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3世界爱龟日】龟鳖的“昨天,今天,明天”

 rlyl的自然世界 2022-05-23 发布于天津

一、龟与鳖的区别

🐢01

体表具有特殊的龟壳,整个身体呈盒状,躯体全部包于盒状的龟壳中;龟壳明显地分为背甲和腹甲两部分,彼此在两侧由甲桥连接起来;背、腹甲均由内外二层构成,外层为角质盾片,内层为骨板。盾片间借盾沟相连,骨板间借骨缝相连。吻部较短,鼻孔位于吻的顶端;口位于头的前端,上下额缘均形成坚韧的角质鞘,称为喙;四肢粗壮,淡水、半咸水、海洋和陆地均有分布。

▲乌龟

🐢02

体形扁平;背甲稍凸起,周边有柔软的裙边,腹甲扁平,背、腹甲的内部由古板构成,外部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侧面由韧带组织相连;上面有纵行排列不甚明显的疣粒,腹面平滑;吻尖较长,呈管状突出;口较宽,位于头的腹面,上下颚内生有角质硬鞘,外部均有肉质唇;鳖的四肢扁平且粗短,指趾间生有发达的蹼;鳖类均生活于淡水生境中。

▲黄化中华鳖(黄金甲)

二、特殊种类

🐢01

棱皮龟

现存最大的龟鳖目动物,体长可达2.5m。棱皮龟的甲壳表面覆以平滑的革质皮肤。骨质壳由数百个大小不整齐的多边形小骨板镶嵌而成,弹性十足,可以应付高水压。其的绝缘体积效应,可使体温恒定在26℃,因此它可以下潜1000m之深。棱皮龟喜食水母,由于人类往海里丢弃塑料袋,被龟当成水母误食,造成肠道堵塞,科学家预言棱皮龟可能在未来5~10年内灭绝。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的保护。

▲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

🐢02

两爪鳖

高度水栖龟,成年后体型较大,背甲长度可达60cm。杂食性。吻部管状,形似猪鼻,所以又名猪鼻龟。喙缘被以坚韧的角质鞘,甲壳发达,表面披以革质皮肤,无裙边。四肢扁平且粗短,指趾间生有发达的蹼。两爪鳖繁殖习性独特:“母鳖会把巢穴建在洪水泛滥时可淹没到的地方,卵经70天左右的孵化,稚龟会停留在卵中等待洪水淹没巢穴后,才纷纷破壳而出,直接游进江河、湖泊中生活。”这在现存龟鳖中是独一无二的。外国科学家把两爪鳖称做无盾龟,意思是没有角质盾片的龟。两爪鳖是两爪鳖科唯一幸存至今的种类,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的保护。

▲两爪鳖(Carettochelys inscupta)

三、龟鳖起源

🐢01

中国始喙龟

发现于中国贵州省。生活于2.28亿年前的晚三叠纪,体长超过2.5m,栖息在海滨近岸河口地带,营水陆两栖生活,有掘穴习性。背甲腹甲均未形成。躯干短,肋骨加宽;首次出现了角质喙,但上下颌后部仍保留有牙齿,但牙齿以呈现退化现象,是牙齿到角质喙产生的过渡状态。

▲中国始喙龟(Eorhynchochelys sinensis)

🐢02

半甲齿龟

发现于中国贵州省,生活于2.2亿年前的晚三叠纪,栖息在海滨或河口三角洲。半甲齿龟腹甲已经形成,但背甲还没有完全形成,上下额已形成角质喙,口中依然保留着牙齿。

▲半甲齿龟(Odontochelys semitestacea)

🐢03

原颚龟

发现于德国和泰国北部,共3种,生活于2亿年前的晚三叠纪,背甲长达3米,栖息于陆地。原颚龟牙齿已经完全消失,双额已经形成角质喙,躯体已形成完整的龟壳,但它的头部还不能缩入壳内,原颚龟是龟鳖类演化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物种。

▲原颚龟(Proganochelys)

🐢04

喇嘛洞连鳖

发现于热河生物群,距今约1.2亿年,喇嘛洞连鳖是目前早期鳖类中最完整的,也是目前发现最原始的鳖类。喇嘛洞连鳖的发现,证明了鳖类是由早期龟类进化而来。对研究鳖类起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化石现存放于“中国古动物馆”中。

▲喇嘛洞连鳖(Perochelys lamadongensis)

四、龟鳖分类

🐢01

按自然分类法分类 

什么是自然分类法?人们根据生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之间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称为自然分类法。从形态,生理遗传,进化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来确定在生物界的系统地位。 

1、侧颈龟亚目(Pleurodira):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亿455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它们的头部不能垂直缩入龟壳内,只能侧向弯曲于背甲和腹甲之间,腰带仍与龟甲相连,有些种类仍具有间下板,属于较原始的一支龟类。分为侧颈龟科、蛇颈龟科(蛇颈龟亚科、侧颈龟亚科);

2、曲颈龟亚目(Cryptodira):最早出现于距今1亿455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种类繁多。因其头部可以自由垂直缩入壳内(平胸龟科、海龟科、棱皮龟科成员除外),没有间下板,腰带与龟甲不相连,故较侧颈龟类进步。分为泥龟科、鳄龟科、平胸龟科、动胸龟科(动胸龟亚科、麝香龟亚科)、地龟科、龟科、海龟科、棱皮龟科、陆龟科、两爪鳖科、鳖科(盘鳖亚科、鳖亚科)。

