辽宁开原)。

       雅库南部与之相邻的辽阳省北部的统军机构征东招讨司,即设在黑龙江入海口处的弩儿哥(即明代的奴儿干),与骨嵬(库页岛)隔海相望。

       雅库地区在辽阳行省极北部,据《开原新志》记载:有一种北山野人(北山即指外兴安岭)乘鹿出入。

       又据《辽东志》记载:北山野人呈给明朝政府的贡品,有海貂皮、海骡皮、海獾皮、殳角(海象牙)鲂须、好剌(诸色鹿),要之大都是北海产品。

       可推见他们在元朝时居住在自外兴安岭东端的小海(鄂霍次克海),往北到北极圈、北冰洋岸的雅库地区,向元朝政府进贡,受元朝辽阳行省管辖。

       又据《开原新志》记载:北海之南、大江之西居住着一种野人,住平土屋,屋脊开孔,以梯出入。

       卧以草铺。

       据《辽东志》记载:此种野人与吉里迷为邻,与吉里迷不同类。

       据《明实录》载:此类土著部落头领,多为女真野人头目。

       野人女真即清之鄂温克即雅库特一种转音,鄂温克,不仅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及外兴安岭,亦生活在外兴安岭以北至北冰洋的雅库地区。

       从明朝初年永乐等朝《实录》记载:野人女真(鄂温克、雅库特)向明朝政府进贡,即可知野人女真不过因循元朝旧制,即可推见野人女真向元朝政府进贡受辽阳行省管辖。

       (四)明代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管辖考

   继元之后明代东北地区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奴儿干都司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

       自永乐元年(1403年)邢枢等招抚建州、海西,野人酋长悉境来附,奴儿干地区首领把剌答哈来进贡,明朝政府设奴儿干卫,任把剌答哈为指挥同知。

       此后复增设至一百三十一卫加明初设的兀良哈三卫计,一百三十四卫并设奴儿干指挥使司以辖之。

       奴儿干都司设治于黑龙江下游,距海口一百五十公里的特林明朝政府派驻都司的官兵,少至五百,多达二三千,每二年更换一次。

       自永乐九年至宣德八年(1411-1433年),明朝政府特派太监亦失哈等多次考察奴儿干地区,并建有永宁寺及《敕修永宁寺记》和重修永宁寺两石碑。

       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广大,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但是也有人认为,奴儿干都司的管辖范围达到外兴安岭以北至北极圈、北冰洋岸的雅库地区,如北山野人。

       北山即外兴安岭南支及外兴安岭北支诺斯山延伸至白令海岬的雅库等广大地区,此种野人乘鹿,以捕海产进贡。

      《明会典》记载:野人女真去中国远甚,朝贡不常。

       这是说雅库地区的北山野人并非不朝贡,而是朝贡不常。

       按《明会典》载,建州海西女真一年一贡,三年一贡的应是野人女真,

      (五)后金及清前期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管辖考

  后金及清前期继承明朝旧制,在完成对外兴安岭以南的统一后,进一步加强对东北亚雅库地区的统治。

       对东北亚雅库地区西面的贝加尔湖及叶尼塞河上中游地区,清政府先是招抚,进而进行了统一战争。

       据《清太宗实录》记载:1637年(崇德二年),索伦领袖叶雷臣属于清后,又率众西逃。

       皇太极命宁古塔驻军,卦尔察兵、蒙古兵等军队,七百余人追捕。

  《清太宗实录》崇德二年六月辛丑(1637年7月25日)记载:是日,叙追杀喀木尼汉部落叶雷功。

       ……尔(俄尔多木)至博穆博果尔处,率博穆博果尔追之,行一月追及......至温多河(勒拿河的支流维提姆河,此处部落向蒙古汗进贡,而蒙古汗向清朝进贡),追获叶雷等,皆杀之。

       又据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卷下《征索伦》第二至三页考证:崇德四年,太宗文皇帝谕曰:叶雷复逃,锡库特追至北海,阅七月始还。

       知此次追兵直抵北海,其路实由今黑龙江西北,经俄罗斯尼布楚城,至北海温多地方也。

       ……(另一路)当日进兵,应由蒙古恰克图入今俄罗斯,楚库柏兴,经柏海尔湖何尔尔城去伊聂谢柏兴也。

       时俄人略地尚未至柏海尔湖,故大敌所及,如入无人之境。

       1639年索伦族领袖博穆博果尔背叛清朝,清军对黑龙江上游再次用兵。

       据《清太宗实录》卷五三载:崇德五年,十二月己未(1641年1月23日):......与齐洛台地方,获博穆博果尔。

       同年十二月庚申(1641年1月24日):......至甘地,获其弟及家属,又越十四日,至齐洛台(赤塔)地方,遂获博穆博果尔,及其妻子家属,共男妇幼稚九百五十六名口,马牛八百四十四。

