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德国人镜头下、晚清时期四川万县的建筑风貌,令人惊叹

 haior 2022-05-23 发布于重庆

1906年到1909年,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地考察,拍下了大量珍贵的建筑照片,并从中精选汇集成册,向世人展示中国的风土人情。

恩斯特·柏石曼1873年生于德国,1902年,他以德国政府东方建筑事务官员的身份来到中国,考察访问了青岛、北京、天津等城市。

考察中,他对中国的建筑风格及其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惊叹不已,逐渐萌生了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兴趣。

1906年秋,怀揣全面考察中国建筑的计划,恩斯特·柏石曼再次回到了中国,从年底开始,自北京出发,开始了漫长的旅途。

期间行程数万里,横跨12个省份,拍摄了数千张以古代皇家园林、庭院建筑、庙宇、宝塔,甚至坟墓等宗教建筑为主题的珍贵照片。

任何一个民族的建筑,都是该民族人文精神和宗教情结的体现。尽管恩斯特·柏石曼当时所拍摄的景观,现在大部分已不复存在。

但从这些照片中,我们依然能深深地体会到、中华民族浩瀚广袤的文化精神。

以下是恩斯特·柏石曼在四川万县拍摄的部分照片:

图一:万县,岑公洞入口

一个德国人镜头下、晚清时期四川万县的建筑风貌,令人惊叹

图二:万县,文庙的正殿和钟楼

一个德国人镜头下、晚清时期四川万县的建筑风貌,令人惊叹

图三:万县,文庙内的钟

一个德国人镜头下、晚清时期四川万县的建筑风貌,令人惊叹

图四:万县,文庙前庭院的泮池和雕龙石桥

一个德国人镜头下、晚清时期四川万县的建筑风貌,令人惊叹

图五:万县近郊轿顶山上的墓地

一个德国人镜头下、晚清时期四川万县的建筑风貌,令人惊叹

图六:万县,轿顶山墓地

一个德国人镜头下、晚清时期四川万县的建筑风貌,令人惊叹

图七:万县,汉桓侯祠,扬子江边的张飞庙

一个德国人镜头下、晚清时期四川万县的建筑风貌,令人惊叹

图八:万县,一个村寨的大门

一个德国人镜头下、晚清时期四川万县的建筑风貌,令人惊叹

图九:万县,汉桓侯祠,张飞庙屋脊上的陶瓷装饰

一个德国人镜头下、晚清时期四川万县的建筑风貌,令人惊叹

图十:万县,汉桓侯祠,张飞庙戏台

一个德国人镜头下、晚清时期四川万县的建筑风貌,令人惊叹

感谢恩斯特柏石曼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