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修订记录
版本号 修订日期 责任人 修订说明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
2.1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1
2.2现场处置关键部门 1
2.3火灾应急处置关键人员职责 1
3响应启动 2
4处置措施 3
4.1处置原则 3
4.2先期处置措施 4
4.3各场所火灾处置措施 4
4.4各类可导致地铁火灾情况的应急措施 8
5应急保障 10
附加说明: 11
批准页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及其他法律法规要求,保护公司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特编制《火灾专项应急预案》,用于规范火灾事故(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于2021年7月1日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各部门均应严格参照执行。
批准人:
(单位盖章)
XX年XX月XX日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的事故应急处置。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按《运营分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有关应急处置机构与职责的规定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和履行职责。
2.2现场处置关键部门
2.1发生在车站,站务中心为现场处置关键部门
2.2.2发生在物资总库,计划合约部(物资管理部)为现场处置关键部门。
2.2.3发生在(OCC)控制大厅,运管中心为现场处置关键部门。
2.2.4其他地方发生火灾,以属地管理部门(中心)为现场处置关键部门。
2.3火灾应急处置关键人员职责
2.3.1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
a)履行消防控制室值班职责,监控消防各类系统设备设施,熟悉所负责值班管控的场所总体布局,应急人员队伍分布,发现火警等信息,立即组织火警点附近人员前往确认;
b)确认发生火灾、爆炸等应急情况,及时向控制中心(OCC)环控调度、现场处置负责人报告信息;
c)根据现场处置负责人或OCC命令启动火灾应急疏散程序,操作和确认消防联动设备及时动作,疏散路径畅通,疏散条件良好;
d)通过通讯工具调配人员,组织微型消防站队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开展火灾应急处置,落实报119、110、120、部门相关人员等信息通报职责。
e)做好现场处置情况的跟进,及时沟通,信息、指令上传下达工作。
2.3.2现场处置负责人:
a)作为火灾现场应急处置负责人,接到火警通知立即组织前往着火位置应急处置;
b)负责整体把控现场应急处置组织工作;
c)根据现场火势发展情况,发布应急处置命令,执行响应应急处置程序;
d)高一级别指挥人员或消防队到现场后,进行信息对接,指挥权移交,配合开展后续和应急处置工作。
2.3.3微型消防站队员:
a)接受现场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现场处置负责人指挥调配,火灾发生后及时携带微型消防站装备赶赴现场处置。
b)根据火灾应急预案、处置程序,按本岗位应急处置程序要求落实火灾应急处置工作,并接受现场处置负责人指挥调遣;
c)接受微型消防站日常训练、演练等技能培养,确保自身火灾应急处置技能过硬。
2.3.4维修人员:
a)到场后协助车站应急处置,进行火灾扑救及人员疏散。
b)向设备抢险负责人报告,听从抢险负责人指挥,检查各专业设备;
c)消防设备维修人员迅速检查确认消防设备设施的运行工作状态,包括但不仅限于排烟风机、风阀、照明、闸机紧急释放装置是否按模式要求正常启动。
2.3.5环控调度:
a)环控调度作为线路集中监控消防控制室值班指挥员,负责全线各类辖区消防设备的全面监控,对火灾报警及时组织确认、分析现场情况、指导现场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b)综合分析现场火情,执行合理的火灾模式,按照控制中心应急处理程序执行应急处置;
c)监控消防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如有故障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抢修;
d)根据现场总指挥命令,执行灾后恢复模式,安排专业人员检查设备设施。
3响应启动
当发生火灾突发事件,现场人员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先期处置,并向OCC汇报,OCC对火灾进行研判,启动应急响应,当达到Ⅱ级及以上应急响应条件时,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相关人员参与应急救援。当启动Ⅱ级及以上应急响应后,应急指挥部需开展以下工作:
序号 行动关键词 执行人 行动详解 确认现场情况,召开紧急会议 现场指挥部 立即赶赴应急集合点,成立现场指挥部,与事发现场人员确认事故情况,包含人员受伤、受困、燃烧物质、燃烧时间、部门、蔓延方向、火势范围、阶段以及设施设备、建筑物受损情况,组织召开现场紧急会议,制定救援方案 2 协助应急指挥工作 应急值守组 及时收集、整理火灾事态发展及处置情况的信息,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汇报,并协助应急总指挥、现场指挥部开展应急指挥工作。
制定临时行车组织安排,降级、恢复运营行车组织的策划与实施。 3 集结并启动应急响应工作 综合协调组
现场处置组
新闻舆论组
后勤保障组 接到指令后,立即赶赴应急集合点,根据救援方案和人员在岗情况安排组员具体任务。