       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卷下《征索伦》第四页考:今俄柏尔海(贝加尔湖)西北二千余里,有堪斯克,尼布楚西南数百里有(乞塔)。

       齐洛台即乞塔转音。

       锡库特兵自蒙古北边追蹑,越两月十三日,至今堪斯克地,里道颇合。

       自甘地越十四日,至齐洛台。

       今堪斯克急行十四日,亦可至乞塔。

       然则当时追兵,当由蒙古车臣汗北边,向西追至其地,又回而东南追至乞塔也。

       据曹廷杰考证,可知清军曾到达贝加尔湖西北二千余里的甘地(堪斯克地方)。

       这样东北亚雅库地区西边的叶尼塞河中下游地区在沙皇俄国东侵前已由清朝政府所涉足。

       对雅库地区,清政府进行了招抚,据乾隆元年《盛京通志》卷三四《人物》记载:招抚雅库地区,努山起了很大的作用。

       努山,原为长白山东之巴海人,善骑射,勇毅过人,在攻克抚顺时(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夺帜取城,功第一,而让功于他人。

       后奉使黑龙江,收奇勒里国入版图。

       时间约天命初年。

       奇勒里非黑龙江下游使犬部,而是外兴安岭以北的勒拿河流域到滨大东海鄂霍次克海北部的雅库地区的使鹿部即鄂温克部,也即是明代野人女真之一部。

       关于使鹿部在外兴安岭以北的勒拿河流域的雅库地区,在《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一书第53-55页的调查材料中也可得到印证:根据鄂温克老人们的记忆,他们在勒拿河时总共有十二个氏组,后来游动到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仅是其中的四个,即布利拖天氏族、卡尔他昆氏族、索罗共氏族和给利氏族。

       以后又从勒拿河流域迁来了一个索罗拖斯氏族,从布利拖天氏族中分化出一个新的固德林氏族,从索罗共氏族中分化出玛罗夫、特吉孟、恩快衣、索木孙等四个分支。

       在离勒拿河游猎到黑龙江时,这四个氏族除了都有自己的氏族长外,还有一个部落长率领着。

       ……关于索罗拖斯氏族的来历就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游猎在漠河一带的一个鄂温克老猎人,带着自己的姑娘,回到了久别的勒拿河故乡,探望自己的亲友。

       他们在一个索罗拖斯姓的亲友家里做客一个时期,他的姑娘就被这家大孩子深深的恋爱着了。

       一对年轻的情人,朝夕相处,真是有着说不尽的喜悦和幸福。

       但是他们从来是把自己的喜悦心情埋藏在心里,不曾在自己的大人面前透露过,而大人们也竟是没有觉察到。

       不久,老猎人又领着自己的姑娘返回漠河一带了。

       从勒拿河到漠河,路途相隔是这么遥远,这对于正在热恋着的一对情人来说,是没有比这感到更痛苦的。

       那年轻人常常为此而坐卧不安,心神不宁。

       他考虑再三,决定要去亲自找寻那个姑娘。

       当出发时,他什么也没多带,只带了三根针和筋线,准备修补袜子。

       他在一路上不知走了多少天,也不知走了多少路,总之,修补袜子的三根针都用断了,全身的力气都使尽了,他才走到额尔古纳河西岸的一个村子。

       村人们了解到他的情况,都非常同情他,给了他许多援助,才使他得以再一次的振作起精神,渡过额尔古纳河,来到漠河一带,最后找到了他所心爱的那个姑娘。

       这样在历尽千辛万苦以后的一天,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夫妇,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了。

       据说,他们先后共生了四个孩子,这就是以后成为索罗拖斯氏族的最早的四个兄弟。

       这些材料表明在沙皇俄国东侵前使鹿部(雅库特、鄂温克)分布的范围广大,北起北冰洋、南越外兴安岭南支到黑龙江流域,自由地徜徉往来于东北亚雅库等广大地区美丽壮观的山水之间。

       以上史料、资料都表明后金政府通过招抚,通过统一战争,将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纳入后金管辖。

       据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底至崇德元年(1636年)初,《清太宗实录》记载:东北滨海之国,率皆效顺;今东、西、北三方,咸禀声教,无纤芥之可虞,上余明国一路耳。

