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作义宣布起义,20万中央军紧紧跟随,为何绥远的8万旧部不参加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2-05-23 发布于河南

编辑搜图

傅作义等人起义

编辑搜图

平津战役形势图

1949年1月21日,时任国民党军华北“剿总”总司令的傅作义在北平宣布起义。当时驻扎城内的傅作义嫡系部队5个师,连同中央军2个兵团,共计20余万人也随其一同起义,并陆续开出城外,接受了和平改编。北平城内200万老百姓欢欣鼓舞,但在傅作义的起家之地绥远省,依然仍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驻扎那里的85000人马虽然也是傅作义的旧部,此时却并没有丝毫动静。

编辑搜图

董其武将军

省主席董其武及麾下3万人拥护起义

当然,这8万部队并不是不拥护起义,最起码时任华北“剿总”绥远指挥所主任、绥远省主席兼省保安总司令的董其武将军就一心向往和平,作为追随傅作义征战20余年的老部下,他在傅宣布起义的第2天,即1月22日就搭乘飞机赶到业已解放的北平城,并在中南海怀仁堂当面向傅作义请示绥远“该怎么办”。两人一番长谈后,董其武表示“坚决随傅作义先生走人民的道路”,率领全省人民起义。

不过,虽然董其武执掌绥远省军政大权,也得到全省各界群众的热烈拥护,但当时驻扎绥远境内这85000人马中,却仅有30000余人愿意服从其号令。这些部队都是董其武的基本部队,主力就是独立第7师张世珍部,系1948年1月以绥远、察哈尔两省的新兵补训机构改编而成;由于傅作义到北平出任总司令时带走了所有主力,因此独立第7师就是此时绥远境内最精锐的部队。

编辑搜图

绥远部队

2万游杂武装随时可能祸乱全省

但绥远境内还有至少3股军事力量是不受董其武控制的,总兵力超过5万人。第一支就是驻扎绥远省第2大城市包头的第228师等部,共10000余人;其虽然身处绥远境内,却隶属驻扎在陕北榆林的国民党军晋陕绥边区司令部指挥,与董其武并无隶属关系。好在晋陕绥边区司令邓宝珊也是拥护起义的,此前还以华北“剿总”副总司令的身份,代表傅作义与北平城外的解放军谈判,因此这些部队应该不会干扰起义。

第二支武装就是从周边的河北、热河等省逃窜至此的20000余游杂武装,其各级军官大都是地主恶霸分子,由于家乡解放后闹土改,失去了所有财产才流落至此;还有不少人出身特务、土匪、还乡团,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因此这20000余部队是起义的坚决反对者。但由于这些部队编制混乱,仅师旅一级番号就有8个,彼此间又互不统属,因此实际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难成大事。

编辑搜图

张家口解放

孙兰峰第11兵团残部成为关键

如此一来,绥远省能否和平起义,关键就在于第3支力量——原察哈尔省主席兼第11兵团司令孙兰峰所部。平津战役期间,孙兰峰率7万精锐驻守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市,确保傅作义主力西撤绥远的通道;1948年12月24日,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攻克张家口,并歼灭企图突围的第11兵团部、第105军等部共7个师54000人,孙兰峰率领骑兵第12旅等部15000余人侥幸逃回绥远。这批部队虽然兵力不多,却都是百战余生之辈,又有不少骑兵,因此很难对付。

正是由于孙兰峰所部对起义态度消极,另有20000余游杂武装鼓噪反对,谨慎持重的董其武不敢贸然宣布起义,一旦这近4万人兵变,立即会导致全省大乱,即便能够打败他们,也会导致遍地乱兵、满山土匪的局面出现,一发不可收拾。为了确保绥远省能够平稳起义,董其武一方面积极邀请傅作义、邓宝珊等人北上,另一方面命令独立第7师西进,堵死孙兰峰等部西撤甘肃的退路。

编辑搜图

绥远起义

傅作义邓宝珊到场,起义顺利进行

1949年9月,傅作义、邓宝珊乘坐铁甲列车沿平绥铁路到达绥远省会归绥(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下车伊始就找到孙兰峰等将领促膝谈心,分析形势。孙兰峰眼看傅、邓依然能够自由活动,对起义后会秋后算账的担心彻底解除,再加上西逃的道路已经断绝,遂同意率部起义。由于独立第7师、骑兵12旅等部的震慑,绥远境内那些游杂武装再也不敢造次,纷纷跟随起义。同时,驻包头的228师也宣布起义,城内其他守军撤往甘肃,并未干扰起义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