佩戴好应急救援所需劳动防护用品,并准备所需应急物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 4 联络外部救援力量 应急值守组 当突发事件超出Ⅰ级响应或需报请启动集团应急预案的,经应急指挥部同意,向集团应急值守汇报,申请启动集团应急预案。
视情况启动公交接驳,拨打119、110、120。
根据事故发展势态,按照公司信息报送要求,向集团等上级部门上报火灾事件信息。 5 引导、配合救援 现场指挥部
现场处置组 安排人员引导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等及时进场。
准备好现场图纸材料,协助消防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集团应急指挥组织机构赶到现场后,现场指挥权移交集团,并服从集团统一指挥,配合做好应急救援。 6 后勤及财力保障 后勤保障组 根据部署与事态发展需要,做好后勤及财力保障,协调并调集好所需应急物资、车辆、通讯器材等。 7 信息公开 新闻舆论组 关注社会舆情,做好舆情监测、汇总、传达、上报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响应,严格审批”的原则,按照《舆情应对管理办法》做好舆情应对工作。 8 善后处置 事发责任部门 响应终止后,制定善后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4处置措施
4.1处置原则
4.1.1贯彻“救人第一,救人与救灾同步进行”的原则,积极开展防灾自救工作,同时做好乘客疏散、救护工作。
坚持快速反应的原则,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
防中毒、防窒息。现场确认或扑救火灾时,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及早判明火灾类型,实施对应灭火措施,力争在火灾初起阶段扑灭火灾。
列车在区间隧道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时,列车应驶向前方车站进行救灾疏散。
火灾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向“119”、“120”、地铁公安报告,并注意封锁保护现场,协助事后调查。
.2.1消防值班人员接报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确认。
4.2.2确认人员要尽快查明报警现场情况,判断火灾报警信号是误报还是发生火情报警,及时上报现场情况。
4.2.3现场人员发现火情时,应立即报警,告知发生火情部位、是否有人员被困、燃烧物质。
4.2.4现场人员应判断火情性质,使用附近可以利用的灭火器材,将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火情较大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烟雾蔓延。
4.2.5当自动灭火系统保护房出现火情时,应及时启动自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
4.2.6当发生火灾后,应立即启动火灾现场处置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到场救灾,及时组织其他人员、乘客疏散,防止因火灾蔓延扩大造成人员伤亡。
4.3各场所火灾处置措施
4.3.1车站火灾
4.3.1.1启动车站火灾处置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救灾、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域、救援伤员;
4.3.1.2启动设备火灾模式,开启事故广播、导向灯箱、闸机等引导疏散,开启车站通风系统排烟;
4.3.1.3车站其它工作人员应立即暂停原工作岗位的工作,听从车控室的统一指挥,协助救灾;
4.3.1.4列车视情况越站或不进站;
4.3.1.5发生火灾的车站应做好警戒工作,除救灾队伍以外,车站出入口保持只出不进。
4.3.2列车火灾
4.3.2.1列车上发生火灾时,司机应了解起火位置、火势情况,使用列车广播引导乘客使用车载灭火器材进行灭火自救,迅速向行调、就近车站报告,并尽量驶向前方车站站台进行处置。若列车驾驶室有登乘人员,司机应立即通知登乘人员到现场确认火灾情况。
4.3.2.2当列车在站台火灾时,启动列车在站台火灾处置应急预案。
a)保持车门及屏蔽门(安全门)打开状态,开启列车广播引导乘客疏散出车厢;
b)车站组织现场救灾、疏散乘客到安全区域、救援伤员;启动设备火灾模式,开启事故广播、导向灯箱、闸机等引导疏散,开启隧道、站台通风系统排烟;
c)同向列车停驶火灾列车区域,其他方向列车视情况越站或不进站;
d)车站其它工作人员应立即暂停原工作岗位的工作,听从车控室的统一指挥,协助救灾。
4.3.2.3当列车停在区间隧道(高架线路)火灾时,启动列车在区间隧道(高架线路)火灾处置应急预案。
a)保持驾驶室疏散门(或区间疏散平台一侧车门)打开状态,开启列车广播引导乘客疏散至安全区域;
b)OCC任命属地值班站长或列车司机为现场处置负责人,组织灭火,引导乘客向车站、联络通道等区间安全出口疏散,救援伤员;
c)车站启动设备火灾模式,开启事故广播、闸机、端门等引导疏散,开启隧道通风系统排烟;
d)同向列车停驶火灾列车区域,其他方向列车视情况越区或不进该区;
e)车站其它工作人员应立即暂停原工作岗位的工作,听从车控室的统一指挥,协助救灾。
4.3.3区间隧道设备火灾
4.3.3.1当区间隧道发生设备火灾时,两端车站启动区间隧道设备火灾处置应急预案。
4.3.3.2到区间隧道确认火警时,应2人(或以上)携带灭火器前往。
4.3.3.3控制中心指定靠近火警点的车站值班站长担任现场处置负责人,组织人员现场确认、灭火。
4.3.3.4车站其它工作人员应立即暂停原工作岗位的工作,听从车控室的统一指挥,协助灭火工作。
4.3.3.5控制中心组织列车运行,配合现场确认及灭火。
4.3.4控制中心(大楼)火灾
4.3.4.1消防值班人员接报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通知OCC大楼值班保安及附近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当确认现场发生火灾时,启动控制中心(大楼)火灾处置应急预案。
