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全册课文内容梳理(素材)五年级上册语文
2022-05-23 | 阅:  转:  |  分享 
  
五年级上册1.《白鹭》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
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
《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主要内容与情感:《白鹭》主要写了白鹭的形,色和神态,赞美了白鹭的内在美,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赞
美和喜爱之情。2.《落花生》作者:许地山,(1894-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
,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危巢坠
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主要内容与情感:《落花生》讲
述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
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思想和价值观。3.《桂花雨》作者:琦君(1917-2006),
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
雨灯花落》等。主要内容与情感:《桂花雨》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和对家乡热爱的思想
感情。4.《珍珠鸟》作者:冯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
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主要内容与情感:《珍珠鸟》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
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5.《搭石》作者:刘章:1939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兴隆县。我国当代著名诗人,目前已出版《
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刘章散文选》《北山恋》《刘章散文选》等诗文集28部。主要内容与情感:《搭石》描写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
一幕幕情景,通过平凡的小事,我们感受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6.《将相和》作者:司马迁(前145或前
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0多万字,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内容与情感:
《将相和》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
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有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同时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7.《什么比猎豹
的速度更快》主要内容与情感:《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从慢到快,利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人、鸵鸟、猎豹、游隼、喷气
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的速度,让人们在比较中获得科学知识。8.《冀中的地道战》作者:周而复(1914—2004),现当代作家。
代表作《上海的早晨》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散文报告尔集《诺曼·白求恩》《晋察冀行》等
。写作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于1942年到1944年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
、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
行残酷的封锁政策,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地道战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主要内容与情感:《冀中地道战》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中
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9.《猎人海力布》主要内容与情
感:《猎人海力布》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的故事,这种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
质永远值得人们学习。10.《牛郎织女(一)》主要内容与情感:《牛郎织女(一)》讲述了牛郎关心老牛、与老牛亲密无间以及与织女相识结为
夫妻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1.《牛郎织女(二)》主要内容与情感:《牛郎织女(二)》的后半部分
,讲述了王母娘娘知道织女在凡间与牛郎结为夫妻后,亲自将他抓走,牛郎带着孩子追赶织女,在织女的不断抗争下,两人终于能够在每年农历七月
初七这天相会,表现了织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反抗精神,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2.古诗三首(1)《示儿》作
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
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写作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
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
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主要内容与情感:《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
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2)《题临安邸》作者: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
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主要内容与情感:《题临安邸》作者以讽刺的语言写出了当
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揭露了当权者的腐朽本质,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激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
、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
丽奇幻,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主要内容与情感:《己亥杂诗》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
出的强烈愿望。13.《少年中国说》作者: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
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主要内容与情感:《少年中国说》通过写少年中国的各种美好前景,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
之情和对中国少年的期望。14.《圆明园的毁灭》作者:王英琦:安徽寿县人。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守望灵魂》《背负
自己的十字架》《热土》等17部,短篇小说集《爱之厦》《遥远而切近的爱》,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等。散文《我遗失了什么》获1987年
全国优秀散文奖。主要内容与情感:《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
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仇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5.《小岛》作者:陆颖墨:江苏常州人。著有
小说集《寻找我的海魂影》《白手绢,黑飘带》,电影文学剧本《中国月亮》,小说《军法,已在战前执行》等。话剧剧本《远岛之光》获第六届全
军文艺汇演剧本一等奖,短篇小说《海军往事》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作品共获奖20余项,选入各种选集数十种。主要内容与情感:《小岛》讲述
了将军来无名岛视察时观看战士们种的菜地,晚饭时拒绝单独吃蔬菜,而与战士们分享蔬菜的故事,赞美了守岛战士们不畏艰难,爱岛如家的美好品
质,也歌颂了将军与战士们之间相互关爱的深厚情谊。16.《太阳》主要内容与情感:《太阳》一文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
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7.《松鼠》作者: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
庭出身,从小接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进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授为
院土。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册巨著《自然史》。他主张生物的种是可变的,是进化思想的先驱。主要内容与情感:
《松鼠》一文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的漂亮外貌,驯良习性和乖巧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18.《慈母情
深》作者: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
、《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主要内容与情感:《慈母情深》这篇课
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母亲的慈祥、善良和对孩子深沉的爱,表达了
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19.《父爱之舟》作者: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
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
丑缘》等十余种。主要内容与情感:《父爱之舟》一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父亲为我糊万花筒、背我上学、借船送我考学等几件往事的回忆,从细微
处表现出贫苦生活中父爱的深厚与伟大,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巴德?舒尔伯格(19
14—2009):知名编剧、作家。他担任编剧的《码头风云》风靡全球。他的作品有《在滨水区》《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
涂和糊涂的聪明》等。主要内容与情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
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精彩极了”是慈祥的爱,“糟糕透了”是严厉的爱。21.古诗三首(1)《山居
秋暝》作者:王维(701-761,一说699—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
居士。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主要内容与情感:《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
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2)《枫桥夜泊》作者:张
继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事雕琢。有诗集《张祠部诗集》流传后世,其中以《枫桥夜泊》一首最著名。写作背景:天
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
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
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于是诗人写下了《枫桥夜泊》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主要内容与情感: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
桥,看到深秋江边的夜景,触景生情。诗歌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忧愁的情怀。(3)《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1
655.—1685),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写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
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家人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主要
内容与情感:《长相思》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抒发了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
22.《四季之美》作者:清少纳言(966~1025)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为平
安时代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拓了一个新的
领域,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奠定了基础。主要内容与情感:《四季之美》按季节的顺序描写了四节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的感情
。23.《鸟的天堂》作者:巴金(1904—2005):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
、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
,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
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
良心”。主要内容与情感:《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
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4.《月迹》作者: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
社担任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集《商州散记》、《天狗》;长篇小说《浮躁》、《废都》;散文集《月迹》、《
心迹》、《爱的踪迹》等。主要内容与情感:《月迹》一文通过对山村儿童追踪月迹的描写,体现了秋月之美以及童心的天然创造力。25.《古人
谈读书》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
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朱熹(1130—12
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
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
帅。主要内容与情感:《古人谈读书》中孔子认为不懂的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学习要永不满足,所学知识要默默记住;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
眼到,口到;曾国藩认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26.《忆读书》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
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
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主要内容与情感:《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告诉人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27.《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女,当代小说家,生于1942年11月4日,浙江台州玉环楚门镇人。代表作品《叶文玲文集》,其中作品《心香》被评为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主要内容与情感:《我的“长生果”》?一文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特有的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浓厚情感和对阅读的热爱。
献花(0)
+1
(本文系新智慧教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