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鲁大地,儒家文风——山东博物馆馆藏30件珍宝(上)

 文旅小胖 2022-07-07 发布于广东

山东省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

山东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历下区经十东路11899号,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馆藏珍品有14.4万件,其中珍贵文物约4.9万件,201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以下就对山东博物馆馆藏30件珍宝(上)进行盘点。

1.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

此杯口径12厘米、内径4.9厘米、通高16.9厘米、柄高13.2厘米,这件巧妙的套杯组合,杯柄内套入杯胆,杯胆宽沿宛如草帽,也似盛放的花朵,深腹大容量,其柄身则塑成竹节纹细。1960年出土于山东省潍坊市姚官庄遗址,现藏于山东博物馆。此杯制作工艺复杂,器型规整匀称,薄脆如蛋壳,保存完整,实属罕见,是典型龙山文化的特征性器物,代表了中国远古时期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器,国宝级文物。

2. 龙山文化兽面纹玉圭

此玉圭呈窄长梯形,高17.8厘米,最宽处4.9厘米,最厚处0.85厘米,其玉质坚硬,色青泛黄,通体磨光,出土时已断为两截,由于埋藏在不同的地层,因此两截呈现不同的沁色。上段深沁为不透明的乳白色,下段局部有乳白色、褐赭色斑。1963年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遗址征集,现藏于山东博物馆。此器玉质纯净,纹饰如行云流水,令人叹为观止,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堪称早期玉雕杰作,是我省龙山文化玉器的上乘之作。

3. 大汶口文化红陶兽形壶

此壶通高21.8厘米、通长22.3厘米、体宽14.5厘米,通体磨光,施红色陶衣,光润亮泽。呈猪形,圆面耸耳,拱鼻,张口,四足,短尾上翘,耳穿小孔,背装弧形提手,尾根一筒形注水口,可受水,嘴可注水,体肥壮。腹部鼓起加大了容积,四足立起便于加热,造型生动美观,全器构思巧妙,造型生动,饶有趣味,既是使用器,又不失艺术情趣,准确的把握了动物各部位的比例结构和体形特征,表现出大汶口先民们高超的制陶水平。1959年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出土,现藏于山东博物馆。此壶造型生动自然,仿生陶器的红陶兽形器,在新石器时代发现的陶器中较为罕见,虽然是实用器却造型生动,不失艺术情趣,是五千年前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也是山东大汶口文化独特的代表器物,国宝级文物。

4. 大汶口文化八角星纹彩陶豆

此彩陶豆口颈26厘米,足径14.5厘米,通高28.4厘米,敛口侈沿,深盘圆底,下有喇叭形高把,造型匀称、深厚、稳重。器皿的主体装饰是红褐色陶衣上描绘的六组白彩八角星纹。八角星纹是由一方形四面延伸两角构成八角,六组八角星绕豆腹一周,均匀地分布成带状,星与星之间采用两道竖线分隔。此豆口沿上用褐、红彩绘对顶三角形与若干线条相间组成的图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红色陶衣上绘有5个方形八角星状纹饰。1978年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出土,现藏于山东博物馆。此豆纹饰构图对称,色彩对比强烈,是新石器时代先民留下的工艺美术佳作,在纹样构图和施彩作画方面集中体现了大汶口文化彩陶艺术的较高水平,堪称我国彩陶艺术珍品,国宝级文物。

5. 商刻文甲骨

山东博物馆藏甲骨数量达10588片,是国内收藏甲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主要来源自罗振玉、孙文澜、王惠堂、加拿大人明义士、德国人柏根氏等著名收藏家的旧藏。所收甲骨一至五期均有,内容丰富,涉及殷商政治制度、王室结构、社会生活、经济生产、方国地理、军事战争、宗教祭祀、文化礼制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史研究价值,弥足珍贵。传世品,现藏于山东博物馆。其中“鬼方”卜辞记载了商代的敌方部族,是中国文字中对著名的“匈奴”民族的最早记载;“鎷”是甲骨文中唯一带有“金”字旁的文字,“金”在甲骨中十分罕见,此系《甲骨文合集》中唯一的一片;“虹不隹年”则记载了彩虹天象,还有一片正反面均有刻字,内有三个字呈“龟”型,在甲骨文资料中也是罕见的,均为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6. 商亚丑钺