4.3.4.2现场人员发现火情时,应立即通知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或立即报119,并判明火情性质,使用附近的器材,将火情消灭在初起阶段。
4.3.4.3当火情较大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需组织大楼工作人员疏散;调度指挥中心执行OCC紧急疏散程序,各调度疏散到后备场所继续工作。
4.3.4.4控制中心大楼安保人员应严格把控,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控制中心大楼,引导消防队员到现场灭火,维持现场秩序。
4.3.5风亭/中间风亭火灾
4.3.5.1车站风亭火灾按地铁车站火灾的情况进行处理。
4.3.5.2中间风亭火灾
a)消防值班人员接报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通知附近存放风亭钥匙的车站值班人员以最快的方式前往确认,同时通知相关专业人员协助处理。
b)当确认现场发生火灾时,启动相应的火灾处置应急预案。
c)现场人员发现火情时,应立即报警,并判明火情性质,使用附近的器材,将火情消灭在初期阶段。
d)当火情较大时,组织风亭内工作人员疏散,同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风亭,引导消防队员到现场灭火,维持现场秩序。
4.3.6变电站(所)火灾(含主变电站、车辆段变电所、区间变电所等)
4.3.6.1消防值班人员接报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通知变电站(所)火灾的供电值班人员(或消控室值班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先于供电专业人员到场确认的其他人员需做好自身防护,不得操作设备开关,不得打开配电柜门,不得触碰室内设备。
4.3.6.2当确认现场发生火灾时,启动变电站(所)火灾处置应急预案。
4.3.6.3现场人员发现火情时,应立即报警,并判明火情性质,使用附近的消防灭火器材或气体灭火系统(高压细水雾系统),将火情消灭在初期阶段。
4.3.6.4当火情较大时,组织场内工作人员疏散,同时做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引导消防队员到现场灭火,维持现场秩序。
4.3.7车辆段(停车场)火灾
4.3.7.1消防值班人员接报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通知另一名值班巡查人员或报警部位最近保安持通讯工具现场确认。
4.3.7.2现场人员发现火情时,并判明火情性质,使用附近的灭火器材,将火情消灭在初起阶段。
4.3.7.3当确认现场发生火警时,启动车辆段火灾处置应急预案,消防控制室值班员报119,检查确认消防联动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未联动运行的应手动开启。
4.3.7.4场段运转值班员担任车辆段火灾现场处置负责人,负责车辆段火灾应急处置的前期组织、调度、灭火救灾工作。
4.3.7.5火灾情况下,车辆段各单位应全力组织人员协助抢险救灾,场段运转值班员应及时组织车辆段消防队员响应,形成火灾应急处置支援力量赶赴现场处置;火灾责任区负责人到场后立即向OCC报告,并主动与现场处置负责人做好信息对接,开展救援救灾组织工作。
4.3.7.6当火情较大时,组织受火灾影响的工作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4.3.7.7在消防队员来到之前,消控室值班人员及现场人员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控制火势蔓延。
4.3.7.8安保人员应严格把控,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车辆段,引导消防队员到现场灭火,维持现场秩序。
4.3.8公司外部发生火灾、爆炸
4.3.8.1当车站发现外部环境发生火灾、爆炸或接到相关信息,值班站长立即向OCC报告。
4.3.8.2如火灾暂未对车站造成影响时,值班站长立即与外部环境负责人了解事件的概况,并安排人员到车站相连接的出入口处密切观察,组织受影响出入口只进不出,引导乘客由其它出入口出站。
4.3.8.3如造成大量人员涌入车站,对正常的运营造成影响时,车站要做好客流组织工作,引导疏散人员到其他安全位置,同时引导乘客由其它出入口出站。
4.3.8.4当蔓延到车站时,按车站火灾进行处置。
4.3.8.5车站人员应到相连接的出入口处确认防火卷帘门状态,当系统不能触发卷帘门自动降下时,车站人员应手动操作降下卷帘门。
4.3.8.6当相连接出入口的防火卷帘门正在降下时,若还有人员正在往轨道交通车站方向逃生,现场人员可手动操作卷帘门,使其保持半开状态,待逃生人员通过卷帘门后,关闭卷帘门。
4.3.8.7车站安排专人到车站相连接的出入口处密切观察事态发展,做好现场应急处理。
4.3.8.8当外部环境火灾扑灭,事件处理完毕后,车站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检查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结构及设备设施,确认连接口具备使用条件,恢复正常运作。
4.4各类可导致地铁火灾情况的应急措施
4.4.1电气设备冒烟着火
.1.1电气设备发生冒烟着火时,为防止触电事故,一般都在切断电源后才进行扑救。
.1.2若在危急的情况下,如等待切断电源后再进行扑救,会有使火势蔓延扩大的危险,或者断电后会严重影响生产。这时为取得扑救的主动权,扑救就需要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带电灭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当自动灭火系统保护房出现火情时,应及时启动自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
