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第1723期】王晓巍丨关于深圳

 智泉流韵原创 2022-05-23 发布于河南



关于深圳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奋斗的父辈们
 
作者/王晓巍
 
 
十二年前,大学毕业,梦想着像父辈和同龄人一样,去南方闯荡,这个梦想就这样一直萦绕心头……
2009年4月毕业实习时,怀揣着激动和好奇,坐了一晚上的大巴车,接近中午时到了叔叔友人租住的地方,在深圳住了一个晚上。后因单位临时通知,又坐了22小时的绿皮车返回,从此开始了工作的第一个十年,梦想就这样搁置……
来到这个魂牵梦萦的地方,还没来得及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这个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成千上万的人为之着迷,她成就了多少人的梦想,又让多少人在这里迷失……
这次工作需要,几个小时的高铁,速度之快,但还是只住一晚,来去匆匆,无聊之际,回想起父亲在深圳闯荡的点点滴滴,是父亲让这个现代化的城市和我产生了交集,作此篇留作纪念。


从记事起,父亲就不常在家,他烧过窑、挖过煤、干过建筑队、贩过木材……林林总总,确实不少,最后去了深圳,前后十几年,父亲回家的次数很少。记忆深处,母亲为父亲做的一双布鞋,为省来回路费,让人帮忙带去,这一穿就是三年。当时还需要暂住证,如果没有,还要被“劳教”,这是当时所处时代的“特色”。再后来,母亲也随父亲南下,用母亲的话说“父亲开大机器、母亲开小机器”,圆了她向往的“梦”,回想起来,眼泪忍不住在眼窝里打转……
当然,最高兴的时候是父亲回来,有很多玩具、糖果,并且第一次吃到了菠萝,还要放到盐水里……见到了BB机、录音机、手机等,也算赶了潮流。第一次读到《平凡的世界》,上学因交不起学费而停学,吃过玉米糁掺萝卜丝贴的锅饼,硬还剌喉咙,虽然没有少安、少平兄弟那么苦,但这些景象总是浮在眼前,令人回味悠长。是父亲给我带回了外面的精彩世界,让自己在闭塞的山沟里,窥探着色彩斑斓的世界,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向往。
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解决思念之情的方式——相片和书信,照相在当时还是很奢侈的,麦地里油菜花、木槿树下的美景,都留下了美好的时光印记,慰藉了游子思乡之情。初中时,还为邻居代写过问候的书信,围在火炉旁,把家人的思念传递给在外的游子!回家翻看珍藏的相册,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就会涌上心头……
现在想来,是上学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很庆幸自己坚持下来,同时,也警醒自己,不能忘记学习。
父辈们用他们自己的青春和毅力,建设着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一眨眼,三十年过去了,为之奋斗的父辈们,已到花甲之年,现如今还在奔波,只是再也回不去曾经奋斗过、建设过的地方!但令人欣慰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后浪们”循着父辈们的足迹,前赴后继建设着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我们很荣幸建设着这个时代,我们很荣幸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很荣幸见证着这个时代,我们要始终相信美好生活是靠实干干出来的!
 
 
2021年5月9日作于广州
 

作者介绍

王晓巍,宝丰县乡村振兴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文学爱好者。


特此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主  办:  

   智泉流韵文化传媒

协  办   


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工作委员会;
平顶山市诗词楹联学会;

主创人员

总编辑:  郭进拴 

             王海水

主   编:  李建设 

执行主编:郭方向

副 主 编: 郭向敏

责任编辑:张   瑞

               张婉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