亚醜钺共两件,此件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钺正反两面铭“亚醜”二字,故得此名。同出的人面钺共有两件,这是其中铸有铭文的一件。钺身作镂空人面纹眉、瞳、鼻突起,狰狞可怖。刃角外侈,在正背两面的人面形口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亚醜”铭记,铭文左为正写,右为反书。1966年出土于山东省潍坊青州市苏埠屯商墓,现藏于山东博物馆。此器形体巨大,器身作透雕人面纹,极富威严,十分罕见,经历风霜的洗礼、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传承至今,是为青铜器中的瑰宝,是殷商末期青铜钺的典型代表,为山东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国宝级文物。

7. 商举方鼎

此鼎器高23厘米、口长16厘米、宽14.2厘米,形制纹饰相同,均长方腹,双立耳,颈微敛,腹微鼓,四柱足。器壁四隅及颈部四面中间各有扉棱。颈饰双夔兽面纹及联珠纹,腹饰巨睛凝视的兽面纹,均以云雷纹为地,四足饰阴线蝉纹,腹内壁铸铭文“举祖辛禹”及徽号。1957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小屯出土,共两件,现藏于山东博物馆。举方鼎是举族的宝贵遗珍,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其造型厚重典雅,纹饰美观庄重,铸工细致考究,铭文笔势雄健,是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最为精美的商代晚期青铜鼎之一。

8. 西周颂簋

此器通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13.2公斤,为圆盖圆腹,子母口,盖顶部有圆形捉手。双耳作兽首形,有珥。圈足下有三小足。器、盖口沿饰窃曲纹,腹与盖上部饰瓦纹,足部为垂鳞纹。铭文15行152字,记述周王册命颂为监造新宫的官吏,并赏以官服、旗帜等事。铭文收录于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既为西周时期的优秀书法作品,又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值得珍视。颂簋传世中器盖俱全的有6组,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处。这件为刘喜海的旧藏,现藏于山东博物馆。此器造型庄重,铸造精良,纹饰瑰丽,铭文书体严谨,与颂壶、颂鼎并称“三颂”,是西周时期的重要铜器,也是山东博物馆现存铭文字最多的西周青铜器,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重要的文字资料,其金文规整、典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国宝级文物。

9. 西周裸人铜方奁

此器高7.5厘米、长12厘米、宽7.5厘米,器身呈长方形,顶部有两扇可以对开的小盖,每盖一钮,分别为男、女裸体人,呈面对面跽坐状。器腹下部铸有六个人形器足,人形裸体,屈膝,双手在后背负器身。与裸人铜方奁形制相似的器物目前共发现三件,都出土于山东莒县。据器物档案记载,该方奁最初为清末民初莒县著名的文物鉴藏家庄恩泽收藏,1951年其夫人庄丁德萱和长子庄楚东将庄氏收藏捐献给国家,现藏于山东博物馆。此器造型奇特,寓意神秘,数量极少,迄今发现仅此一件,在全国出土同类器物中时代最早,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10.春秋公孙土折壶

此壶高29.5厘米,口径8厘米,壶口为圆形,上面配有盖,盖的中央有小环形钮,两边还各有一个大的活环钮,壶的颈部较长,两侧各有一个环耳,每个环耳各连着一条提链,提链分别穿过壶盖两边的活环钮,再和提手相连,这件壶的腹部鼓起,中段装饰有两道凸弦纹。颈外阴刻铭文6行39字,大意为公孙土折做齐国执政时,公子土折为女儿中姜作陪嫁用壶,希望子孙后代永保用。此壶上的纪年不是根据齐景公在位的时间,而是根据执政大臣公孙土折的掌权时间,这种纪年方式非常的特别,当时只有齐国等极少数的国家使用。1963年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杨善公社出土,现藏于山东博物馆。此壶造型端庄,通体光素,是齐国国内异姓贵族之间通婚的遗物,是一件年代明确的春秋晚期标准器,也是研究齐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11.春秋莒国游钟