b)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干粉等)进行灭火。不能直接用导电的灭火剂,如直射水流、泡沫等进行喷射,否则会造成触电事故。
c)使用小型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时由于其射程较近,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安
全距离。
d)如遇带电导线落于地面,则要防止跨步电压触电,扑救人员需要进入灭火时,必须穿上绝缘鞋。
.1.3开启环控通风系统火灾模式进行排烟。
.2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泄漏
.2.1杜绝火种。一旦发现可燃气体泄漏应立即停止所有作业,控制火源,可燃气体大面积泄漏现场严禁火源和触动电气开关,严禁碰撞铁器产生火花,以免引燃可燃气体。
.2.2切断气源。发生可燃气体泄漏应立即确认泄漏地点和位置,同时应采取关闭泄漏气瓶气阀、缠裹、堵塞等方法进行堵漏。如发现液化气瓶燃气泄漏,在未着火时可将阀门关闭;液化气着火时,可用水或湿布覆盖冷却防止爆炸。
.2.3设置警戒区。如发现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立即派人组织疏散人员,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4.2.4抢救人员。将受伤人员立即转移到户外、地面空旷处,由医务人员转运至医院救治;参加抢险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5立即通报“119”、属地派出所或地铁分局指挥室、煤气公司。在未得到“119”消防人员、公安人员或煤气公司人员提供的检测数据或安全措施建议前,车站可暂维持正常对外运营模式。
.2.6当出现多名乘客同时感到不适(恶心呕吐)或晕倒的情况下,应按恐怖袭击处置。
.2.7当车站或隧道内发现可燃气体泄漏时,应先不改变原有环控通风模式,待查明气体来源、范围、浓度后,再调整相应的环控模式。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为防止毒气扩散,原则上应关闭车站或隧道内通风设备,待查明情况,按要求开启通风设备;如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站点外部环境为郊区、人员稀少的,应结合现场情况综合分析,可按要求开启通风设备,降低毒害对车站的影响。若是车站外部发生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进入地铁范围内,应立即调整环控通风模式,确保车站为正压状态,控制可燃、有毒有害气体窜进车站。
.2.8当列车上发现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司机应立即向行调、就近车站报告,开广播安抚乘客,并保持列车运行至前方车站处理;若列车驾驶室有登乘人员的,应安排登乘人员到现场确认。若列车在隧道内不能前行,启动列车隧道紧急疏散预案。
.2.9当隧道区域发现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控制中心立即组织两端车站人员确认泄露位置。
.2.10在专业救援队员到达前已发现严重泄漏或有可预见性的危险时,控制中心应视现场情况立即下达该车站停止对外服务、列车不停站通过或扣停进站列车、工作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的命令。
.2.11若出现起火燃烧,则按相应的火灾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3化学危险品、易燃液体、腐蚀毒害品的泄漏
.3.1制止泄漏,采取回收、堵截等措施防止泄漏扩散。
.3.2疏散与隔离,设立现场警戒线。在化学危险品储运、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
.3.3切断火源。易燃危险品泄漏后严禁操作泄漏现场的电器开关,禁止明火和金属器具撞击,防止火花引起燃烧。
.3.4现场处理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3.5若是大量泄漏,应立即报“119”,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
.3.6若出现起火燃烧,则按相应的火灾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3.7当仓储、使用场所、车站及列车上发现化学危险品泄漏后,现场人员应立即确认泄漏地点和位置,同时应采取关闭泄漏阀门、缠裹、堵塞等方法进行堵漏。如在室内则应打开门窗通风,减少室内的气体浓度。若已引起燃烧,应根据危化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3.8当仓储、使用场所、车站及列车上发现易燃液体泄漏后,现场人员应根据泄漏化学品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若是酒精类的化学品泄漏,应立即用其它容器回收或用大量水冲洗(稀释)现场。
若是柴油、汽油、油漆、天那水、松节水等易燃液体泄漏,则应采取堵截、回收等方法控制其泄漏,难于回收时可用沙土覆盖后清理。
.3.9事故应急处理完成后,应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待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完成后方可清理现场。
见公司《运营分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5应急保障”。
附加说明:
本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由运营分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解释
9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