  崇德元年二月,后金政府第一次对外宣布:后金国,东渐于海,西柢汤古忒 ,北至北海,各国归附,。

  到崇德七年六月,皇太极更详细地总结了以往通过战争、招抚统一东北及东北亚雅库等广大地区。

       皇太极郑重宣布:予缵承皇考太祖皇帝之业,嗣位以来,蒙天眷佑自东北海滨,   迄西北海滨,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 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

  使犬、使鹿之邦,产黑狐、黑貂之地,除一部分地域在黑龙江流域外,其它部分在叶尼塞河流域、勒拿河流域的乌第河北侧的外兴安岭西北支、东北支--诺兹山(深入东西伯利亚海、白令海的金山哈达)。

       综上所述,清代对东北及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的管辖,是历代中央王朝、地方政府,与东北及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部族长期来往,或局部管辖、全部管辖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同时地理发现亦为渐进过程,亦为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模糊到清晰的累进过程。

       这就是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尼布楚谈判前,及谈判时中方反复提出以雅为界的重要历史依据,亦为中方提出以雅库为界的根本原因。

       土地归属

       唐朝平定室韦、勿吉后占据了外东北大部分,属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

       外东北在辽朝属上京道,后为金朝版图。

       元朝大部分归辽阳行省,1218年蒙古灭西辽,1219年“林中的百姓”(西伯利亚南部)并入蒙古版图,1271年蒙古大汗国成为元朝。

       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今天的西伯利亚大部分,往北一直延伸到北冰洋边,往东一直到西伯利亚东边的白令海和勘察加半岛,外蒙古、外东北、库页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属于元朝的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

       西伯利亚汗国(1460--1598),又称失必儿汗国,是16世纪时位于亚洲西伯利亚的一个汗国,由蒙古人及突厥人所建立,是属于从大蒙古帝国之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的四个汗国之一。

       15世纪,西伯利亚南部为蒙古游牧部族地。

       明朝外东北地区归努尔干都司和女真族。

       17世纪外东北地区纳入清朝版图,17世纪前期俄罗斯侵入外兴安岭和以北地区、黑龙江地区,外东北的少数民族拒绝向沙皇纳贡,俄罗斯人进行残酷镇压,康熙帝组织军民抵抗,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雅克萨的俄军,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

       1689年,中国跟沙俄签署第一份关于边界的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中明确表示整个外东北皆是中国领土。

       其中贝加尔湖与额尔古纳河之间的部分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俄罗斯。

       清政府设立黑龙江和吉林将军辖区管理外东北。

       沙皇俄罗斯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1858年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割让外东北---------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东、库页岛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俄罗斯,中国还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

       1919年,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发表致中国国民及南北政府宣言,废除沙俄对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令当时中国对外东北的主权恢复有了一丝的希望。

       但自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否认之前的宣言,拒绝将这片领土归还给中国。

       1924年5月31日,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北洋政府)和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也叫《中苏协定》。

       主要内容:一、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二、苏联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租界、租地;三、苏联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四、苏联取消帝俄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五、中东铁路同意由中国赎回。

       (六)、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外蒙古有完全的永久的主权。

       但是这个条约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外东北依旧掌握在俄国手里,外蒙古也最终独立。

       西伯利亚的最后归属

       17世纪,俄国从西方扩张,并吞了众多小国,扩张到西伯利亚东部;满族征服了蒙古本部,拥有了西伯利亚南部,建立了清朝。

       俄国和清朝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国家在西伯利亚冲突了。

       通过战争和《尼布楚条约》,划分了西伯利亚的势力范围。

       后来又通过1858年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外东北。

       俄国一直向东扩张到西伯利亚最东端,甚至拥有了阿拉斯加,后因“消化”不了而卖给美国。

       之后,虽然日本想争夺西伯利亚,但西伯利亚一直稳稳地掌握在俄国手中。

       在苏德战争中,西伯利亚成为了苏联心理上的支柱和事实上的大后方。

       (来源:历史新知 首页 » 文史百科 » 西伯利亚的历史变迁,见https://www./lishishuji/1242079.html)

===================================

      【延伸介绍】:

       中国是怎样最终失去西伯利亚的?https://www.sohu.com/a/196006656_821940  ;

       从鲜卑利亚到西伯利亚,从公元前到明清,西伯利亚的前世今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238370184317404&wfr=spider&for=pc ;

       西伯利亚的历史变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01/11/10310181_708901268.shtml

       看看西伯利亚的版图,这么大一块“肥肉”,被我们嫌弃2000年https://k.sina.com.cn/article_7026255995_1a2cc287b00100rx7g.html?from=history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