莒国为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这套游钟由九只外形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甬钟组成,整套编钟重量只有几百公斤,挂起来也不过两米多长,钟面的篆带上装饰有变形的蟠螭纹,鼓面装饰有兽面纹,每只甬钟上装饰有三十六枚钟乳凸起。九件钟钲间和两铣面及釪部铸通篇铭文70字,曰:“唯正月初吉庚午,莒叔之仲子平自作铸其游钟。玄谬鋿吕,乃为之音……仲平善……考,铸其游钟,以乐其大酉。圣智龚良,其受以眉寿,万年无期,子子孙孙永保用之”。根据铭文所写,文中莒叔之仲子平是指莒国国君兹平公,也就是出土编钟墓葬的主人。1975年出土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南县大店镇,现藏于山东博物馆。这套编钟保存完好,器形规整,形制轻巧,纹饰精美,特别是其上所铸铭文,篇篇70字有韵,是莒国国君田猎郊游的专用娱乐乐器,也是展现莒国古老礼乐文化的重要佐证。

12.战国鲁国大玉璧

玉璧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殓葬,这件鲁国大玉璧即为殓葬玉璧。此玉璧呈碧绿色,扁平体,正圆形,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玉璧两面有相同的纹饰,璧面纹饰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外两层阴线刻有合首双身的龙纹,中间层密布排列均匀的浅浮雕谷纹。1977年出土于山东省济宁曲阜市鲁国故城遗址,现藏于山东博物馆。此玉璧器形较大,纹饰繁缛精美,布局紧凑匀称,线条流畅,工艺纯熟,为国内发现的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也是迄今所见多层纹饰玉璧的最早遗物,属战国时期玉璧中的精品,在玉璧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国宝级文物。

13.战国铜餐具

这组铜餐具分别由耳杯、小碟、盘、盒、碗等组成,外加罍形的餐具外壳,共达60件。这批铜餐具制作精良而且保存完好,有的甚至还没有生锈,保存有青铜本来的黄金色。从配套的10个耳杯和10个小碟看,当时已经盛行10人之宴了,而这一传统至今仍在盛行。追根溯源,10人为宴的风俗大概属于齐国、齐地由来以久的习俗。这套餐具的主人身份属于士大夫阶层,并非王室贵族,能够陪葬这样堪称"豪华"的餐具,也反映出当时齐地人民殷实富足的生活水平。1991年出土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永流乡张家庄村出土,现藏于山东博物馆。这组数量庞大且完整成套的战国铜餐具为国内仅见,制作精良而且保存完好,不仅反映了当时齐国工匠的高超技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齐国的繁荣和兴盛,为研究战国时期齐国手工业、制造业和齐国临淄地区的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国宝级文物。

14.西汉兵法竹简

这套兵法竹简包含《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简文书体为早期隶书,写于公元前140~前118年(西汉文景时期至武帝初期)。《孙子兵法》也称《吴孙子》,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作者孙武,春秋末年齐国人,后至吴国成名。银雀山出土《孙子兵法》为13篇足本,并有佚篇共4篇。《孙膑兵法》,也称《齐孙子》,作者为战国时期齐国人孙膑,晚孙武百余年。出土简本共16篇。第1至第4篇记孙子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确定是孙膑所书。第5至第15各篇篇首都称“孙子曰”指的也是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1972年出土于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西汉墓,现藏于山东博物馆。这套《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同时出土证实了孙武、孙膑实为两个人,各有兵书传世,揭开了自宋代以来关于孙子和孙膑是否为一人的历史谜团,为辉煌的齐鲁兵学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国宝级文物。

15.西汉麃孝禹碑

此碑刻于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碑高147厘米,宽45厘米,圆形碑首,上刻粗花纹屋形,下有两鸟相对,左为鹤,右己泐,均阴刻。碑文隶书,2行15字,有界栏。右行刻“河平三年八月丁亥”8字,左行刻“平邑成里麃孝禹”7字。专家考证,从已发现的西汉墓碑中可以看出,该碑刻立于汉碑初兴之时,墓碑的定制尚未形成,因此该碑的形制、书丹、绘画等别具一格。于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雕刻,现藏于山东博物馆。此碑碑首线刻双鹤画像,碑身刻两行字“河平三年八月丁亥,平邑成里麃孝禹”,其风格遒劲苍古,可为古隶代表,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汉碑的实物,国宝级文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