🐢02

按生活习性分类

1、水栖龟类:龟甲角质盾片发达,四肢扁平,鳞片细小,指、趾间具发达的蹼;

2、半水栖龟类:龟甲角质盾片发达,四肢略扁平,鳞片较细小,指、趾间具半蹼;

3、陆栖龟类:龟甲角质盾片发达,前肢呈扁圆柱形,后肢呈圆柱形,鳞片发达,指、趾间无蹼;

4、海栖龟类:龟甲角质盾片发达,四肢扁平呈桨状,鳞片发达;

5、底栖鳖类:鳖甲无角质盾片,覆盖革质皮肤,背甲外围围绕着一圈柔软裙边,背甲、四肢扁平,无鳞片,指、趾间具非常发达的蹼。 

🐢03

按尾部长短分类

1、长尾龟类:全球现存仅三种,即:蛇鳄龟、大鳄龟和平胸龟;

2、短尾龟类:除上述的三种龟类以外,其它龟类均为短尾龟类。

🐢04

按闭壳和非闭壳分类

1、闭壳龟类:龟的背甲与腹甲间,胸盾与腹盾间借韧带相连,腹甲能够完全闭合于背甲,形成坦克状;

2、非闭壳龟类:龟背甲与腹甲无韧带组织,各个盾片借骨缝相连,腹甲不能完全闭合于背甲。

五、龟鳖目动物的保护

龟鳖属于寿命较长、性成熟晚、繁殖率低的动物类群。由于龟鳖浑身是宝,长期以来惨遭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例:文字载体、占卜工具、传统医药、美味佳肴等等),有些龟鳖的野生种群数量已经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虽然我国将大部分龟鳖已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其它种类的龟鳖也列入“国家保护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但由于执法难度大,监管力度不够,不法分子依然有可乘之机,继续疯狂的对野生龟鳖种群大肆掠夺,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外来物种入侵,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栖息地急剧退化或丧失等逆运,对我国野生龟鳖种群的打击无疑是雪上加霜。

现在我国36种原生龟鳖均在灭绝的边缘挣扎求生,特别是金头闭壳龟、周氏闭壳龟、潘氏闭壳龟、百色闭壳龟、云南闭壳龟、中国三线闭壳龟、大头乌龟、眼斑龟、小鳖、砂鳖均为中国特有,种群极度濒危,甚至有些科学家认为6种闭壳龟野生种群已经灭绝,另外4种也同样岌岌可危,虽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它们分别列入附录Ⅱ和Ⅲ中,我国也将它们列为保护动物,但并没有引起我国社会和民众的足够重视。

相反外国的一些动物园和保护机构却能人工繁殖我国濒危龟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多听听外界的声音,多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这对我们的在濒危物种保护这个问题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龟类面临的危机从来没有像今天在东南亚和中国南部这么严重过,有些种类在被我们人类发现前就已经灭绝……任何种类的龟都不可能长时间经受住中国市场的如此消耗……中国失控的贸易是亚洲龟类的最大威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龟类专家组前主席

约翰·贝勒

“他们有保护这些濒危龟鳖的法律,但执法不力,这对包括龟类在内的野生动物来说是残酷的世界,假若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去改变它。”

——“国际龟类生存联盟”主席

理查德·哈德逊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从“濒危”降级为“易危”,是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对我国大熊猫保育工作的肯定。这些成功的经验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保护其它野生动物,尤其保育特有物种中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为保护我国龟鳖多样性:首先,努力保护和恢复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其次,由专家研究、负责指导如何保育性的大量人工繁殖珍稀龟鳖,并向全社会相关机构推广专业技术,达到更大规模的人工繁殖,扩大人工种群。将强健的做野外生存训练后放归,恢复野生龟鳖的种群数量,最大限度的避免近亲繁殖。无生态价值的通过正规途径合法利用。再次,人工生态化养殖体形大,生长迅速,免疫力强的龟鳖,为药材提供原料。

最后,通过社会各媒体呼吁保护龟鳖、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自己!

👇进入《一雷·龟与生物多样性》专栏

查看更多美文

✎ 作 者 介 绍 

·  高一雷  · 

野生动植物爱好者,誓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己任。

在全国相关刊物和网站发表了近十二万文字;研究、观察、撰写了相关文章近二十多万文字;实地考察、拍摄了相关主题图片近万张;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

分别在北京市农业局的“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

*本文仅授权《rlyl的自然世界》独家发布,其他任何媒体平台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不可擅自转载发布,谢谢您的合作与理解。

rlyl

每年的5月23日为世界

🐢日(World Turtle Day),于2000年由美国龟类救援组织(American Tortoise Rescue,ATR)发起,呼吁民众从生活当中减少使用塑胶制品、乱丢垃圾与破坏栖息地等行为,唤起全球保护乌龟及海龟的意识、对环境及野生动物的重视,以及秉持正确的生态保育理念。另有专属海龟的“世界海龟日(World Sea Turtle Day)”,定在每年6月16日,这一天也是创办海龟保育协会、人称“海龟之父”阿尔奇.卡尔(Archie Carr)的生日。

Author:高一雷Editor:rly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