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届中考语文预测主题作文:“让宽容永驻心中”升级练习指导

 123xyz123 2022-05-23 发布于湖南

预测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8年10月,在重庆万州的一辆公交车上,一女乘客因为坐过站,不顾交通规则无理要求司机停车,两人发生激烈争执,女乘客不断骚扰、击打司机。司机则用右手抵挡、还击,10余名乘客无一人阻止,最终导致车辆失控,坠入江中,车上15人全部溺亡。

慘剧发生后,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批评挑起事端的女乘客,有人批评不负责任的公交司机,也有人批评沉默不语的10余名乘客。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原文

让宽容永驻心中

2018年10月,重庆万州一辆公交车坠入江中。只因车上的一位女乘客坐过了站,无理要求司机停车,并击打司机。无奈之下,司机还击,导致车辆失控,酿成悲剧。

倘若那位女乘客能够宽容体谅,悲剧就不会发生。让宽容永驻心中,世界就会变得更精彩!

大海因为宽容,百川来归,浩瀚无比;天空因为宽容,彩云似锦,星月璀璨。人,只有懂得宽容,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诸葛亮去世后,蜀国任用蒋琬主持朝政。蒋琬手下有个叫杨戏的人,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只是期期艾艾,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各有各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美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其实,这是他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盛赞蒋琬“宰相肚里能行船”。

清朝时候,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张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一首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被称为“六尺巷”。倘若张廷玉心胸狭隘,不知宽容,那么他也不会流芳百世。

相传有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他在禅院里散步,突然发现墙角有一把椅子,他一看便知有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回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现刚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但出乎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而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可想而知,徒弟听到师傅关爱的话,心里该有多么难过和感动!正是在这种宽容中,他被深深地感化了。

正是因为宽容,才有了“宰相肚里能行船”的赞誉;正是因为宽容,才有了“六尺巷”的千古佳话;正是因为宽容,才有了小和尚痛改前非、闭门思过的幡然悔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此言富含哲理,实当铭记于心。

当然,宽容不是纵容,而是理解,是谦让,是关爱。它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让宽容永驻心中!

[诊断]

本文从“宽容”的角度构思立意,审题精准;用拟人手法拟题,形象生动。素材也与主题契合。文章最大的不足是素材剪裁不当,引用事实论据过于繁杂,挤占了大量篇幅,造成叙述有余、论证不足问题,这是议论文写作的一大幼稚病,也是通病。通览全文,作者引用的三例大约五百多字,几乎占了全文一半的篇幅,而引例之后的论证却寥寥数语,显得干瘪无力。这样详略不当,本末倒置,大大削减了论证力度,论述显得非常肤浅。另外,三个部分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结构显得松散,缺乏连贯性。

升级文

让宽容永驻心中

2018年10月,重庆万州一辆公交车坠入江中。原因竟是一位女乘客坐过了站,无理要求司机停车,并击打司机。无奈之下,司机还击,导致车辆失控,酿成悲剧。

倘若那位女乘客能够体谅司机的难处,不骚扰、击打司机,悲剧就不会发生;如果司机体谅女乘客,不用手还击,悲剧也能避免。让宽容永驻心中,世界才能更加美好!

大海因为宽容,百川来归,浩瀚无比。人,只有懂得宽容,才能得到尊重。

蒋琬主持朝政时,手下有个叫杨戏的人,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总是期期艾艾。有人就在蒋琬面前进谗言。蒋琬坦然一笑:“人嘛,都各有各的脾气秉性,何必强求?”记得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宽以待人,惠及自身,何乐而不为呢?假如万州公交车上那位女乘客和司机都怀揣宽容之心,何至于让一车人葬身鱼腹,死于非命!

翻开中国历史画卷,具有海洋般宽阔胸襟的人不胜枚举,千古传诵。

清朝宰相张廷玉与叶侍郎毗邻而居,两家为建房争执地皮。张母修书北京,张宰相看罢来信,作诗一首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主动退让三尺。叶家见此,也让后三尺。这样,两家之间就形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家这一让,让出了邻里的和睦相处,让出了流芳百世的美名,更让出了一段千古佳话。正所谓大肚能容天下事,退后一步自然宽!

有位老禅师晚上在禅院散步,突然发现墙角有一把椅子,便知有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寺。他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一小和尚翻墙回来。当他着地时,才发现刚才踩的竟是自己的师傅。然而师傅并没责备他,反而让他加件衣服,别冻着。徒弟听到师父关爱的话,心里该有多么难过和感动!正是宽容,小和尚被深深地感化了。倘若师傅严厉斥责,甚至严加惩戒,徒弟要么口服心不服,要么心存怨恨,更加叛逆,日后会不会变本加厉,故伎重演,也未可知。

因为宽容,才有了“宰相肚里能行船”的赞誉;因为宽容,才有了“六尺巷”的千古佳话;因为宽容,才有了小和尚的幡然悔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此言富含哲理,实当铭记于心。

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让宽容永驻每个人的心中!

[攻略]

升级文“忍痛割爱”,对原文中引用的三个事例实施了脱胎换骨式的“大手术”,篇幅大大缩减,引例简明扼要,干净利落。在此基础上,紧扣素材和中心论点,对论述部分进行强力“增容”,彻底消除了叙多议少、详略不当的弊端,大大强化了论证力度,凸显了文体特征。增添的过渡段用简洁的文字串起前后内容,使全文各部分浑然一体。从这个改文中可以看出,要对议论文中叙述性文字作大刀阔斧的删减压缩,对那些铺陈句、对话句,该删除的删除,该改写的改写,务求留其主干,去其枝叶,通过素材瘦身,力求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效果。同时,要大力扩充论述部分的容量,可以采取引经据典、变换论证手法等多种方法,围绕中心,把道理说明,说深,说透,适当增添过渡段,上接下联,弥补文意上的断层,确保结构的完整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