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旅游地图揽胜-台湾新竹

 兰州家长 2022-05-23 发布于甘肃

通过中国旅游地图来看中国的旅游景点,领略中国大好河山。

第三十二篇 台湾

台湾省:简称“台”。在中国的东南部。包括台湾岛,澎湖列 岛和龟山岛,火烧岛,兰屿、彭佳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岛 屿。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2270万人。自古以来 为中国领土。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相连,后因地壳运动分 隔成岛。据考古发掘,台湾古人类渊源于祖国大陆。隋唐以后, 大陆人民和台湾的关系密切,南宋时,澎湖已隶属福建路晋 江县,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明天启四年和六年, 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别侵入台湾。明末收复台湾。清置台湾 府,属福建省。1895年为日本侵占,1945年归回中国。山地占2/3。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气候热湿,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火烧寮年降水曾超过8000毫米,是中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夏、秋 两季多台风。矿产以煤、石油、天然气、铜、金、银、锰为主。 农产以稻、甘蔗、茶叶、水果为主。有纺织、 电子、制糖、塑胶、电力等工业。特产天然樟脑和香茅油。

文章图片1

新竹市,位于中国台湾省西北部,是一座新型工业城市,中国台湾省的人口第七大都市。新竹市人口40万,面积约102平方公里,位于由头前溪和凤山溪冲积而成的狭长平原上,东北与新竹县接壤,南与苗栗县毗邻,西面濒临台湾海峡,沿岸多沙滩,地势自东南而西北渐次低下,形成一畚箕形。

文章图片2

新竹景点:十七公里海岸风景区、大霸尖山、关西客家古宅

文章图片3

一、十七公里海岸风景区

指的为新竹市的海岸线,北起南寮,南至南港,长约十七公里,属离水堆积海岸,上千公顷的潮间带是北台湾最大的海滨湿地,孕育了大量的虾蟹螺贝类;十七公里海岸风景区规划新竹渔港娱乐渔船码头、看海公园、海天一线看海区、港南运河、美山蔚蓝海岸区、红树林公园、海山渔港观景台、南港赏鸟区等八大区,除外,还规划有帆船运动公园、南寮休闲旧港、环保休闲公园、新竹市苗圃、看海公园、环保教育馆、港南滨海风景区、金城湖赏鸟区、客雅水资源处理中心、香山湿地自然生态区、南港半月型白沙湾、风力发电厂、五座自行车道特色大桥及南寮渔港至海山渔港蓝色海路等景点,让民众在旅游时能一享美食、美景、游憩、运动及文化巡礼等乐趣,也让十七公里海岸风景区成为全台湾知名的观光休闲胜地。

文章图片4

二、大霸尖山

属于台湾的雪山山脉,在著名的台湾百岳之中,大霸尖山与中央尖山、达芬尖山合称“三尖”,目前大霸尖山和雪山属于雪霸国家公园。台湾泰雅族与赛夏族原住民坚信大霸尖山是其祖先发祥地,一向尊为圣山。

大霸尖山圆柱型的山貌、四面都是悬崖且寸草不生,特殊的山形让大霸尖山拥有台湾“世纪奇峰”的美誉。

由于大霸尖山为泰雅族和赛夏族人信仰中的祖先发祥地圣山,因此登顶行为一直是被禁止的,直到公元1927年日本登山队完成首度登顶。

大霸尖山吸引登山客登顶的原因之一就是震慑的地形景观,登顶后可看见大霸尖山和小霸尖山硬质砂岩经过风化作用营成的厚实岩锥,这种伫立于水平岩层基部以上的景观是台湾高山难得一见的景色。

而且在攀登的路途中随着海拔高度不同,沿途可看见阔叶林带、针叶林和阔叶林混和林以及针叶林带,更可看见拥有“迷雾森林”美称的台湾原生桧木林,红桧和扁柏在此交错成一大片森林市大霸尖山最迷人的景色,加上拥有丰富的动物生态,让大霸尖山成为登山客所向往的圣地。

雪霸国家公园以雪山和大霸尖山为主轴,园区东起罗叶尾山、西迄东洗水山、南至宇罗尾山、北抵境界山,总面积约有76850公顷,涵括观雾游憩区。

文章图片5

三、关西客家古宅

关西位于新竹县东北部,三面环山,凤山溪及其支流流经,青山绿水环抱,古称美里庄;这里空气清新,高龄人瑞多,故有“长寿之乡”的美誉。

关西一带原是原住民的聚居地,清乾隆年间,客家移民由广东海丰、陆丰等地陆续入垦,才改写了关西的开发历史。关西镇的路旁、田野间,矗立着一座座传统客家古厝,散发出悠然古味,其中又以郑氏、罗氏家祠以及坪林的范家古厝最具代表。位于明德路56号的郑家祠堂,建于清光绪年间,为一座燕尾式的四合院传统建筑,正厅上高悬着“带草衍派”匾额,是郑家祠的代表。相传郑氏祖先赴大陆参加科举考试时,正逢祖宅四周“书带草”生长茂盛,祖先一举中第后,郑家子孙便以“带草衍派”自称。

走进郑家祠,幽静的庭院里散置着古朴的陶瓷及石磨;而祠堂宅舍除两侧厢房稍显凌乱外,大致保留完整。已有上百年历史的郑家祠,曾因道路拓宽,险遭折除,后在子孙奔波陈情下,祠堂才被评为三级古迹而保存下来;这一段历时达20余年的陈情过程,连同祠堂历史,被制成大事记列于祠堂大厅。

穿过郑氏家祠右侧的小巷,即可来到北门口2号的罗家祠堂。罗家祠堂正厅所保留的木雕及交趾陶,较郑家祠完整,雕工也更精致,相当具可看性。客家人建筑讲究风水,据传罗家祠就建在关西台地的正脊上,为堪舆学上的宝地,子孙可因此受到庇荫。

范家古厝位于镇郊坪林49号,燕尾式的正厅,加上左侧四道护龙及右侧三道护龙,规模宏伟,远处即可望见其古朴身影,衬着远处葱笼青山。创建于道光30年(1850年)的范家古厝,系由范家第13代范汝舟所建,历经100余年,已传至第20世,可见其悠久历史。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